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328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消防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座,四个所述支座相对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模块组件,所述模块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四个支座相对侧外壁的一体化机箱,所述一体化机箱一侧外壁开设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插槽,所述插槽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模块化插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当模块化插件接触连接板后,随着模块化插件的继续前进,此时通过连接板带动传动板移动,传动板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齿条板移动,进而通过齿条板和齿牙驱动转盘旋转,当转盘旋转九十度后,模块化插件完全进入插槽中,配合橡胶辊的挤压和限制,避免模块化插件滑动。模块化插件滑动。模块化插件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消防辅助设施
,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着火时, 达到燃烧温度的油仅局限于上表层油,将化学性质稳定的压缩氮气从变压器底部注入使箱体的油自下而上搅动,加速油在油箱里的循环,这样使已达燃烧温度的上表面层油被下部大量的油冷却,使油的温度降至其闪点以下减缓燃烧,就需要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进行压缩氮气注入的控制。
[0003]公开号为CN214260422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控制装置,包括一体化机箱和控制面板,所述一体化机箱的背面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多个模块化插件,所述一体化机箱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端面设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安装孔活动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一体化机箱的正面,该技术通过模块化的独立插件,便于使用过程中的运维检修,并为后期功能扩展预留空间。
[0004]该技术方案中,存在问题如下:在进行模块化插件的安装过程中,只是依靠弹簧的挤压,进行模块化插件的固定工作,导致固定程度较差,较小的震动都可能导致模块化插件移动,导致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另外在进行模块化插件的维护工作时,由于该技术方案中未设置取出的结构,导致在维护过程中,模块化插件的取出工作较为繁琐,进而造成了该技术方案中的控制装置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保护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座,四个所述支座相对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模块组件,所述模块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四个支座相对侧外壁的一体化机箱,所述一体化机箱一侧外壁开设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插槽,所述插槽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模块化插件,所述插槽顶部和底部内壁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插槽相对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插槽一侧内壁的转盘,所述转盘一侧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一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橡胶辊,所述转盘弧形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齿牙,所述插槽一侧内壁靠近固定组件处均开设有传动组件,所述壳体一侧外壁开设有散热组件,所述壳体一侧外壁远离散热组件处开设有过滤组件,所述一体化机箱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固定
连接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导热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矩形槽一侧内壁的夹持座,所述夹持座顶部外壁一侧为斜面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夹持座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L型座,所述L型座顶部外壁来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连接槽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套杆,且套杆和弹簧构成固定连接,所述套杆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插槽相对侧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杆和连接板构成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开设在插槽一侧内壁的滑槽,所述滑槽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齿条板,且齿条板和齿牙相互啮合,所述齿条板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板,且传动板和插槽一侧内壁构成滑动连接,所述齿条板一侧外壁滑动连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开设在壳体一侧外壁两个对称分布的出风孔,两个所述出风孔弧形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风扇。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开设在壳体一侧外壁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一侧内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进风孔,所述固定槽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磁石,所述固定槽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铁质框,所述铁质框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
[0012]优选的,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一体化机箱顶部外壁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为S型结构,所述散热板弧形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所述一体化机箱相离侧外壁均开设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弧形槽。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保护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前,将本装置中的各个模块拼接,进行安装工作;步骤二:对安装完毕的各个模块进行固定工作,确保在工作过程中,各个模块都可以正常工作;步骤三: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散热组件持续对各个模块进行散热工作,保证各个模块中的电器元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步骤四:需要进行模块的维护时,将对应的模块抽出即可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其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转盘、齿条板、齿牙、转盘、橡胶辊、连接板、传动板和夹持组件,可以实现在安装过程中,模块化插件沿着插槽的初始阶段,通过橡胶辊的旋转,辅助模块化插件进入插槽内部,当模块化插件接触连接板后,随着模块化插件的继续前进,此时通过连接板带动传动板移动,传动板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齿条板移动,进而通过齿条板和齿牙驱动转盘旋转,当转盘旋转九十度后,模块化插件完全进入插槽中,配合橡胶辊的挤压和限制,避免模块化插件滑动,在连接板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夹持组件移动,配合夹持组件,进一步提高模块化插件的稳固程度,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其二: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传动块、把手、齿条板和齿轮,可以实现在进行维护工作时,通过把手带动传动块移动,传动块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齿条板和齿牙驱动转盘旋转,带动橡胶辊逐渐旋转为竖直状态,在齿条板移动过程中,通过传动板带动连接板移动,使得夹持
组件不再具备较高强度的夹持效果,更加方便模块化插件的取出工作,进而方便为维护工作的进行,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机箱和模块化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板和弧形槽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机箱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图7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板和传动板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L型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流程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1、出风孔;102、风扇;2、过滤组件;201、固定槽;202、磁石;203、铁质框;204、滤网;3、模块组件;301、一体化机箱;302、模块化插件;303、支座;304、散热板;305、弧形槽;306、通孔;307、插槽;4、传动组件;401、传动块;402、把手;403、齿条板;404、转盘;405、橡胶辊;406、齿牙;407、滑槽;408、传动板;5、夹持组件;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保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座(303),四个所述支座(303)相对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模块组件(3),所述模块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四个支座(303)相对侧外壁的一体化机箱(301),所述一体化机箱(301)一侧外壁开设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插槽(307),所述插槽(307)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模块化插件(302),所述插槽(307)顶部和底部内壁均开设有矩形槽(508),所述矩形槽(508)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夹持组件(5),所述插槽(307)相对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插槽(307)一侧内壁的转盘(404),所述转盘(404)一侧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一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橡胶辊(405),所述转盘(404)弧形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齿牙(406),所述插槽(307)一侧内壁靠近固定组件处均开设有传动组件(4),所述壳体(1)一侧外壁开设有散热组件,所述壳体(1)一侧外壁远离散热组件处开设有过滤组件(2),所述一体化机箱(301)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导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保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滑动连接在矩形槽(508)一侧内壁的夹持座(507),所述夹持座(507)顶部外壁一侧为斜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保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507)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L型座(505),所述L型座(505)顶部外壁来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506),所述连接槽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套杆(504),且套杆(504)和弹簧(506)构成固定连接,所述套杆(504)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03),所述连接座(503)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杆(502),所述插槽(307)相对侧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501),且连杆(502)和连接板(501)构成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宋红为刘栋梁尚彦赟王江宁张永强刘虹斌杨富强米正英王佩霞张宏滕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