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择的输出沿速率控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41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排列使用电流不满上拉和下拉晶体管的电路经由每个晶体管电流源连接到输出晶体管级。选择电流源值,以便不满晶体管提供已知的电压沿速率轮廓,作为电流源函数和晶体管参数的函数。两个或多个附加电流源,当启用分布与第一电流源并联的贡献电流时,响应启用电流源,控制的电压沿速率轮廓选择性地加速。提供启用输入使每个附加电流源选择性地控制较快或较慢沿速率轮廓。使用参考电压确定电流源值和晶体管参数。优选晶体管为MOSFET。(*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特别涉及具有受控输出沿转换速率的集成电路。这些要求体现在,特别是缓冲器和驱动器中,并经常在外部上拉到为了兼容设计人员可能选择的任何实际电压的开漏结构中体现。本领域中公知的,也可以通过将开漏连接在一起直接实现“或”的功能。当在较高速度下驱动信号高速变化时,高逻辑电平电路的另一个局限是自身产生的噪声和功率消耗增加。例如,当许多缓冲器开关时,高的dv/dt沿将产生噪声增加和更高功耗的额外电流。广义地说,噪声是随易受高速变化影响的公共阻抗、静电和电磁耦合机构变化而变化。此外,由于传输线效应和其它感性和容性元件,与较慢的信号沿相比,电路中的振铃(ring)一般将更高并且持续时间更长。美国专利号5,977,790公开了可编程转换速率(沿速率)控制电路。该技术使用多个晶体管和门与电阻(或等效物)一起决定转换速率的功能。由于该技术使用了许多元件并由此占用了管芯的大部分,因此这项独特的设计受到了限制。同一专利技术人的美国专利5,489,862公开了反馈转换速率控制电路,但转换速率控制不能编程。美国专利号5,537,070公开了采用参考电压和电流源的转换速率控制电路,但只能控制开漏电路的高到低的输出转换。在该专利技术中,低到高的转换特意未受影响。这些局限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在两个方向都具有可选择控制信号沿速率的电路。优选实施例也涉及将输出逻辑信号转换为与输入信号非常不同的信号。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选择和控制输出信号沿速率的装置和方法。上拉和下拉晶体管的漏极或集电极分别连接到设计用来不满(starve)晶体管的电流源,以便在正和负电压之间摆动的电路的输出信号具有受控的沿速率轮廓(edge rate profile)。控制是随电流源和相关特定晶体管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相关的晶体管被不满,所以它们不能突然的开关——它们经历模拟型动作,从而允许控制其沿速率的轮廓。本领域的从业人员熟悉控制特定参数实现希望的沿速率轮廓的方法。在优选实施例中,电路为驱动输出晶体管级的反相器,以提供与反相器控制的沿速率轮廓相对应的沿速率轮廓的输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子提供了能够与第一电流源并联开关的第三个电流源,与第二电流源并联开关的第四电流源。当在这些附加的电流源中开关时,加快了反相器输出的沿速率轮廓,由此加快了输出晶体管级的输出。开关功能可以是串联连接的开/关固态开关或使电流源停用同时不必断开的电路装置。这两种电路在本领域中都已公知。在优选实施例中,电流源值为由参考信号控制的函数,一个将电流源连接到上拉,一个将电流源连接到下拉。可以为每个电流源使用单独的控制机构,如本领域中公知的,可以使用其它装置以确定这些电流源的值。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许多附加电流源,其中每个附加电流源或电流源组可以通过附加的逻辑信号启用,用于选择地编程输出沿速率轮廓。在又一优选实施例中,输出晶体管级为单个下拉晶体管,漏或集电极连接到上拉电阻。此时,上拉电阻可以连接到实际上任何电源的电源线。在又一优选实施例中,输出晶体管级除了下拉晶体管之外还包括上拉晶体管。这里这两个晶体管的控制输入被连接,并由反相器输出驱动。此外,设计并构形这些晶体管以提供控制的沿速率轮廓,对应于反相器输出产生的沿速率轮廓。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例、附图及使用的方法介绍了下面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及使用的方法。相反,本专利技术具有较宽的范围,并仅由附带的权利要求书所陈述的内容限定。