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341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间隔对称布置的潜体,潜体上部分别通过支柱体共同安装有水上船体;单个支柱体内部均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液舱,单个液舱均设置有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调整液舱中液位高度;单个支柱体中的多个调节装置共同电性连接至分控系统,分控系统连接至总控台;还包括与总控台电性连接的振动噪声测量仪,在振动噪声测量仪监测获得振动噪声信号后,由总控台经分控系统向液舱内的调节装置发布指令,调整各个液舱的液位,从而通过附连水质量对支柱体的振动特性进行调节,实现减振降噪,实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水线面体
,尤其是一种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是一种耐波性极其优异的高性能船舶,能全天候作业,特别适用于水声监听、科学考察以及声学特性、海域地形地貌、水文环境监测等。
[0003]在实际使用SWATH水声测量船过程中发现,处于水线处单薄的船舷支柱体会因为波浪的拍击,而引发船舷支柱体振动并产生辐射噪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对水声测量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的特点是,其回转体状潜体和箱形体状水上船体这两个结构的刚度都比较大,而作为连接潜体和水上船体的船舷支柱体则结构较薄,因此此处结构的局部强度问题也成为小水线面双体船设计制造的核心问题,需要在满足结构重量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从而对支柱体的振动特性进行及时的调节,来实现减振降噪,使用灵活性好,实用性佳。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包括间隔对称布置的潜体,潜体上部分别通过支柱体共同安装有水上船体;单个支柱体内部均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液舱,单个液舱均设置有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调整液舱中液位高度;单个支柱体中的多个调节装置共同电性连接至分控系统,分控系统连接至总控台;还包括与总控台电性连接的振动噪声测量仪。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所述液舱对称布置于支柱体长度方向的两侧。
[0009]所述液舱贴合着支柱体的侧面布置。
[0010]所述支柱体长度方向的侧壁内侧间隔设置有隔板,支柱体与水上船体之间安装有上板,支柱体与潜体之间安装有下板,由隔板、侧壁、上板和下板共同构成容纳水的腔体;所述腔体内沿着支柱体长度方向间隔安装有多个横向板,构成多个相互隔开的液舱。
[0011]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安装于相应液舱中的液位检测组件,和与液舱相连通的液位调节机构;所述液位检测组件和液位调节机构分别与分控系统电性连接,由分控系统控制液位调节机构向液舱中供水或者从液舱向外排水,由液位检测组件时时向分控系统反馈当前液位信息。
[0012]所述液位检测组件的结构为:包括竖直安装于液舱舱体内的传感器检测管,传感器检测管上套装有磁性浮子,磁性浮子随着液舱内液位的变化而相对于传感器检测管上下
移动;所述传感器检测管顶端还安装有液位开关。
[0013]所述液舱内部设置有密封箱,位于密封箱外部的液舱构成容纳液体的液腔,液位调节机构容纳于密封箱中;所述密封箱壁面上开设有通海口和进出水口,液位调节机构通过通海口和进出水口分别与外部海水和液腔相通。
[0014]所述密封箱贴合着支柱体侧壁内侧设置,通海口开设于支柱体侧壁上;所述通海口位于外部海水的液面以下。
[0015]所述液位调节机构的结构为:包括连通于通海口和进出水口之间的进水管和排水管,进水管和排水管上均串联安装有水泵,位于水泵两侧的进水管上分别串联安装有进水阀一和进水阀二,位于水泵两侧的排水管上分别串联安装有排水阀一和排水阀二。
[0016]一种所述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由振动噪声测量仪监测获得支柱体处的振动噪声信号,并反馈至总控台;
[0018]总控台进行信号分析,向各个支柱体中的分控系统发布液舱的液位调整要求;
[0019]分控系统根据总控台的指令,控制调节装置对对应液舱中的液位进行调整,从而通过支柱体各个液舱中液位的高低区别,形成附连水质量,对支柱体的振动特性实现调节。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在振动噪声测量仪监测获得振动噪声信号后,由总控台经分控系统向液舱内的调节装置发布指令,调整各个液舱的液位,从而通过附连水质量对支柱体的振动特性进行调节,极大地实现减振降噪,实用性好;
