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蠕动泵的硫化物光度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54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蠕动泵的硫化物光度检测器,包括:试剂输送系统,试剂输送系统包括多个试剂瓶;吸收与光电检测系统,吸收与光电检测系统包括吸收池和水样瓶,多个试剂瓶通过蠕动泵与吸收池连接,水样瓶与吸收池连接,水样瓶中的硫化物在释放剂的作用下生成气态硫化氢,气态硫化氢通过隔膜泵被输送至吸收池进一步生成硫化钠,显色后测量吸光度;水样处理系统,与水样瓶连接;试剂排空系统,与水样瓶和吸收池连接,试剂排空系统能够排空水样瓶和吸收池内的废液;控制系统,与试剂输送系统、吸收与光电检测系统、水样处理系统和试剂排空系统控制连接。系统控制连接。系统控制连接。

A sulfide photometric detector based on peristaltic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蠕动泵的硫化物光度检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蠕动泵的硫化物光度检测器,具体而言,涉及将蠕动泵应于光度检测器,涉及将密封循环吸收设计概念应用于水样中硫化物检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环境水体中的硫化物主要存在于一些水产养殖业、农业、工业以及生活污水等场合中,另外,有些特殊的地下水(如温泉水)也含有硫化物。水中的硫化物主要是在厌氧条件下由细菌作用使硫酸盐还原而产生,还有些是由含硫有机物的分解而产生的。其硫化物主要以有溶解性的H2S、HS

、S2‑
存在于水中,悬浮物中的可溶性金属硫化物、可溶性硫化物和未电离的有机及无机类硫化物也是水中硫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H2S易挥发,且毒性很大,一方面,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人们吸入少量高浓度H2S短时间内可致命,吸入低浓度H2S时对眼睛、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都有影响;另一方面,H2S被污水中的某些微生物氧化成硫酸后,会腐蚀下水道或其他市政设施,对公共设施造成损害。
[0003]作为判断水体受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硫化物的含量越高,说明该水体受污染越严重。目前,我国测定水中硫化物常用的国标法之一是“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 16489—1996),即酸化环境水体中的硫化物,使之生成硫化氢,再用氮气或氢气将硫化氢从反应容器中吹出并输送至专用的吸收液中、显色和定容,再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值的大小计算硫化物的含量;整个测量过程包含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酸化