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介绍参考下面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性方框图;图2为图1中反相器电路的更具体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体现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4为体现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的示意图;以及图5为图3中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输入/输出时序图。在图1中,IN信号为低电平时驱动开关S1到位置A,如图所示,电流源4驱动输出晶体管8的栅极6为高电平,由此导通晶体管8驱动OUT为低电位。当IN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关在位置B,电流源10驱动栅极为低电平,使晶体管8截止,由此R1将OUT上拉为高电平。考虑电路的其它部分设计电流源4,包括栅极6的等效电容,以设计的速率将栅极6驱动为高电平,因此在设计的延迟之后以设计的沿速率将OUT信号驱动为低电平。延迟是电流源4将栅极6驱动到晶体管8的阈值需要的时间。由晶体管8的特性和OUT信号上已知的静态和瞬态负载确定OUT信号的沿速率。通过控制晶体管8栅极的电压变化速率可以控制OUT的沿速率。和电流源4使OUT变为低电平一样,电流源10将栅极6驱动为低电平,具有延迟并以沿速率将OUT信号变高电平。但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主要由OUT信号上的负载将OUT驱动为高电平,当它截止时,降低了晶体管8中的漏电流。仍然参考图1,沿速率控制(ERC)信号驱动两个开关S2和S3。当ERC为高电平时,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开关都“闭合”,电流源12经由S2加到电流源4,电流源14经由S3加到电流源10。当电流源12和14工作并分别加到电流源4和10时,延迟将更短,沿速率将更快。图2示出了反相器2的工作过程。这里,开关S1由以下形成NMOS16,它的栅极连接到IN信号,它的漏级连接到栅极6,它的源级连接到位置B。PMOS18,它的栅极连接到IN信号,它的漏极连接到栅极6,它的源极连接到位置A;NMOS和PMOS串联使栅极6和位置A和B之间的连接导通和断开。在一个例子中,图1的电流源4和6提供了小电流,使相关的晶体管16和18“不满”。以此方式,控制电压变换轮廓,晶体管6栅极的正和负变换,由此控制OUT节点处的电压变换边缘。当额外的电流源12和14驱动晶体管6的栅极时,晶体管16和18以不同的电平保持电流不满,但栅极电压仍然变换,并控制输出电压变换。如上所述,电流不满晶体管不突然地开关—它们经历模拟类型的工作,由此能够控制沿速率轮廓。“不满”反相器形态是指在反相器晶体管的源极中使用电流源。例如,图2的NMOS和PMOS中,对于NMOS,源极连接到电流源10和14,对于PMOS,连接到电流源4和12。设计这些电流源以限制到下一级的电流,在图1中下一级指NMOS晶体管8。参考图4,当PMOS 18导通时,电流由PMOS 30和PMOS32组成的电流源加到NMOS 8的栅极6。这些电流源的值由晶体管的尺寸、参考电压26确定。当NMOS 16导通时,由晶体管34和36形成相应的电流源。在晶体管8的栅极的电压沿的时间速率完全由以上讨论的电流源确定,并且通过选择参考电压26和28以及已知的晶体管的参数,设计人员可以控制在栅极6的沿从而控制OUT信号。图3为非开漏方案的输出级的原理图。PMOS上拉晶体管驱动OUT信号正极到Vcc,大致等同于晶体管8将OUT信号拉到地。图4示出了完全开漏电路。示出的由晶体管18和16组成的反相器2驱动输出晶体管8的栅极6。输出晶体管8的漏极连接到OUT,由电阻器R1上拉到电压线Vee。示出的输入信号ERC作为包含M33和M34的反相器的输入。反相器的输出表示为scb 22。scb 22信号输入到包含M37和M38的另一个反相器,输出信号记为sc 24。A点连接到M26的漏极,M26的栅极连接到参考电压26。选择该参考电压以偏置M26,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包括: 反相器,限定了第一输入和第一输出以及两种状态, 第一状态为上拉晶体管导通,第二状态为下拉晶体管导通, 连接到上拉晶体管的第一电流源,连接到下拉晶体管的第二电流源,其中在第一状态中,第一电流源提供到输出的电流,在第二状态中第二电流源提供到第一输出的电流, 与第一电流源并联的第三电流源,与第二电流源并联的第四电流源, 使第三电流源选择性地能和不能添加到第一电流源的装置, 使第四电流源选择性地能和不能添加到第二电流源的装置,其中 当变成正和负时,控制第一输出的电压沿速率轮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克莱恩MJ米斯克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快捷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