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275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针刺手法量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所述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包括:生理指标采集模块、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主控模块、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穴位定位模块、针刺模拟模块、针刺效果评价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穴位定位模块极大地缩小穴位确定所发生的系统误差,使治疗效果提高,彻底改善现有针刺因操作医生的经验差别或因患者高矮胖瘦的形体差异所致的穴位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通过针刺模拟模块能够根据得到的第二数据参数对针刺模拟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高了针刺模拟效果的可控度。效果的可控度。效果的可控度。

A quantitative system and method of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针刺手法量化
,尤其涉及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选针具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浅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女性、体弱、形瘦,而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影响。如病重体弱,或精神紧张的病人,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劳,往往易于发生晕针。又如体位选择不当,在针刺施术时,或留针过程中.病人常因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滞针,甚至发生折针事故。因此根据病情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的原则。然而,现有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对针刺穴位定位不准确;同时,现在模拟针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包括:生理指标采集模块、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主控模块、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穴位定位模块、针刺模拟模块、针刺效果评价模块;生理指标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患者生理指标数据;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针刺感应电压信号;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针刺转动电压信号;主控模块,与生理指标采集模块、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穴位定位模块、针刺模拟模块、针刺效果评价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对针刺信号进行量化分析;穴位定位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对针刺穴位进行定位;针刺模拟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对针刺进行模拟;针刺效果评价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生理指标变化对针刺效果进行评价。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手法量化系统的针刺手法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手法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生理指标采集模块采集患者生理指标数据;通过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采集针刺感应电压信号;通过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采集针刺转动电压信号;步骤二,主控模块通过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对针刺信号进行量化分析;步骤三,通过穴位定位模块对针刺穴位进行定位;通过针刺模拟模块对针刺进行模拟;步骤四,通过针刺效果评价模块根据生理指标变化对针刺效果进行评价。3.如权利要求1所述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定位模块定位方法如下:(1)通过扫描影像设备扫描人体生成真实人体的立体图像;通过图像增强程序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2)通过人体三维建模,生成具有人体穴位标志的虚拟人体,并生成虚拟人体立体图像,建立虚拟人体各穴位位置坐标数据;(3)通过图像组合器,进行人体比例变换和位置校准,使虚拟人体立体图像与真实人体立体图像重叠;根据修改虚拟人体各穴位位置坐标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蒋娟曾晓丽陈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