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耐低温氟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2923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耐低温氟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工艺:(1)取PET膜,进行双面电晕处理;(2)在PET膜的内表面涂布聚氨酯树脂,形成胶层;与PVDF膜复合;(3)在PET膜的外表面涂布聚氨酯树脂,形成胶层,进行电晕处理;与金属板复合,得到氟膜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聚氨酯树脂中引入具有耐低温性能的组分,能够有效提高所制胶层的耐低温性能,再配合电晕处理的双向拉伸成型的PET膜、超耐低温PVDF膜,获得金属板覆膜用氟膜,将其与金属板复合,不仅多项环境耐性优异,且在低温下具有高附着力和高柔韧性,避免所制氟膜板的外层开裂,使其在温环境下具有良好低温适应性和稳定性,避免金属板覆膜在低温情况下出现不良问题。膜在低温情况下出现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耐低温氟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板覆膜
,具体为一种超耐低温氟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板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使用时,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公共厂房、集成房屋的墙面等;在实际应用时,金属板为基板,会在其表面进行覆膜。现有的金属覆膜板往往在应用于低温冷冻和一些寒冷地区的零下几十度等低温情况下,外层膜就会出现裂开或者分层等现象,影响覆膜板的整体稳定性,造成施工困难、更换时人工成本增大等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超耐低温氟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耐低温氟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耐低温氟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工艺:
[0005](1)取PET膜,进行双面电晕处理;
[0006](2)在PET膜的内表面涂布聚氨酯树脂,形成胶层;与PVDF膜复合;
[0007](3)在PET膜的外表面涂布聚氨酯树脂,形成胶层,进行电晕处理,得到氟膜;与金属板复合,得到氟膜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1)电晕值为46~48dyne。
[0009]进一步的,所述(2)中涂布速度50~80mm/s;复合工艺为:烘道温度100~160℃,风速6~15m/s。
[0010]进一步的,所述(3)中涂布速度50~80mm/s;电晕值为46~48dyne;复合工艺为:烘道温度100~160℃,风速6~15m/s。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氟膜板由下至上依次为:金属板、胶层、PET膜、胶层、PVDF膜;所述PVDF膜包括以下重量组分:60~80份PVDF、5~20份钛白粉、5~10份增韧剂2390、1~5份润滑剂C28、0.1~0.5份抗氧剂1010、0.5~1份紫外线吸收剂234。
[0012]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板为镀锌钢板、镀铝钢板、镀铬钢板、铝板、铜板中的一种。
[0013]进一步的,所述PET膜的厚度为40μm;所述PVDF膜的厚度为20~25μm;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为0.5~0.6mm;所述胶层的厚度为30~35μm。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金属板表面的覆膜称为氟膜;双向拉伸成型的聚酯薄膜——PET膜作为基材层,能够提高氟膜的机械性能,耐低温的PVDF膜,能够提高耐低温性,结合胶层,得到氟膜;该氟膜能够保持与金属板复合的良好的机械性能,并且还能够具有耐低温和稳定性,其制备工艺简单;其中的超耐低温氟膜在

50℃下,材料整体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避免金属板出现冷脆现象,优异的胶层避免氟膜与金属板之间的分层,外层超耐低温PVDF膜在

50℃下加工成型时(折弯、冲压等)不易开裂,同时金属板覆膜的生产技术具有
低污染、工艺简便、可操作性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0015]进一步的,所述PVDF膜还包括5.4~6.2份改性剂、0.6~0.7份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0016]所述改性剂由以下工艺制得:
[0017]1.1.取正己烷,加入三氟丙基二甲基一氯硅烷、2

羟基
‑2‑
丙烯酸丁基酯、催化剂三丙胺,加热至65~70℃,搅拌,反应60~75min;静置40~60min,取下层液体,收集65~70℃、0.02~0.03MPa条件下的蒸馏产物,得到产物A;
[0018]所述三氟丙基二甲基一氯硅烷、2