[002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支柱体侧壁内侧设置隔板,配合上板、下板、横向板形成液舱,形成双壳结构的支柱体,通过最轻重量实现液舱增设的同时,亦助力于支柱体结构的加强,构思巧妙合理;
[0023]双壳结构一方面降低了破舱的风险,另一方面其中横向板的增设亦显著降低了支柱体侧壁的振幅,有效助力于降低支柱体整体的噪声;
[0024]通过液舱中液位的调整,来调节支柱体整体结构的振动特性,同时便于避开被测目标的特征频率、降低整船辐射噪声的影响,获得多重功效;
[0025]本专利技术中,各个液舱中设置的调节装置,可以统一纳入整船的压载水系统中调度调整,从而实现整船浮态的调整,助力于控制船舶额外重量的增加。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单个支柱体的俯视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总控台、分控系统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液位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1、水上船体;2、支柱体;3、调节装置;4、分控系统;5、潜体;6、动力系统;7、液舱;8、总控台;9、振动噪声测量仪;
[0032]21、侧壁;
[0033]31、液位检测组件;32、密封箱;33、液位调节机构;311、液位开关;312、传感器检测
管;313、磁性浮子;331、进水阀一;332、排水阀二;333、通海口;334、水泵;335、进水阀二;336、排水阀一;337、进出水口;338、进水管;339、排水管;
[0034]71、上板;72、隔板;73、下板;74、横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包括间隔对称布置的潜体5,潜体5上部分别通过支柱体2共同安装有水上船体1;单个支柱体2内部均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液舱7,单个液舱7均设置有调节装置3,通过调节装置3调整液舱7中液位高度;单个支柱体2中的多个调节装置3共同电性连接至分控系统4,分控系统4连接至总控台8;还包括与总控台8电性连接的振动噪声测量仪9;在振动噪声测量仪9监测获得振动噪声信号后,由总控台8经分控系统4向液舱7内的调节装置3发布指令,调整各个液舱7的液位,从而通过附连水质量对支柱体2的振动特性进行调节。
[0037]液舱7对称布置于支柱体2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有序的设置使得整船的稳定性能够保障。
[0038]液舱7贴合着支柱体2的侧面布置,助力于以最小重量的增加来进行液舱7的设置,通过亦便于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对称布置的潜体(5),潜体(5)上部分别通过支柱体(2)共同安装有水上船体(1);单个支柱体(2)内部均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液舱(7),单个液舱(7)均设置有调节装置(3),通过调节装置(3)调整液舱(7)中液位高度;单个支柱体(2)中的多个调节装置(3)共同电性连接至分控系统(4),分控系统(4)连接至总控台(8);还包括与总控台(8)电性连接的振动噪声测量仪(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舱(7)对称布置于支柱体(2)长度方向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舱(7)贴合着支柱体(2)的侧面布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体(2)长度方向的侧壁(21)内侧间隔设置有隔板(72),支柱体(2)与水上船体(1)之间安装有上板(71),支柱体(2)与潜体(5)之间安装有下板(73),由隔板(72)、侧壁(21)、上板(71)和下板(73)共同构成容纳水的腔体;所述腔体内沿着支柱体(2)长度方向间隔安装有多个横向板(74),构成多个相互隔开的液舱(7)。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安装于相应液舱(7)中的液位检测组件(31),和与液舱(7)相连通的液位调节机构(33);所述液位检测组件(31)和液位调节机构(33)分别与分控系统(4)电性连接,由分控系统(4)控制液位调节机构(33)向液舱(7)中供水或者从液舱(7)向外排水,由液位检测组件(31)时时向分控系统(4)反馈当前液位信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支柱体上减振降噪液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组件(31)的结构为:包括竖直安装于液舱(7)舱体内的传感器检测管(312),传感器检测管(312)上套装有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其军何春荣周爱国尤国红周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