一种污染土壤原位和异位结合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358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染土壤原位和异位结合修复系统;该修复系统包括原位泥浆化系统、异位处置系统和泥水分离系统,原位泥浆化系统包括泥浆化土壤,异位处置系统包括异位反应容器和第二搅拌器,第二搅拌器延伸至异位反应容器内,异位反应容器上还设置有药剂投加口,异位处置系统和原位泥浆化系统之间连接有用于泥浆输送的第一管道,泥水分离系统和异位处置系统之间连接有用于泥浆输送的第二管道,泥水分离系统和原位泥浆化系统之间连接有用于上清液输送的第三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修复系统包含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双重修复,确保反应充分,可提高污染土壤修复效率,节约土壤修复时间。节约土壤修复时间。节约土壤修复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和异位结合修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污染土壤原位和异位结合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染土壤修复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学原理,并采用人工调控措施,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降低,实现污染物无害化和稳定化,实现污染土壤的资源化利用,土壤中除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以外,黄磷污染土壤也是亟需修复再利用的。纯白磷是无色而透明的晶体,遇光逐渐变黄,因而叫黄磷,剧毒,误食0.1g就能致死,皮肤经常接触也能引起吸收中毒。黄磷在常温下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当缓慢氧化积累的能量达到燃点(313K)时便发生自燃,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因此黄磷通常要储存在水中以隔绝空气。
[0003]由于早期厂家环境意识薄弱,大量磷泥、废弃黄磷或含黄磷废水被偷排环境中,最后进入土壤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开发这些地块过程中,大量的黄磷污染土壤被挖掘出来,对于纯度较高的废弃黄磷,可以采用回收法进行回收利用或采用控制燃烧法进行处理。对于已进入土壤环境中的黄磷,很难回收利用,且由于其量较大,采用控制燃烧法进行处理需要较长的修复时间,且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处理成本较高,废气排放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较难控制。此外,黄磷处置过程中不仅可能自燃,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爆炸风险,黄磷污染土壤挖掘和处置过程中,黄磷爆炸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亟需寻找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低污染,特别是无安全风险的工艺和配套修复系统,来有效解决黄磷污染土壤修复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原位和异位结合修复系统,包括原位泥浆化系统、异位处置系统和泥水分离系统,所述异位处置系统和所述原位泥浆化系统之间连接有用于泥浆输送的第一管道,所述泥水分离系统和所述异位处置系统之间连接有用于泥浆输送的第二管道,所述泥水分离系统和所述原位泥浆化系统之间连接有用于上清液输送的第三管道,所述原位泥浆化系统包括泥浆化土壤,所述异位处置系统包括异位反应容器和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延伸至所述异位反应容器内,所述异位反应容器上还设置有药剂投加口。
[0005]进一步地,所述原位泥浆化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延伸至所述泥浆化土壤内的第一搅拌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原位泥浆化系统还包括位于泥浆化土壤外侧的待泥浆化底部土壤和未扰动侧壁土壤。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和泥浆泵,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和水泵。
[0008]进一步地,所述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沉淀池和第三搅拌器,所述第三搅拌器位于所述沉淀池底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为底部为倒圆锥的圆柱体,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泥土出口以及泥土管道,所述泥土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深入所述泥浆化土壤内,另一端深入所述异位反应容器的底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深入所述异位反应容器的底部,另一端深入所述沉淀池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沉淀池上端的上清液内,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泥浆化土壤上方。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搅拌器为双轴搅拌器。
[0014]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提供的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包括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双重修复,确保反应充分,可提高污染土壤修复效率,节约土壤修复时间;
[0016]2)本技术提供的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可用于易燃易爆黄磷污染土壤的修复,将黄磷污染土壤进行泥浆化,并在泥浆状态下使其与化学氧化药剂进行反应,避免了磷与空气接触而产生自燃、爆炸的问题,具有安全、环保的优点;
[0017]3)本技术提供的污染土壤修复系统,沉淀池内的上清液中含有一定的药剂,将其二次利用于原位泥浆化系统中污染土壤的泥浆化过程,可节约水资源以及药剂资源,整个过程无污水排放,大幅降低修复成本的同时,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1‑
原位泥浆化系统;2

异位处置系统;3

泥水分离系统;4

第一管道;5

第二管道;6

第三管道;7

泥浆化土壤;8

第一搅拌器;9

待泥浆化底部土壤;10

未扰动侧壁土壤;11

异位反应容器;12

第二搅拌器;13

药剂投加口;14

沉淀池;15

第三搅拌器;16

上清液;17

泥土出口;18

泥土管道;19

阀门;20

泥浆泵;21

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附图中,为清晰可见,可能放大了某部分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应做广义解释,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心”、“水平”、“竖直”、“顶”、“底”、“内”、“外”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4]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原位和异位结合修复系统,主要用于黄磷污染土壤的修复,亦可用于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包括原位泥浆化系统1、异位处置系统2和泥水分离系统3,所述异位处置系统2和所述原位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原位和异位结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位泥浆化系统、异位处置系统和泥水分离系统,所述异位处置系统和所述原位泥浆化系统之间连接有用于泥浆输送的第一管道,所述泥水分离系统和所述异位处置系统之间连接有用于泥浆输送的第二管道,所述泥水分离系统和所述原位泥浆化系统之间连接有用于上清液输送的第三管道,所述原位泥浆化系统包括泥浆化土壤,所述异位处置系统包括异位反应容器和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延伸至所述异位反应容器内,所述异位反应容器上还设置有药剂投加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原位和异位结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泥浆化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延伸至所述泥浆化土壤内的第一搅拌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原位和异位结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泥浆化系统还包括位于泥浆化土壤外侧的待泥浆化底部土壤和未扰动侧壁土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原位和异位结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和泥浆泵,所述第三管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颖归强王平孙锐张亭亭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