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式多级电动机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2824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串联式多级电动机组合装置,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电动机,每个电动机包括中空轴和套设在中空轴外部的壳体,壳体与中空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设有定子和永磁体;在中空轴的上端且位于中空轴的外壁上预制有外螺纹,在中空轴的下端且位于中空轴的内壁上预制有内螺纹;在中空轴与定子连接处开有走线孔,在定子上开有与走线孔贯通的通孔;在定子上缠绕有线圈,线圈与导线连接,导线穿过通孔和走线孔后,沿中空轴内部引出;在中空轴的上端和下端开有键槽孔,相邻两个电动机螺纹连接后,在键槽孔中穿入有固定件。相邻两电动机螺纹连接即可串联,连接方式简单,可以实现多级电动机动力的串联输出。输出。输出。

A series multi-stage motor combin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式多级电动机组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传动
,特别涉及一种串联式多级电动机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机系统是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以控制器为核心,以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为执行机构的电气传动控制系统,随着电动机技术、控制理论、数字脉宽调制技术、新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技术的进步,伺服系统经历了从步进伺服到直流伺服,进而到永磁无刷电动机伺服系统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成为电动机控制技术的主流方向,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对于电动机的结构和使用安装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但是针对串联式多级电动机的安装和走线方式,目前的方案仍有不足,其安装方式主要依赖多级支撑,结构复杂、体积和质量大、安装工艺繁琐、可靠性差、电动机间距无法快速调整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式多级电动机组合装置,解决了目前多级电动机结构复杂、体积和质量大、安装工艺繁琐、可靠性差、电动机间距无法快速调整的不足。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串联式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式多级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电动机,每个电动机包括中空轴(1)和套设在中空轴(1)外部的壳体,壳体与中空轴(1)形成空腔,在空腔内设有定子(4)和永磁体(5),定子(4)套设在中空轴(1)外壁上;永磁体(5)套设在定子(4)外,且永磁体(5)与定子(4)之间保持间隙;在中空轴(1)的上端且位于中空轴(1)的外壁上预制有外螺纹(9),在中空轴(1)的下端且位于中空轴(1)的内壁上预制有内螺纹(17),相邻两个电动机螺纹连接;在中空轴(1)与定子(4)连接处开有走线孔(14),在定子(4)上开有与走线孔(14)贯通的通孔;在定子(4)上缠绕有线圈(7),线圈(7)与导线连接,导线穿过通孔和走线孔(14)后,沿中空轴(1)内部引出;在中空轴(1)的上端开有第一键槽孔(10),在中空轴(1)的下端开有第二键槽孔(16);相邻两个电动机螺纹连接后,在第一键槽孔(10)和第二键槽孔(16)中穿入有固定件(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多级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上壳体(8)、中壳体(6)和下壳体(3),上壳体(8)和下壳体(3)对称设置于中壳体(6)两侧,上壳体(8)和下壳体(3)分别与中壳体(6)卡接;永磁体(5)安装在下壳体(3)的安装槽内且与中壳体(6)内表面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多级电动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剑蔡晓飞张霖轩蔡远利樊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