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319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单元、处理单元和出水池,进水单元包括污水进水管、进水仓和出水仓,污水进水管与进水仓连通,进水仓内填充有滤料,进水仓设在出水仓内并与出水仓连通;处理单元包括处理池和转盘过滤机构,转盘过滤机构设在处理池内,转盘过滤机构的输出端与出水池的进水口连通,出水池设有清水出水管。通过设置进水仓,并在进水仓内填充滤料,使得污水在进入转盘过滤机构前先经过进水仓进行预处理,由此减轻了转盘过滤机构过滤负荷,改善了滤布工作环境,延长滤布使用寿命。延长滤布使用寿命。延长滤布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纤维转盘滤池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过滤器之一,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高,设备运行稳定等特点。纤维转盘过滤器由中心转鼓、转盘、反洗系统和配套控制电气系统等组成。转盘固定在中心转鼓周围,并与中心转鼓具有连通孔。原水(污水)由中心转鼓的一端开口流入转鼓内,并通过连通孔进入各转盘,转盘两侧装有过滤布,过滤布为不锈钢丝或聚酯丝编织而成,过滤孔径最小可达10μm。原水通过过滤布过滤后,清水流出过滤布,从过滤水出口排出系统外。随着过滤的进行,过滤布内侧的截留杂质不断增加,过滤压差随之增加,透过滤布的水量减小。当杂质堆积到一定程度,中心转鼓液位达到设定值,需要进行反洗,将过滤布内侧堆积的杂质反洗出。反洗水泵抽取透过过滤布的清水,喷洒到过滤布外侧,将过滤布内侧的截留杂质冲洗下来,冲洗后污水掉落在接液盘内,然后排出装置外。反洗时转盘旋转,反洗水喷洒不同角度的过滤布,直至转盘旋转一周,过滤布全部经过清洗,反洗停止,重新进入静止过滤过程,直至再次进行反洗。
[0003]纤维转盘过滤器一般采用高效滤布作为过滤介质,滤布由特殊经纬线的金属丝编制而成,具有高精度、高通量、高强度,聚渣能力强等特点,因此滤布性能直接影响设备的处理能力。由于现有的纤维转盘滤池是直接对污水进行处理,转盘滤池的过滤负荷较高,滤布的工作环境恶劣,导致滤布使用寿命较短,检修频率较频繁,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单元、处理单元和出水池,所述进水单元包括污水进水管、进水仓和出水仓,所述污水进水管与所述进水仓连通,所述进水仓内填充有滤料,所述进水仓设在所述出水仓内并与所述出水仓连通;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处理池和转盘过滤机构,所述转盘过滤机构设在所述处理池内,所述转盘过滤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池设有清水出水管。
[0006]优选的,所述进水单元还包括反冲洗组件,所述进水仓的一侧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用于使所述排水槽与外部调节池连通,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虹吸管和虹吸吸气管,所述虹吸管呈倒U形结构,所述虹吸管包括依次连通的虹吸上升管和虹吸排水管,所述虹吸上升管的底端与所述进水仓连通,所述虹吸排水管的底端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虹吸吸气管的顶端与所述虹吸上升管的顶端连通,所述虹吸吸气管的底端与所述排水槽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反冲洗组件还包括虹吸破坏管,所述虹吸破坏管的一号连接端与所述虹吸管的顶端连通,所述虹吸破坏管的二号连接端与所述虹吸吸气管连通,所述虹吸破
坏管的底端设在所述出水仓。
[0008]优选的,所述进水单元还包括进水槽,所述进水槽设在所述进水仓的上方,所述进水槽分别与所述进水仓及所述虹吸上升管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反冲洗组件还包括超越管,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仓及所述处理池连通,所述超越管的始端与所述进水槽连通,所述超越管的末端与所述集水池连通,所述超越管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虹吸上升管。
[0010]优选的,还包括滤池进水阀,所述滤池进水阀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槽连通,所述滤池进水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水仓连通。
[0011]优选的,还包括出水堰和调节堰板,所述出水仓和所述集水池之间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出水堰设在所述第一过水孔的一侧,所述调节堰板设在所述出水池内。
