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通信光缆外力破坏智能监测及事件智能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检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通信光缆外力破坏智能监测及事件智能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电力通信光缆是有效保障电力通信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设施,通常包括城市管道光缆、变电站导引光缆、配网通信光缆等。地下电力通信光缆常采用明沟、直埋和穿管等方式铺设,具有分布广、不可视等特点。
[0003]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效率、节约成本,未去办理相关手续,不了解地下管线敷设情况就直接开挖,容易造成地下电力通信光缆时常遭受施工作业引起的外力破坏,导致电力通信出现严重影响。地下电力通信光缆线路的各类外力破坏事件成因复杂,欲实现对线路环境状态的准确判断,需综合考虑线路路段特征及线路的振动频率等多因素,单一因素的判断方法只能反映分析单一因素,误判率较高。
[0004]而对地下通信光缆外力破坏事件的识别准确率与敏感度是一对矛盾的指标,过往类似项目中通常采用单一因素识别、固定阀值预警等方法,若是选择准确率高的方法,该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通信光缆外力破坏智能监测及事件智能识别方法,包括建立地下光缆外力破坏事件智能识别模型步骤和事件智能识别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地下光缆外力破坏事件智能识别模型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A1.设定光缆外力破坏事件类型;A2.收集海量地下光缆特征参数、微地形信息、环境数据并转换为特征向量作为训练集;A3.通过训练集和智能识别方法获得地下光缆外力破坏事件智能识别模型;所述地下光缆外力破坏事件智能识别模型用于输出光缆外力破坏事件类型;所述事件智能识别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B1.实时获取光缆振动监测数据,并对所述振动监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出地下光缆特征参数;B2.实时获取光缆监测地点的定位,并获取定位的微地形信息;B3.实时获取定位的环境数据;B4.将地下光缆特征参数、微地形信息和环境数据转化为特征向量,并将所有特征向量合成实时多维特征数据集;B5.将实时多维特征数据集输入至地下光缆外力破坏事件智能识别模型输出光缆外力破坏事件类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信光缆外力破坏智能监测及事件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中,所述智能识别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一对一多类支持向量机将所述训练集进行状态分类识别的类别区域的划分;基于粗糙集的上下近似的核心思想对类别区域依据光缆外力破坏事件类型进行描述,得出每个光缆外力破坏事件类型的上下近似域及边界域的集合,并提取状态识别分类规则;所述分类规则能够进行光缆外力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均伟,蓝波,谢晓华,黄嘉庚,王伟亮,张志海,卢权,李运强,刘瑰瑰,陈炜智,周德元,徐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