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电头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75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脑电头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带本体;主机装置,所述主机装置设置在所述头带本体内侧,与所述头带本体可拆卸连接;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机装置上,包括红外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头带本体佩戴状态;电极带,所述电极带设置在所述头带本体内侧,一面与所述主机装置连接,另一面与所述头部接触;电极,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电极带上,与所述头部接触,以实现采集所述头部产生的脑电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脑电头环通过传感器来检测所述头带本体佩戴状态,实现了所述脑电头环在工作状态、休眠状态和关机状态的智能的自动切换,延长了待机时间。延长了待机时间。延长了待机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电头环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硬件
,特别涉及一种脑电头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穿戴式智能设备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可以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的眼镜、头环、手表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用户需求的提高,脑电波检测作为判断大脑的活动状态被广泛地应用在智能头环领域,但是,现有的脑电头环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来控制脑电头环的开机和关机,使用的方式较为单一。而且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使用者忘记关机,导致脑电头环一直保持着开机状态直到电量耗尽的情况,这样使用者再下次使用时需要先重新充电才能使用脑电头环。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脑电头环不仅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还容易浪费电能,而且无意义的过长待机时间又缩短了脑电头环的使用寿命。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电头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脑电头环需要手动调整开机和关机,无法实现智能的自动开关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脑电头环,其中,所述脑电头环包括:
[0007]头带本体,所述头带本体用于将所述脑电头环固定在头部;
[0008]主机装置,所述主机装置设置在所述头带本体内侧,与所述头带本体可拆卸连接;
[0009]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机装置上,包括红外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脑电头环的佩戴状态;
[0010]电极带,所述电极带设置在所述头带本体内侧,一面与所述主机装置连接,另一面与所述头部接触;
[0011]电极,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电极带上,与所述头部接触,以实现采集所述头部产生的脑电数据。
[0012]所述的脑电头环,其中,所述主机装置包括:
[0013]底部结构,所述底部结构与所述电极带连接;
[0014]中央处理装置,所述中央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部结构内侧;
[0015]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部结构内侧,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连接;
[0016]顶部结构,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头带本体连接,以实现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头带本体的可拆卸连接,所述顶部结构并且与所述底部结构连接,以与所述底部结构形成可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中央处理装置和所述供电装置。
[0017]所述的脑电头环,其中,所述主机装置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开口,用于采集所述脑电头环的佩戴状态信息。
[0018]所述的脑电头环,其中,所述传感器集成在所述中央处理装置上,所述中央处理装置根据所述佩戴状态信息切换所述脑电头环的工作状态。
[0019]所述的脑电头环,其中,所述头带本体内侧设有第一磁铁。
[0020]所述的脑电头环,其中,所述顶部结构上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相适配,以实现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头带本体的可拆卸连接。
[0021]所述的脑电头环,其中,所述顶部结构还包括:
[0022]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位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侧面,以实现为所述供电装置充电;
[0023]开关部,所述开关部位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侧面,以实现对所述主机装置开关机的控制;
[0024]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侧面,用以指示所述主机装置的工作状态。
[0025]所述的脑电头环,其中,所述主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用于实现所述主机装置内部结构的电连接。
[0026]所述的脑电头环,其中,所述电极带包括:
[0027]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头带本体连接,以实现对所述电极带的支撑作用;
[0028]柔性结构,所述柔性结构位于所述支撑结构内侧,以实现所述电极与额头部位贴合。
[0029]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脑电头环,设置有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可以检测所述脑电头环的佩戴状态,可以实现工作状态、休眠状态和关机状态的自动切换,节约了能源,延长了所述脑电头环的待机时间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中所述脑电头环的爆炸图。
[0032]图2为本技术中所述脑电头环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0033]图3为本技术中所述脑电头环的主机装置的立体图。
[0034]图4为本技术中所述脑电头环的主机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35]图5为本技术中所述脑电头环的主机装置无顶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中所述脑电头环的主机装置底部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本技术提供一种脑电头环。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8]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垂直”、“水平”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9]另外,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0]本技术提供一种脑电头环,如图1所示,所述脑电头环包含头带本体100、主机装置200、电极带300。所述头带本体100为环型,所述头带本体100用以将所述脑电头环固定在头部,环型内部为供使用者佩戴的佩戴空间。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头带本体100形成了一可以容纳所述主机装置200的容纳腔。如图1所示,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磁铁110,通过所述第一磁铁110可以实现所述头带本体100与所述主机装置200的可拆卸连接。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上部还设置有第一开口120,所述第一开口120用于连通外界和所述主机装置200,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电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头环包括:头带本体,所述头带本体用于将所述脑电头环固定在头部;主机装置,所述主机装置设置在所述头带本体内侧,与所述头带本体可拆卸连接;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机装置上,包括红外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脑电头环的佩戴状态;电极带,所述电极带设置在所述头带本体内侧,一面与所述主机装置连接,另一面与所述头部接触;电极,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电极带上,与所述头部接触,以实现采集所述头部产生的脑电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电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装置包括:底部结构,所述底部结构与所述电极带连接;中央处理装置,所述中央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部结构内侧;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部结构内侧,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连接;顶部结构,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头带本体连接,以实现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头带本体的可拆卸连接,所述顶部结构并且与所述底部结构连接,以与所述底部结构形成可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中央处理装置和所述供电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电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装置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开口,用于采集所述脑电头环的佩戴状态信息。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璧丞周建吾梁茂星杨钊祎王浩旋王全辉叶祥国孙文田相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