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后底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72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31
用于机动车辆(1)的后底置结构(2)包括第一和第二侧构件(4)以及连结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4)的至少一个横构件(5),其中,所述后底置结构(2)通过对单个拼焊坯件(26)进行冲压来制成,该单个拼焊坯件(26)包括至少两个子坯件。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后底置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后底置结构。
[0002]汽车制造商面临下述越来越多的苛刻的要求:提高车辆的被动安全性、降低车辆的重量以在内燃发动机的情况下使温室气体排放最小化或在电动车辆的情况下增加车辆的行驶里程,同时保持生产成本低并且生产率高。
[0003]机动车辆的后底置结构是车辆的关键结构元件,并且在后部碰撞的情况下有助于乘员的安全。在内燃发动机的情况下,后底置结构保护通常位于乘客座椅下方的油箱。在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的情况下,后底置结构保护后部电动发动机。
[0004]后底置结构包括许多单独的零件,构成了车体的主要质量。后底置结构还涉及昂贵的制造过程:多个成型操作和组装步骤以获得成品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减少的零件数目、优异的安全性能和优化的总重量的后底置结构来解决安全、重量降低和高生产率的组合挑战。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
[0007]‑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后底置结构,该后底置结构包括第一和第二侧构件以及连结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的至少一个横构件,其中,所述后底置结构通过对单个拼焊坯件进行冲压来制成,该单个拼焊坯件包括至少两个子坯件。
[0008]根据单独考虑或根据任何技术上可能的组合考虑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后底置结构的其他可选特征:
[0009]‑
后底置结构通过热冲压来制成。
[0010]‑
后底置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横构件。
[0011]‑
后底置结构具有两个侧构件,每个侧构件包括:
[0012]‑
通过内半径连结的内壁和水平壁,
[0013]‑
至少一个横构件附接区,该横构件附接区与该侧构件的其上附接相应的横构件的部分对应,其中,内半径沿该横构件附接区的至少一部分延伸。
[0014]‑
用于制造后底置结构的拼焊坯件包括涂覆有铝基金属涂层的至少一个子坯件。
[0015]‑
用于制造后底置结构的拼焊坯件包括涂覆有铝基金属涂层的至少一个子坯件,该铝基金属涂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至24.0%的锌、1.1%至12.0%的硅、可选地0%至8.0%的镁、以及可选地选自Pb、Ni、Zr或Hf的附加元素,每种附加元素的以重量百分比计含量低于0.3%,余量为铝和可选地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6]‑
用于制造后底置结构的拼焊坯件包括至少一个子坯件,该至少一个子坯件在至少一侧上包括发射率增加顶层。
[0017]‑
用于制造后底置结构的拼焊坯件包括至少一个子坯件,该至少一个子坯件由热冲压之后极限拉伸强度在1800MPa以上的压制硬化钢制成。
[0018]‑
用于制造后底置结构的拼焊坯件包括至少一个子坯件,该至少一个子坯件由以下压制硬化钢制成,该压制硬化钢具有:热成形之后的包括在700MPa与950MPa之间的屈服强度;热成形之后的包括在950MPa与1200MPa之间的极限拉伸强度;以及热成形之后的75
°
以上的弯曲角度。
[0019]‑
用于制造后底置结构的拼焊坯件包括包含至少一个金属补片的至少一个子坯件。
[0020]‑
用于制造后底置结构的拼焊坯件包括包含至少一个金属补片的至少一个子坯件,该至少一个金属补片包括发射率增加顶层。
[0021]‑
用于制造后底置结构的拼焊坯件包括包含至少一个焊缝加强补片的至少一个子坯件,其中,所述焊缝加强补片施加在包括焊缝的区域上。
[0022]‑
用于制造后底置结构的拼焊坯件包括包含至少一个焊缝加强补片的至少一个子坯件,该至少一个焊缝加强补片本身包括发射率增加顶层。
[0023]‑
后底置结构的铝基金属涂层区域中的互扩散层的厚度包括在3微米与15微米之间。
[0024]‑
后底置结构的铝基金属涂层区域中的互扩散层的厚度包括在3微米与10微米之间。
[0025]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制造上面描述的后底置结构的方法以及包括上面描述的后底置结构的机动车辆。
[0026]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在阅读通过示例给出并参照附图做出的以下描述时呈现,在附图中:
[0027]‑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整体立体图;
[0028]‑
图2是组装形式(顶部)和分解图(底部)的根据已知现有技术的底置后部结构的立体图;
[0029]‑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置后部结构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30]‑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置后部结构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31]‑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置后部结构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32]‑
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置后部结构的实施方式的从图3所示的A

