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和风扇的联用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和风扇的联用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基于方便统一化处理为目的的设计,往往会导致家用挂壁式空调安装位置特殊化,从而导致空调运行舒适性不佳的问题。如安装在墙角位置时(侧面贴近墙面),由于“康达尔效应”,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出现“贴壁流”现象,空调出风距离和制冷/制热能力大幅度衰减。
[0003]一般情况下,用户会考虑使用其他家电与空调联用,如使用普通落地转叶风扇、空气循环扇、塔扇、无叶风扇等。但是,该类家用空调与风扇之间的家用电器联合使用的控制模式尚处于简单的开启控制和几何关联位置选择,实际上,并不能快速达到很好的调节房间内整体温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相关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调和风扇的联用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空调受安装位置的影响出风气流产生康达尔贴壁效应导致房间内整体温度不能快速达到预设效果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和风扇的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空调制冷开机时,确定所述空调出风的气流贴壁效应等级;其中,所述气流贴壁效应包括:预设的两个以上气流贴壁效应等级;根据确定的所述气流贴壁效应等级和当前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度差值,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空调和所述风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空调和所述风扇,包括:根据确定的所述气流贴壁效应等级和当前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度差值,控制所述风扇是否开启、所述风扇是否移动、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所述风扇的高度和/或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两个以上气流贴壁效应等级,包括:高级、中级和低级;所述第一预设控制策略,包括:在所述空调出风的气流贴壁效应等级为高级的情况下,在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配合所述风扇联动,在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度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不控制所述风扇开启,只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角度;在所述空调出风的气流贴壁效应等级为中级的情况下,在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配合风扇联动,在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度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不控制所述风扇开启,只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角度;在所述空调出风的气流贴壁效应等级为低级的情况下,不控制所述风扇开启,在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角度,在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度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进行正常开机设定。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室内温度达到所述设定温度后,根据所述气流贴壁效应等级和当前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度差值,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空调和所述风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空调和所述风扇,包括:根据确定的所述气流贴壁效应等级和当前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度差值,控制所述风扇是否关闭、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和/或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两个以上气流贴壁效应等级,包括:高级、中级和低级;所述第二预设控制策略,包括:在所述空调出风的气流贴壁效应等级为高级的情况下,在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继续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配合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优霞,梁博,姬小伟,熊绍森,张守信,陈英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