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提升净化牡蛎成活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3440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牡蛎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提升净化牡蛎成活率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净化经验式管理的弊端,采用更加精准的环境控制,净化过程中充分考虑温度、盐度、溶解氧、单胞藻等与牡蛎净化效果密切相关的环境要素,同时优化通气增氧方式并适时补充活体饵料,有效提高了净化牡蛎的成活率和市场满意度,潜在解决不同批次间成活率和净化质量偏差较大的问题。偏差较大的问题。

A low-cost method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purified oyst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提升净化牡蛎成活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牡蛎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提升净化牡蛎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牡蛎(Crassostre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是全球广泛分布的双壳经济贝类,中、日、韩、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等沿海各国均有养殖,产量居贝类之首。《202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表明:2020年牡蛎养殖面积164,934公顷,产量542.46万吨,约占贝类养总量的1/3,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山东、广西、辽宁、浙江、江苏、河北和海南等9个省份。目前,商业化程度较高的牡蛎种类主要有5种,包括长牡蛎(C.gigas)、葡萄牙牡蛎(C.angulata)、熊本牡蛎(C.sikmea)、香港牡蛎(C.hongkongensis)和近江牡蛎(C.ariakensis),其中长江以北主要以长牡蛎为主,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海水养殖贝类。我国牡蛎养殖规模和产量虽位居世界首位,但牡蛎产业的产值和效益却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对牡蛎高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提升净化牡蛎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紫外杀菌的方式对净化车间、净化池、饵料池、循环水调节池等及相关附属设备进行杀菌;S2、采用淡水和砂滤海水混合的方法,将混合水注入至循环水调节池,然后开启循环水系统,驱动混合水充满所有净化池;S3、牡蛎进池前,需要经过倒笼、人工粗选、高压水枪清洗、机械精选等步骤;S4、打开净化池循环水系统和喷淋式通气系统并放入牡蛎;S5、调整牡蛎的生长环境参数;S6、使用饵料池中的饵料对牡蛎进行投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提升净化牡蛎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按照海水:淡水=10:1的比例,将混合水注入至循环水调节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提升净化牡蛎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人工粗选包括通过:物理方法(劈、砍)将聚集生长的牡蛎分开,去除泥贝、死贝和破贝,将不符合规格的小贝重新装笼继续养殖,将符合市场规格的牡蛎放入周转筐后,整齐摆放至净化池,确保进池牡蛎表面干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提升净化牡蛎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在净化池循环水系统和喷淋式通气系统正常运转12小时后放入牡蛎;放入牡蛎24~36小时候后,每日分两次抽取活体饵料池内的藻水至净化池,保持起始微藻丰度值>104cell/L,水体浊度0.4~0.5m;牡蛎滤食期间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陈泽宇黄晶晶王津果徐军田武卉倪嘉璇范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