A横截面观察时的立体图;
[0033]‑
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置后部结构的实施方式的在图3中标记为B的框区域的放大立体图;
[0034]‑
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制造底置后部结构的拼焊坯件的俯视图。
[0035]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上部”、“下部”、“前”、“后”、“横向”和“纵向”根据所安装车辆的通常方向来限定。更特别地,术语“上部”、“下部”、“上”、“下”、“底部”和“顶部”根据车辆的高度方向来限定,术语“前”、“后”、“向前”、“向后”和“纵向”根据车辆的前/后方向来限定,并且术语“横向”根据车辆的宽度来限定。术语“内部”、“外部”根据车辆的内侧和外侧来限定——“内部”零件、部分、区域等将比相应的“外部”零件、部分、区域等更靠近车辆的内侧。术语“高度”是指在水平方向上测量的两个点、线、面或体积之间的距离。
[0036]为了更好地理解,在表示底置后部结构的所有图上,车辆的后方向和前方向分别使用标记为“R”和“F”的箭头来指示。
[0037]钢坯件是指被切割为适合于其使用的任何形状的平钢板。坯件具有顶面和底面,该顶面和底面也被称为顶侧部和底侧部或者顶表面和底表面。所述面之间的距离被指定为坯件的厚度。可以例如使用测微计来测量该厚度,该测微计的主轴和砧部放置在顶面和底面上。以类似的方式,也可以在成形零件上测量厚度。
[0038]拼焊坯件通过将若干钢坯件(被称为子坯件)组装在一起例如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而制成,以优化其不同区域的零件性能,以降低整体零件重量并且降低整体零件成本。形成拼焊坯件的子坯件可以在有交叠或没有交叠的情况下进行组装,例如这些子坯件可以被激光对焊(没有交叠),或者这些子坯件可以彼此点焊(有交叠)。
[0039]热冲压是下述成形技术,其涉及将坯件加热到高至钢的微结构至少部分地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在高温下通过对钢进行冲压形成坯件并且将成形的零件进行淬火来获得具有非常高的强度的微结构。热冲压使得能够获得具有复杂形状且没有回弹的非常高强度的零件。为了产生热冲压的所描述的益处,使用的材料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1)的后底置结构(2),所述后底置结构(2)包括第一和第二侧构件(4)以及连结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4)的至少一个横构件(5),其中,所述后底置结构(2)通过对单个拼焊坯件(26)进行冲压来制成,所述单个拼焊坯件(26)包括至少两个子坯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底置结构(2),其中,所述后底置结构(2)通过热冲压来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底置结构(2),其中,所述后底置结构(2)包括至少两个横构件(5)。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底置结构(2),其中,每个侧构件(4)包括:

通过内半径(45)连结的内壁(42)和水平壁(41),

至少一个横构件附接区(20),所述至少一个横构件附接区(20)与所述侧构件(4)的其上附接相应的横构件(5)的部分对应,其中,所述内半径(45)沿所述横构件附接区(20)的至少一部分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底置结构(2),其中,所述拼焊坯件(26)包括至少一个子坯件,所述至少一个子坯件涂覆有铝基金属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底置结构(2),其中,所述拼焊坯件(26)包括至少一个子坯件,所述至少一个子坯件涂覆有铝基金属涂层,所述铝基金属涂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至24.0%的锌、1.1%至12.0%的硅、可选地0%至8.0%的镁、以及可选地选自Pb、Ni、Zr或Hf的附加元素,每种附加元素的以重量百分比计含量低于0.3%,余量为铝和可选地不可避免的杂质。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底置结构(2),其中,所述拼焊坯件(26)包括至少一个子坯件,所述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
申请(专利权)人: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