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内科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医内科总体来说采用的是保守的方法,以药物为主,不做手术,这些疾病都可以属于中医内科的就诊范围,随着中医内科学的进展还有一些新的中医内科科室,比如治未病科,因为中医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对于未病先防,发现一些疾病的苗头。
[0003]中医治疗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针灸治疗,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有的针灸方式大多数通过医师通过自身经验进行针灸,在进行针灸时,所有的银针都暴露在外,由于针灸时间较长,在此过程中,其余人员很容易与银针触碰,导致银针位置偏移,甚至出现脱落,影响针灸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板以及安装在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板(10)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板(10)顶端的定位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两侧底端均设置有一对支杆(110),各所述支杆(110)侧面均设置有托块(120),两所述托块(120)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30),所述定位组件(20)包括一对滑环(210),所述滑环(210)与所述连接杆(130)滑动连接,所述滑环(210)侧面设置有侧块(220),两所述滑环(210)顶端之间连接有一对弧形杆(230),两所述弧形杆(230)之间连接有定位板(240),所述定位板(240)顶端开设有定位槽(241),所述定位板(240)两侧均开设有一对滑孔(242),所述滑孔(242)与所述弧形杆(230)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10)侧面开设有侧槽(111),所述侧槽(111)内端设置有液压杆(112),所述托块(120)侧面设置有滑块(121),所述滑块(121)与所述侧槽(11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21)底端与所述液压杆(112)顶端连接。3.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