羟基
‑2‑
丙烯酸丁基酯、催化剂三丙胺的质量比为10:(9.0~9.1):(0.62~0.65);
[0019]取六氟异丙醇,在避光、干燥条件下,加入产物A、缩水甘油、催化剂醋酸钾,升温至90~120℃,反应4~5h;洗涤,干燥,蒸馏,得到改性单体;
[0020]所述产物A、缩水甘油的摩尔比为(4~10):1;催化剂醋酸钾的质量为反应体系质量的30%;
[0021]1.2.取去离子水、乳化剂全氟辛酸铵、改性单体,密闭,抽真空,压入乙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引发剂过硫酸铵,搅拌,升温至40~50℃,压力为1.5~1.8MPa;冷却,凝聚,水洗,脱水,干燥,得到改性剂。
[0022]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改性单体的摩尔比为(46~54):(16~18):(26~36)。
[0023]进一步的,所述(2)中的PVDF膜的制备工艺为:将物料以300rpm的转速、190℃的温度,共混6min;在温度210℃、压力10MPa条件下,热压成型,再进行冷压,得到薄片。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催化剂三丙胺、反应溶剂正己烷存在的体系下,三氟丙基二甲基一氯硅烷(3,3,3

三氟丙基二甲基一氯硅烷)与2

羟基
‑2‑
丙烯酸丁基酯发生反应,生成醚,即产物A;产物A中的酯与缩水甘油发生酯交换,得到缩水甘油酯,即具有双键的改性单体;以乙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改性单体为共聚单体,共聚合得到的氟橡胶,能够有效提高所制改性剂及PVDF膜(聚偏氟乙烯膜)的低温韧性;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得到提高,其熔融温度与PVDF相近,能够适应PVDF膜的加工工艺;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改性单体的引入,能够提高所制改性剂与PVDF基体间的界面相容性,使得所制PVDF膜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对PVDF膜进行增韧,无需在物料体系中添加相容剂;PVDF膜组分体系中还添加有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改性剂在PVDF膜体系中与其氨基发生反应交联,进一步提高所制PVDF的力学性能;
[0025]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树脂由以下工艺制得:
[0026]取聚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共聚醚干燥,加入无水二氯乙烷,加热至70~75℃,搅拌,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1,4

丁二醇,控制R值为1.0~1.1,于85~90℃温度下反应3~4h;乙醇中沉淀,得到聚氨酯;
[0027]所述聚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共聚醚、甲苯二异氰酸酯、1,4

丁二醇的摩尔比为(0.1~2):(1~3):12:(10~11);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添加量为反应体系质量的0.05~0.3%。
[0028]取聚氨酯、端羟基二甲基硅橡胶、交联剂甲基三(二烷基二肟)硅烷、催化剂二酰氧庚烷二丁基锡、白炭黑、丁胺混合,得到聚氨酯树脂;
[0029]所述聚氨酯树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100份聚氨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耐低温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工艺:(1)取PET膜,进行双面电晕处理;(2)在PET膜的内表面涂布聚氨酯树脂,形成胶层;与PVDF膜复合;(3)在PET膜的外表面涂布聚氨酯树脂,形成胶层,进行电晕处理,得到氟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低温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电晕值为46~48dyne。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低温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中涂布速度50~80mm/s;复合工艺为:烘道温度100~160℃,风速6~15m/s;所述(3)中涂布速度50~80mm/s;电晕值为46~48dyne。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低温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VDF膜包括以下重量组分:60~80份PVDF、5~20份钛白粉、5~10份增韧剂2390、1~5份润滑剂C28、0.1~0.5份抗氧剂1010、0.5~1份紫外线吸收剂23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低温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的厚度为40μm;所述PVDF膜的厚度为20~25μm;所述胶层的厚度为30~35μ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耐低温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VDF膜还包括5.4~6.2份改性剂、0.6~0.7份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所述改性剂由以下工艺制得:1.1.取正己烷,加入三氟丙基二甲基一氯硅烷、2

羟基
‑2‑
丙烯酸丁基酯、催化剂三丙胺,加热至65~70℃,搅拌,反应60~75min;静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泓聂福甄万清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高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