[0012]优选的,还包括布水板和溢流管,所述集水池与所述处理池之间设有第二过水孔,所述布水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水孔对应,所述布水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过滤机构前后相对;所述溢流管的一端设在所述集水池内,所述溢流管一端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过水孔的设置高度,所述溢流管用于使所述集水池与外部调节池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转盘过滤机构包括多个纤维转盘、中心转鼓和传动电机,多个所述纤维转盘依次相间设置在所述中心转鼓上,所述中心转鼓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电机的转轴端传动连接。
[0014]优选的,还包括排泥机构,所述排泥机构包括排泥穿孔管、排泥泵和沉淀池,所述排泥穿孔管的一端设在所述纤维转盘的下方,所述排泥穿孔管的另一与所述排泥泵的吸入端连通,所述排泥泵的排泥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进水仓,并在进水仓内填充滤料,使得污水在进入转盘过滤机构前先经过进水仓进行预处理,由此减轻了转盘过滤机构过滤负荷,改善了滤布工作环境,延长滤布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虹吸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排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污水进水管11、进水仓12、出水仓13、滤料121、转盘过滤机构21、处理池22、排水槽41、虹吸上升管421、虹吸排水管422、虹吸吸气管423、虹吸破坏管424、进水槽43、超越管431、集水池23、滤池进水阀44、出水堰231、出水池31、调节堰板32、布水板221、溢流管232、纤维转盘211、中心转鼓212、传动电机213、排泥穿孔管51、排泥泵5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本实施例的一种复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参考附图1

3,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单元、处理单元和出水池31,进水单元包括污水进水管11、进水仓12和出水仓13,污水进水管
11与进水仓12连通,进水仓12内填充有滤料121,进水仓12设在出水仓13内并与出水仓13连通;处理单元包括处理池22和转盘过滤机构21,转盘过滤机构21设在处理池22内,转盘过滤机构21的输出端与出水池31的进水口连通,出水池31设有清水出水管。
[0021]由此,通过设置进水仓12,并在进水仓12内填充滤料121,使得污水在进入转盘过滤机构21前先经过进水仓12进行预处理,由此减轻了转盘过滤机构21过滤负荷,改善了滤布工作环境,延长滤布使用寿命。
[0022]优选的,进水单元还包括反冲洗组件,进水仓12的一侧设有排水槽41,排水槽41用于使排水槽41与外部调节池连通,反冲洗组件包括虹吸管和虹吸吸气管423,虹吸管呈倒U形结构,虹吸管包括依次连通的虹吸上升管421和虹吸排水管422,虹吸上升管421的底端与进水仓12连通,虹吸排水管422的底端与排水槽41连通,虹吸吸气管423的顶端与虹吸上升管421的顶端连通,虹吸吸气管423的底端与排水槽41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单元、处理单元和出水池,所述进水单元包括污水进水管、进水仓和出水仓,所述污水进水管与所述进水仓连通,所述进水仓内填充有滤料,所述进水仓设在所述出水仓内并与所述出水仓连通;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处理池和转盘过滤机构,所述转盘过滤机构设在所述处理池内,所述转盘过滤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池设有清水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单元还包括反冲洗组件,所述进水仓的一侧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用于使所述排水槽与外部调节池连通,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虹吸管和虹吸吸气管,所述虹吸管呈倒U形结构,所述虹吸管包括依次连通的虹吸上升管和虹吸排水管,所述虹吸上升管的底端与所述进水仓连通,所述虹吸排水管的底端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虹吸吸气管的顶端与所述虹吸上升管的顶端连通,所述虹吸吸气管的底端与所述排水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组件还包括虹吸破坏管,所述虹吸破坏管的一号连接端与所述虹吸管的顶端连通,所述虹吸破坏管的二号连接端与所述虹吸吸气管连通,所述虹吸破坏管的底端设在所述出水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单元还包括进水槽,所述进水槽设在所述进水仓的上方,所述进水槽分别与所述进水仓及所述虹吸上升管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组件还包括超越管,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集水池,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瑞锋肖宇梅陈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