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损害模拟系统及储层损害测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2016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2: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层损害模拟系统及储层损害测定方法,其中储层损害模拟系统包括夹持装置、驱替装置、泥浆循环装置和目标岩心,夹持装置包括间隔器和岩心夹持器,间隔器位于目标岩心的外侧,岩心夹持器通过间隔器夹持目标岩心;驱替装置与岩心夹持器连接,驱替装置被配置为向间隔器所在的间隔层中输送驱替介质;目标岩心具有中空损害部,中空损害部与泥浆循环装置连通,泥浆循环装置被配置为向中空损害部注入钻井液。本申请公开的储层损害模拟系统及储层损害测定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科学地模拟钻井过程中的储层损害过程,准确测量储层损害程度。程度。程度。

Reservoir damage simulation system and reservoir damage measuremen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层损害模拟系统及储层损害测定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石油钻井工程研究
,具体涉及一种储层损害模拟系统及储层损害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钻井过程中的储层损害过程是指钻井液在循环时与周围储层岩石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反应,从而造成井周储层渗透率下降的过程。研究钻井过程中的储层损害过程,对于钻井过程中的储层损害的科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0003]在储层损害评价方法方面,已有行业标准SY/T6540

2002《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通过测定标准岩心在损害液中浸泡前后的轴向渗透率变化来评价储层损害程度。目前国内的储层损害评价方法基本上是依据该原理发展而来。
[0004]但是,无论是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向井周侵入损害储层的过程,还是地层油气渗入井筒的产气(油)过程,其井下流体的流动方式均为径向渗流。采用测定轴向渗透率的方法来评价储层的损害程度,与实际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和地层油气的径向渗流方式存在差别,因此测得的储层损害程度准确性差,参考价值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层损害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夹持装置(100)、驱替装置(200)、泥浆循环装置(300)和目标岩心(400),所述夹持装置(100)包括间隔器(110)和岩心夹持器(120),所述间隔器(110)位于所述目标岩心(400)的外侧,所述岩心夹持器(120)通过所述间隔器(110)夹持所述目标岩心(400);所述驱替装置(200)与所述岩心夹持器(120)连接,所述驱替装置(200)被配置为向所述间隔器(110)所在的间隔层中输送驱替介质;所述目标岩心(400)具有中空损害部(410),所述中空损害部(410)与所述泥浆循环装置(300)连通,所述泥浆循环装置(300)被配置为向所述中空损害部(410)中注入钻井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层损害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损害部(410)为开设在所述目标岩心(400)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端具有密封塞(420);所述泥浆循环装置(300)与所述凹槽的内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层损害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循环装置(300)包括泥浆循环管路(310),以及在所述泥浆循环管路(310)上沿钻井液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泥浆循环泵(320)和泥浆压力表(330);所述泥浆循环管路(310)被配置为贯穿所述密封塞(420)而与所述凹槽的内腔连通;所述泥浆循环管路(310)的入口(311)靠近所述凹槽的开口端,所述泥浆循环管路(310)的出口(312)靠近所述凹槽的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与所述开口端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层损害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循环装置(300)还包括泥浆稳压容器(340)和泥浆预热温控单元(350),所述泥浆稳压容器(340)设置在所述泥浆循环管路(310)的入口(311)和所述泥浆循环泵(320)之间;所述泥浆预热温控单元(350)与所述泥浆稳压容器(340)连接,被配置为加热所述泥浆循环管路(310)中的钻井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层损害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替装置(200)包括气体渗透循环单元,所述气体渗透循环单元包括气体增压管路(210)和气体回压管路(220);所述气体增压管路(210)与所述岩心夹持器(120)连接且所述气体增压管路(210)的出口端与所述间隔层连通,沿气体流动方向,所述气体增压管路(210)上依次设置有储气瓶(211)、气体增压泵(212)、注气压力表(213)和注气阀(214);所述气体回压管路(220)与所述岩心夹持器(120)连接且所述气体回压管路(220)的入口端与所述中空损害部(410)连通,沿气体流动方向,所述气体回压管路(220)上依次设置有出气阀(221)、气体流量计(222)和气体回压阀(223),所述气体回压管路(220)的出口端连接到所述气体增压管路(210)上且位于所述气体增压泵(212)和所述注气压力表(213)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层损害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增压管路(210)上还设置有第一气体稳压容器(215),所述第一气体稳压容器(215)位于所述气体增压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霞吴晓红阚艳娜周岩吴艳陈春来郑淑媛胡勇科朱宽亮但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