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链霉菌、菌剂及其应用和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2371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链霉菌、菌剂及其应用和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F2和/或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F5的防治植物真菌病害链霉菌组合物,其中链霉菌SF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18,链霉菌SF5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2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链霉菌组合物能够有效防治植物病害,不会使引发真菌病害的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还具有无污染和促生的优势。还具有无污染和促生的优势。还具有无污染和促生的优势。

Streptomyces and fungicide for controlling plant fungal diseas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lant fungal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链霉菌、菌剂及其应用和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链霉菌、菌剂及其应用和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属豆科(Leguminosae sp.)黄芪属(AstragalusLinn.),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近些年,因栽培规模不断扩大、轮作周期缩短,连作面积增加,导致黄芪病害逐年加重,其中以黄芪根腐病为主的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制约着黄芪的产量和品质。目前能引起黄芪根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有2种,分别为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un 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0003]枸杞(Lycium barbarum)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重要经济作物,枸杞炭疽病又称黑果病,主要危害青果,是枸杞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其病原菌有2种: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acutatum。枸杞炭疽病在国内各枸杞种植区均有发生,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超 30%以上,重者达70%以上。
[0004]长期以来,化学农药在黄芪根腐病和枸杞炭疽病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容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还会造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链霉菌、菌剂及其应用和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链霉菌组合物能够有效防治植物真菌病害,而且因其是生物界存在的微生物,其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不会使引发真菌病害的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链霉菌,所述链霉菌包括链霉菌 (Streptomyces bungoensis)SF2和/或链霉菌(Streptomyces fimbriatus)SF5;所述的链霉菌SF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18;所述的链霉菌SF5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20。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菌剂,所述菌剂的有效成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链霉菌。
[0009]优选的,当所述菌剂的有效活性成分包括链霉菌SF2时,所述菌剂中链霉菌SF2的活菌数为1
×
108cfu/mL~4
×
108cfu/mL;当所述菌剂的有效活性成分包括链霉菌SF5时,所述菌剂中链霉菌SF5的活菌数为1
×
108cfu/mL~4
×
108cfu/mL;当菌剂的有效活性成分包括链霉菌SF2和链霉菌SF5时,所述菌剂中链霉菌SF2 的活菌数为2.5
×
106cfu/mL~5
×
107cfu/mL,链霉菌SF5的活菌数为 2.5
×
106cfu/mL~5
×
107cfu/mL。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链霉菌组合物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菌剂在
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0011]优选的,所述真菌病害包括根腐病、炭疽病和叶斑病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2]优选的,所述植物包括药用植物。
[0013]优选的,所述药用植物包括豆科药用植物、桔梗科药用植物和茄科药用植物一种或几种。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采用稀释后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菌剂进行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
[0016]优选的,所述的稀释的倍数为2~3倍;稀释后菌剂的用量体积为2L/亩。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链霉菌(Streptomyces bungoensis)SF2和/或链霉菌 (Streptomyces fimbriatus)SF5的防治植物真菌病害链霉菌,其中链霉菌SF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18,链霉菌SF5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20。本专利技术所述链霉菌组合物能够相互促进,进而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真菌菌丝的生长,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效果,不会使引发真菌病害的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还具有无污染和促生的优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果表明: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链霉菌组合物对枸杞炭疽病的预防效果能够达到91.67~98.15%,治疗效果能够达到76.85~90.74%,对枸杞炭疽病菌的抑菌率能够达到 42.86%~58.82%;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链霉菌组合物对黄芪根腐病的预防效果能够达到89.22%,治疗效果能够达到85.29%,对黄芪根腐病菌的抑菌率能够达到 55.29%。
[0019]生物保藏信息
[0020]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F2,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1年9月15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18。
[0021]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F5,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1年9月15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20。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3]图1为链霉菌SF2和链霉菌SF5形态特征图,其中A为链霉菌SF2的菌落形态图,B为链霉菌SF2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孢子形态图,C为链霉菌SF5的菌落形态图,D为链霉菌SF5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孢子形态图;
[0024]图2为接种链霉菌SF2和链霉菌SF5的促生效应结果图;其中A为链霉菌 SF2的促生效应结果,a为链霉菌SF2产生IAA的图片,第一个试管为未接种菌株,第二个试管为接种链霉菌SF2,b为链霉菌SF2产生NH3的图片,第一个试管为未接种菌株,第二个试管为接种链霉菌SF2,c为链霉菌SF2溶无机磷图片,d为链霉菌SF2溶有机磷图片,e为链霉菌SF2产生铁载体的图片,f为链霉菌SF2解钾图片,g为链霉菌SF2产生蛋白酶图片,h为链霉菌SF2产生纤维素酶图片,i为链霉菌SF2固氮图片,j为链霉菌SF2产生ACC脱氨酶图片;B 为链霉菌SF5的促生效应结果图,a为链霉菌SF5产生IAA的图片,第一个试管为未接种菌株,第二个试管为接
种链霉菌SF5,b为链霉菌SF5产生NH3的图片,第一个试管为未接种菌株,第二个试管为接种链霉菌SF5,c为链霉菌SF5 溶无机磷图片,d为链霉菌SF5产生铁载体图片,e为链霉菌SF5解钾图片,f 为链霉菌SF5产生蛋白酶图片,g为链霉菌SF5产生纤维素酶图片,h为链霉菌 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链霉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霉菌包括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F2和/或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F5;所述的链霉菌SF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18;所述的链霉菌SF5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20。2.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的有效成分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链霉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菌剂的有效活性成分包括链霉菌SF2时,所述菌剂中链霉菌SF2的活菌数为1
×
108cfu/mL~4
×
108cfu/mL;当所述菌剂的有效活性成分包括链霉菌SF5时,所述菌剂中链霉菌SF5的活菌数为1
×
108cfu/mL~4
×
108cfu/mL;当菌剂的有效活性成分包括链霉菌SF2和链霉菌SF5时,所述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慧王兰梦郎多勇周丽李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