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疫组化染色的质控方法和质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理学检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免疫组化染色的质控方法和质控品。
技术介绍
[0002]免疫组化染色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免疫组化染色在外科病理学以及其他形态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病理学中疾病诊断不可或缺的工具。
[0003]免疫组化染色操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理的诊断结果,因此,质量控制是检验免疫组化操作质量的必备程序,也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实验室内或各实验室间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或室间工作质量,以决定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称为室内/室间免疫组化染色的质控方法。
[0004]现有技术中,标准化的质控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疫组化染色的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获得动物或可商业化的器官或组织,用所述器官或组织制作质控蜡块,对所述质控蜡块进行切片得质控片,所述质控片包括至少两种不同增殖细胞抗原密度的部位;将待检人样本与所述质控片同步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获取免疫组化后的所述待检人样本的病理图像和所述质控片的质控图像;从所述质控图像中提取至少两种不同增殖细胞抗原密度的所述部位的增殖细胞抗原指数;将各所述部位的所述增殖细胞抗原指数分别与其对应的增殖细胞抗原标准指数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免疫组化染色的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的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不同增殖细胞抗原密度的部位至少包括增殖细胞抗原密度为50%~100%的部位和增殖细胞抗原密度为0~30%的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的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或可商业化的器官或组织包括小肠,或者小肠和肝脏;所述增殖细胞抗原为Ki67抗原、HER2抗原、EGFR抗原、ER抗原或PD
‑
L1;所述至少两种不同增殖细胞抗原密度的部位包括小肠的黏膜腺体部位、小肠的黏膜下淋巴组织部位、小肠的固有肌层组织部位和肝脏组织部位中的至少两种;通过AR显微镜或WSI仪分别获取所述病理图像和所述质控图像;采用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处理方法从所述质控图像中提取所述增殖细胞抗原指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的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免疫组化染色的质量的过程,包括:如果各所述部位的所述增殖细胞抗原指数均接近其对应的所述增殖细胞抗原标准指数,则判断所述免疫组化染色的质量为合格,否则判断所述免疫组化染色的质量为不合格。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的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拴龙,钟学军,徐炜,江耿跃,刘柱新,张杰,宋明爽,梁广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