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包括撬体、引风机以及电控柜,电控柜内设置着PLC自动控制系统,电控柜两侧的撬体上分别设置着左侧冷风箱以及右侧冷风箱,两个冷风箱的侧壁上分别设置着百叶窗式的冷风进口,左侧冷风箱的顶面上设置着一个左侧引风机,左侧冷风箱内水平折返间隔设置着由三维肋管构成的换热管,换热管下端构成出液口,换热管上端构成进液口;右侧冷风箱的顶面上设置着护栏以及气体段三维管箱,气体段三维管箱内水平折返间隔设置着由三维肋管构成的气体段换热管,该三维管箱的顶面上并排设置着三台引风机;气体段换热管的出口与所述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的PLC自动控制系统与所述的引风机相连并控制其运行。连并控制其运行。连并控制其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属于油田生产使用的油气水分离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冬季超稠油生产过程中,到达处理站时需要通过三相分离器把超稠油的油气水进行分离,通过水水换热器进行换热,常规的板式和管式水水换热器由于热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导致其换热通道经常堵塞和腐蚀,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和维修换热器,不能很好的达到所需要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不仅换热效率高,而且无需使用冷却水,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包括撬体、引风机以及电控柜,电控柜内设置着PLC自动控制系统,电控柜两侧的撬体上分别设置着左侧冷风箱以及右侧冷风箱,两个冷风箱的侧壁上分别设置着百叶窗式的冷风进口,左侧冷风箱的顶面上设置着一个其顶面装有护罩的左侧引风机,左侧冷风箱内由上到下水平折返间隔设置着由三维肋管构成的换热管,换热管下端构成出液口,换热管上端构成进液口,左侧引风机通过冷风进口将空气吸入左侧冷风箱内对其中的换热管进行散热降温;右侧冷风箱的顶面上设置着护栏以及气体段三维管箱,气体段三维管箱内由上到下水平折返间隔设置着由三维肋管构成的气体段换热管,该三维管箱的顶面上并排设置着三台引风机,三台引风机通过冷风进口将空气吸入右侧冷风箱并对其顶面上设置着的气体段换热管进行散热降温;气体段换热管的出口与所述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的PLC自动控制系统与所述的引风机相连并控制其运行。
[0005]本技术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采用三维肋管强化换热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换热技术,换热效率高,能保证在相同工况下达到更大的换热能力;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采用引风式空冷换热,是利用自然界的空气来冷却工业热流体的一种热交换设备。它与水冷比较,具有冷源充足并免费提供,无需冷却用水,减少环境污染和简单坚固维护费用低廉的优点;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采用引风机进风模式,风压大,风量集中,进风通道密闭,内设风板对风力、风向进行人为调节,既避免了外部自然环境变化对空冷器进风口风力、风量、风向的影响,又对风向进行人为导流分配,避免冷风流体的紊流不均现象,以达到对换热效果的最佳控制调节;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所选用引风机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单机变频调节,无人值守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既能根据换热器温度、压力变化进行自动调节,又能在达到最佳换热效果情况下变频节能;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由气体换热模块和液体换热模块组合而成,采用气体换热模块把超饱和的高温蒸汽热源介质冷却凝结成高温液体后,在用液体换热模块对高温液体进行进一步的冷却,达到
了更优异的换热效率;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采用碳钢模块化分体组装而成,能根据现场需求自由组合安装,安装简单,结构坚固,换热效率高,寿命长。
[0006]本技术中采用的三维肋管换热管是现有技术,其具有极为优异的换热效率。1、在换热管内外两侧加装肋,提高了单位体积内的有效换热面积,提升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2、加强扰动:每个肋片就是一个独立的扰动元,会产生强烈扰动,使流动状态达到充分湍流,极大地减薄了边界层的厚度,提升换热强度。3、肋间加速:沿圆周布置的不连续肋片,缩小了流体的有效流通面积。流速增加,可实现减薄边界层厚度,减小热阻。4、扩缩管的振动原理:交替的“扩张
‑
收缩”,使流体产生脉动及振动,增加了流体的紊动度,强化了对流换热。5、重复冲刷:非连续肋流体的脉动流动形成反复冲刷,破坏层流层,降低了热阻,近壁面温度梯度增加。6、增加管壁粗糙度:加工后的表面与初始表面之间粗糙度相差大;加工表面自身的粗糙度也较大,增加换热效果。本技术没有回转式换热面的冷热交替过程,换热面管壁温度始终处于较高温度。本技术一种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在油田使用过程中,效果明显,换热效率高,保证了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在冬季能够正常的运行不堵塞,降低了设备维修和更换成本。此项装置得到了现场技术人员的高度认可,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大大的降低了油田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0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一种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如图1所示,包括撬体8、引风机2以及电控柜10,电控柜10内设置着PLC自动控制系统,PLC自动控制系统为现有技术,可以方便地控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速传感器、电磁阀等各类电控元器件,可以实现远程无人自动控制。电控柜10两侧的撬体8上分别设置着左侧冷风箱11以及右侧冷风箱9,两个冷风箱11、9的侧壁上分别设置着百叶窗式的冷风进口7,左侧冷风箱11的顶面上设置着一个其顶面装有护罩1的左侧引风机,左侧冷风箱11内由上到下水平折返间隔设置着由三维肋管构成的换热管12,换热管12下端构成出液口13,换热管上端构成进液口3,左侧引风机通过冷风进口将空气吸入左侧冷风箱11内对其中的换热管12进行散热降温;右侧冷风箱9的顶面上设置着护栏6以及气体段三维管箱5,气体段三维管箱5内由上到下水平折返间隔设置着由三维肋管构成的气体段换热管15,该三维管箱5的顶面上并排设置着三台引风机2,三台引风机通过冷风进口7将空气吸入右侧冷风箱9并对其顶面上设置着的气体段换热管15进行散热降温;气体段换热管15的出口通过管道14与所述的进液口3相连通;所述的PLC自动控制系统与所述的引风机相连并控制其运行。
[0010]本技术工作时,通过气体段换热管的进口4将超稠油生产中产生的高温油气水混合物引入,开启引风机先对气体段三维管箱5内的气体段换热管15进行空冷降温,使气态的油水经过冷却之后变为液态通过管道14进入进液口3,并继而在左侧冷风箱内的换热管12内进一步空冷降温冷却,最后通过出液口13排出。本技术通过空气换热降温实现了对超稠油生产中的油水气进行冷却,不用冷却水即可达到预期目的,适合野外缺水的油
田地区使用,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风式三维肋管空冷换热器,包括撬体、引风机以及电控柜,电控柜内设置着PLC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电控柜两侧的撬体上分别设置着左侧冷风箱以及右侧冷风箱,两个冷风箱的侧壁上分别设置着百叶窗式的冷风进口,左侧冷风箱的顶面上设置着一个其顶面装有护罩的左侧引风机,左侧冷风箱内由上到下水平折返间隔设置着由三维肋管构成的换热管,换热管下端构成出液口,换热管上端构成进液口,左侧引风机通过冷风进口将空气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姜大鹏,潘涛,刘利兵,马铖,何宏洋,马兴义,向东,甘尚军,李欣婷,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美瑞科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