吹气

吸收,本环节是在敞开体系中进行的,吹入的硫化氢气体仅被吸收一次便直接放空;第二环节是显色

定容

测吸光度,本环节是手工操作。第一环节耗时、耗气,是误差的主要来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基于蠕动泵的硫化物光度检测器,包括:试剂输送系统,所述试剂输送系统包括多个试剂瓶;吸收与光电检测系统,所述吸收与光电检测系统包括吸收池和水样瓶,多个所述试剂瓶通过蠕动泵与所述吸收池连接,所述水样瓶与所述试剂瓶(释放剂)连接,通过连接的蠕动泵输送释放剂将水样瓶中的硫化物生成硫化氢气体;水样处理系统,与所述水样瓶连接;试剂排空系统,与所述水样瓶和所述吸收池连接,所述试剂排空系统能够排空所述水样瓶和所述吸收池内的废液;控制系统,与所述试剂输送系统、所述吸收与光电检测系统、所述水样处理系统和所述试剂排空系统控制连接。
[0006]在该技术方案中,该光度检测器整体是一个密封循环系统,通过蠕动泵向吸收池和水样瓶输送液体,这样能够对输送至吸收池和水样瓶的各种试剂和水样的体积实现精准的控制,通过输送不同体积的标准液实现拟合标准曲线,再根据水样的吸光度值计算出硫化物的浓度;另外,吸收池能够在密封的系统中循环吸收从水样瓶中释放出来的硫化氢,进
一步硫化氢气体与吸收剂生成硫化钠,避免产生的硫化氢一次吸收后直接放空而损失,这样能够提高硫化氢吸收率、减少整个吸收过程时间,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同时也减少实验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对环境友好;通过控制系统对其他系统的控制,实现硫化氢的吸收与光度检测的配合运行,并且对检测后废液自动排空,减少了人工操作。
[0007]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试剂输送系统包括纯水瓶、显色剂瓶、吸收剂瓶和标准液瓶,所述显色剂瓶、所述吸收剂瓶和所述标准液瓶分别通过第一蠕动泵、第二蠕动泵和第三蠕动泵与所述吸收池连接。
[0009]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试剂输送系统中设置有显色剂瓶、吸收剂瓶和标准液瓶,每个试剂瓶都通过蠕动泵进行单独泵送,能够准确的控制加入试剂的顺序和每次加入的体积,能够获得拟合标准曲线,保证光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0]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蠕动泵、所述第二蠕动泵与所述第三蠕动泵控制连接。
[0011]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蠕动泵可以避免试剂与泵体接触,并且试剂的数量可以随时调节改变,并且蠕动泵的结构简单便于日后维护,降低了检测的运行成本。
[0012]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收与光电检测系统包括:光源,设置于所述吸收池的一侧;光电池,设置于所述吸收池的另一侧,所述光电池与显示器连接;第一排气管,一端设置于所述吸收池的液面以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水样瓶的液面以下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气管上设置有隔膜泵,所述隔膜泵能够将所述吸收池的气体输送至所述水样瓶;第二排气管,一端设置于所述水样瓶的液面以上的位置,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吸收池的液面以下的位置,所述第二排气管将所述水样瓶液面以上的气体输送至所述吸收池的液面以下。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吸收与光电检测系统中,控制系统通过蠕动泵将吸收剂、标准液和显色剂输送至吸收池内,充分反应后开启光源,光源的射线穿透吸收池内的液体照射在光电池上,光电池读取透过光的数据后在显示器显示出来,这样就完成了硫化物的光度检测,显示屏显示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拟合标准曲线;另外,在吸收池外接有水样瓶,通过隔膜泵单向吹气带动吸收池上方的气体输送至水样瓶的液面以下,输送释放出的硫化氢气体,另外第二排气管在正压作用下,将水样瓶液面上方含有硫化氢的气体输送至吸收池的液面以下,使得吸收池可循环反复吸收水样瓶中释放的硫化氢气体,提高水样瓶释放出的硫化氢气体在吸收池中的吸收率,进一步生成硫化钠后显色,被光源照射后透过光被光电池接收,完成硫化物的光度检测。
[0014]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释放剂瓶,所述释放剂瓶通过第一排液管与所述水样瓶连接,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设置有第四蠕动泵。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系统通过第四蠕动泵控制释放剂输送至水样瓶内,从而使水样中的硫化物与释放剂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在第二排气管引导下将硫化氢输送至吸收池液面以下,进一步硫化氢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硫化钠溶液。
[0016]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样处理系统包括:水样采集瓶,所述水样采集瓶通过第二排液管与所述水样瓶连接;第五蠕动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液管上;抽水泵与所述水样采集瓶连接。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水样处理系统通过抽水泵将水抽入到水样采集瓶中,过滤后再通过第五蠕动泵将水样采集瓶内的水样输送至水样瓶内,通过蠕动泵来控制水样的输送量,便于硫化物的定量计算。
[0018]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样采集瓶的液面以下的位置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二排液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过滤网的上方和水样采集瓶的液面下方,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水样瓶的连接处设置于所述过滤网的上方和水样采集瓶的液面下方。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水样采集瓶中设置过滤网,第二排液管可以采集到过滤后的水,排除水中颗粒较大的干扰物质,再被注入所述水样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蠕动泵的硫化物光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输送系统,所述试剂输送系统包括多个试剂瓶、多个蠕动泵直接输送对应试剂瓶而组成一个自动光度检测器;吸收与光电检测系统,所述吸收与光电检测系统包括吸收池(1)和水样瓶(2),多个所述试剂瓶通过蠕动泵与所述吸收池(1)连接,所述水样瓶(2)与所述吸收池(1)连接;其中:水样瓶(2)中的硫化物生成硫化氢气体,进一步在吸收池(1)被吸收后生成硫化钠、显色;水样处理系统,与所述水样瓶(2)连接;试剂排空系统,与所述水样瓶(2)和所述吸收池(1)连接,所述试剂排空系统能够排空所述水样瓶(2)和所述吸收池(1)内的废液;控制系统,与所述试剂输送系统、所述吸收与光电检测系统、所述水样处理系统和所述试剂排空系统控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蠕动泵的硫化物光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输送系统包括显色剂瓶(3)、吸收剂瓶(4)和标准液瓶(5),所述显色剂瓶(3)、所述吸收剂瓶(4)和所述标准液瓶(5)分别通过第一蠕动泵(6)、第二蠕动泵(7)和第三蠕动泵(8)与所述吸收池(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蠕动泵的硫化物光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蠕动泵(6)、所述第二蠕动泵(7)和所述第三蠕动泵(8)控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蠕动泵的硫化物光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与光电检测系统包括:光源(9),设置于所述吸收池(1)的一侧;光电池(10),设置于所述吸收池(1)的另一侧,所述光电池(10)与显示器(11)连接;第一排气管(12),一端设置于所述吸收池(1)的液面以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气管(12)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水样瓶(2)的液面以下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气管(12)上设置有隔膜泵(13),所述隔膜泵(13)能够提供动力将所述吸收池(1)液面上方的气体输送至所述水样瓶(2);第二排气管(14),一端设置于所述水样瓶(2)的液面以上的位置,所述第二排气管(14)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江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