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238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所述导热片的内部插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该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导热片、导热管、进水管、出水管、水箱、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设置,利用第一水泵可将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管抽进导热管中,此时导热片可将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导热管表面上,当水经过导热管后会吸收热量升高温度,再利用第二水泵将受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再次排进水箱中,利用散热片可对水箱降温,从而达到利用水冷对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快速散热,减少高温造成的影响。减少高温造成的影响。减少高温造成的影响。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substation transformer gro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台变
,特别涉及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系统领域中,通常变压器指的是设备,台变指的是安装在某地的变压器,是特指在装、运行的某台变压器,台区是指台变供电的区域范围,具体来说: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通过台变可以为台区中的多个居住点进行供电。
[0003]现有的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散热效果不好,经常会出现高温现象,若不及时进行处理,甚至会引发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所述导热片的内部插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箱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一端均贯穿箱体的内侧壁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水箱内底壁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进水管相导通,所述水箱内底壁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与出水管相导通。
[0007]为了使得具有利用水循环的作用,作为本技术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水箱上表面的一侧插接有加水管,所述水箱外表面的一侧插接有排污管。
[0008]为了使得具有散热效果好,作为本技术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所述导热片和导热管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水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
[0009]为了使得具有通风散热的作用,作为本技术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
[0010]为了使得支撑更稳定,作为本技术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套接有套筒。
[0011]为了使得能够缓冲碰撞,作为本技术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套筒呈固定连接。
[0012]为了使得防滑效果好,作为本技术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所述套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
[0013]为了使得便于固定,作为本技术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通过导热片、导热管、进水管、出水管、水箱、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设置,使用过程中当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的温度较高时,可先在水箱内加入水后启动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利用第一水泵可将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管抽进导热管中,此时导热片可将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导热管表面上,当水经过导热管后会吸收热量升高温度,再利用第二水泵将受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再次排进水箱中,利用散热片可对水箱降温,从而达到利用水冷对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快速散热,减少高温造成的影响。
[0016]2.本技术中,通过通孔、散热风扇、支撑柱、套筒和弹簧的设置,使用过程中可同时打开散热风扇,转动后可利用通孔使箱体内产生气流,可对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的周围增加空气流动性,从而增加散热的效果,当箱体固定后受到碰撞时,支撑柱可在套筒内收缩,同时箱体压迫弹簧产生形变,利用弹簧的弹力来缓冲外力,达到缓冲碰撞的作用,可有效防止意外碰撞对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的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的导热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箱体;2、导热片;3、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4、导热管;5、进水管;6、出水管;7、水箱;8、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0、加水管;11、排污管;12、散热片;13、通孔;14、散热风扇;15、支撑柱;16、套筒;17、弹簧;18、防滑垫;19、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5所示,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片2,导热片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3,导热片2的内部插接有导热管4;
[0027]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导热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箱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水箱7,进水管5和出水管6的一端均贯穿箱体1的内侧壁并延伸至水箱7的内部,水箱7内底壁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水泵8,第一水泵8与进水管5相导通,水箱7内底壁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水泵9,第二水泵9与出水管6相导通。
[0028]具体使用时,使用过程中当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3的温度较高时,可先在水箱7内加入水后启动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9,利用第一水泵8可将水箱7中的水通过进水管5抽进导热管4中,此时导热片2可将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3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导热管4表面上,当
水经过导热管4后会吸收热量升高温度,再利用第二水泵9将受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6再次排进水箱7中,利用散热片12可对水箱7降温,从而达到利用水冷对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3快速散热,减少高温造成的影响。
[0029]在本实施例中,水箱7上表面的一侧插接有加水管10,水箱7外表面的一侧插接有排污管11。
[0030]具体使用时,通过加水管10方便对水箱7内加水,通过排污管11可对水箱7进行排污,更方便循环利用水。
[0031]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片2和导热管4的数量均为两个,水箱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2。
[0032]具体使用时,当出水管6内的水再次排进水箱7中,利用散热片12可对水箱7降温,从而达到利用水冷对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3快速散热。
[0033]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3,通孔13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14。
[0034]具体使用时,使用过程中可同时打开散热风扇14,转动后可利用通孔13使箱体1内产生气流,可对台变群控制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片(2),所述导热片(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台变群控制系统主体(3),所述导热片(2)的内部插接有导热管(4);所述导热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所述导热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所述箱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水箱(7),所述进水管(5)和出水管(6)的一端均贯穿箱体(1)的内侧壁并延伸至水箱(7)的内部,所述水箱(7)内底壁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水泵(8),所述第一水泵(8)与进水管(5)相导通,所述水箱(7)内底壁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水泵(9),所述第二水泵(9)与出水管(6)相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上表面的一侧插接有加水管(10),所述水箱(7)外表面的一侧插接有排污管(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变群自动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森浩钮志峰付志林丁银平李雅峰翟嫚赵明春周利豪朱琳李炎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创新电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