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方位测量装置的高密度电法仪电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187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3:34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方位测量装置的高密度电法仪电极,尤其涉及电法仪领域,其包括用于与电法仪电缆线连接的电极棒以及用于给全站仪反射光信号的反光装置,所述电极棒包括电极杆与电极帽,所述反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极杆的外露端上。本申请能够减少测量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的安全隐患。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方位测量装置的高密度电法仪电极


[0001]本申请涉及电法仪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方位测量装置的高密度电法仪电极。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法勘探过程中,高密度电法仪常被用来测试地下岩土体的视电阻率,进而利用视电阻率的差异,来判别地层的地质信息或者是否存在隐患。
[0003]相关技术在勘探过程中,首先将各电法仪电极的插入端锤入对应的勘测点位,再将电法仪连接线缆与电极的外露端进行连接,进行高密度电法测试,然后通过实时差分定位(RTK)测量各电极的坐标和高程,得到测试数据后进行处理,得到地层视电阻率差异分布。通常电法勘探是在山区内作业,会遇到RTK无信号的情况,就会在电极安装完后,采用全站仪对电极的空间位置进行测量,在使用全站仪测量过程中,首先将全站仪选点定向,然后将全站仪固定在支架上,最后工作人员将棱镜输送至各电极点位,通过全站仪与棱镜的配合测量各电极点位的空间位置。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山区坡路较多,在作业人员输送棱镜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测量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方位测量装置的高密度电法仪电极。
[0006]本申请提供的种带方位测量装置的高密度电法仪电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带方位测量装置的高密度电法仪电极,包括用于与电法仪电缆线连接的电极棒以及用于给全站仪反射光信号的反光装置,所述电极棒包括电极杆与电极帽,所述反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极杆的外露端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法勘探过程中,首先将各电极杆的插入端锤入对应的勘测点位,将反光装置装配到电极杆的外露端上,再将电极杆通过连接线线缆与电法仪主机进行连接,然后进行通电自检,检查电极是否接地良好,确认完后进行高密度电法测试。测试完后,使用全站仪测量各电极的空间位置时,将全站仪选点后进行固定,在支架上调整全站仪的位置,全站仪发出光信号传递到电极上的反光装置上,全站仪接收反射装置反射的光信号,测量出电极棒上的反光装置的空间位置,进而得到每个电极棒的实际空间位置,得到测量数据后,作业人员再根据测量数据得出岩土层的电阻率差异。通过在电极杆的外露端设置反光装置,能够减少作业人员拿着棱镜在山区内跑电极点位,减少了测量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
[0009]可选的,所述反光装置包括调节环、转动环、第一连接件以及反光组件,所述调节环以及所述转动环均活动套设于所述电极杆外周壁上,所述调节环顶壁与所述转动环底壁相贴合,所述反光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转动环上,所述调节环上设置有用
于与所述电极杆固定的锁紧组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反光装置进行安装时,将转动环以及调节环从电极杆的插入端穿设到电极杆的外露端上,将调节环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再通过锁紧组件将调节环与电极杆进行固定,再将反光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在转动环上,根据全站仪的位置,对转动环进行转动,使得反光组件与全景仪处于同一平面。通过调节环以及锁紧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根据电极棒锤入勘测区的距离调整反光组件在电极杆上的位置,提高了反光组件的适用性。
[0011]可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丝以及锁紧螺母,所述电极杆靠近电极帽的一侧沿高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贯穿所述电极杆,所述调节环上对应所述调节槽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贯穿所述调节环,所述锁紧孔与所述调节槽同轴设置,当所述锁紧螺丝同时穿过所述调节槽以及锁紧孔时,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调节环外周壁相抵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反光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时,作业人员将锁紧孔与调节槽进行对位,再将锁紧螺丝同时贯穿锁紧孔以及调节槽,通过在电极杆上移动调节环带动转动环移动,进而带动反光组件进行移动,待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将锁紧螺母在锁紧螺丝上进行拧动,至与调节环外周壁抵接,对调节环的固定,实现了对反光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有助于根据实际地形调节反光组件在电极棒上的位置,便于对电极的空间位置进行测量。
[0013]可选的,所述调节槽一侧的电极杆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沿所述调节槽长度方向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好调节环的位置后,作业人员对应反光组件在刻度线上的位置进行一一记录,在测量完后,业内人员在整理数据时,根据刻度线上记录的数据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修正,进而减少地形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得到较为真实的地层视电阻率差异分布,有助于提升测量精度。
[0015]可选的,所述反光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以及反光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反光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电极杆锤入勘测点位后,通过第二连接件将反光件装配到转动环上,减少在锤击电极的过程中砸到反光件的情况发生,延长了反光件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在测量完后,将反光件与第二连接件进行拆下,便于对反光件的存放。
[0017]可选的,所述反光件包括连接部件以及粘接于连接部件上的全站仪反光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全站仪反光贴相较于棱镜质量较小,而且更换较为方便,便于安装。
[0019]可选的,所述固定件设置为固定螺丝,所述转动环顶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丝相适配的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调节环(顶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径与第二螺纹孔的内径相同。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全站仪的定点位置,然后在电极杆上对转动环进行转动,将全站仪反光贴调整至与全站仪共面,再将第一螺纹孔与附近的第二螺纹孔对齐,最后将固定螺丝同时螺纹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实现对转动环与调节环的固定,减少反光件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电极杆上转动的情况发生,便于全站仪测量。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1.通过在电极杆的外露端设置反光装置,能够减少作业人员拿着棱镜在山区内跑电极点位,减少了测量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
[0023]2.通过调节环以及锁紧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根据电极棒锤入勘测区的距离调整反光组件在电极杆上的位置,提高了反光组件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电极棒;11、电极杆;12、电极帽;13、调节槽;14、刻度线;2、反光装置;21、调节环;211、锁紧组件;2111、锁紧螺丝;2112、锁紧螺母;212、锁紧孔;213、第二螺纹孔;22、转动环;221、固定件;222、第一螺纹孔;23、第一连接件;231、连接杆;232、插接块;24、反光组件;241、第二连接件;242、反光件;2421、连接部件;2422、全站仪反光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方位测量装置的高密度电法仪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电法仪电缆线连接的电极棒(1)以及用于给全站仪反射光信号的反光装置(2),所述电极棒(1)包括电极杆(11)与电极帽(12),所述反光装置(2)设置于所述电极杆(11)的外露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方位测量装置的高密度电法仪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装置(2)包括调节环(21)、转动环(22)、第一连接件(23)以及反光组件(24),所述调节环(21)以及所述转动环(22)均活动套设于所述电极杆(11)外周壁上,所述调节环(21)顶壁与所述转动环(22)底壁相贴合,所述反光组件(24)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23)设置于所述转动环(22)上,所述调节环(2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极杆(11)锁紧的锁紧组件(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方位测量装置的高密度电法仪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211)包括锁紧螺丝(2111)以及锁紧螺母(2112),所述电极杆(11)靠近电极帽(12)的一侧沿高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13),所述调节槽(13)贯穿所述电极杆(11),所述调节环(21)上对应所述调节槽(13)开设有锁紧孔(212),所述锁紧孔(212)贯穿所述调节环(21),所述锁紧孔(212)与所述调节槽(13)同轴设置,当所述锁紧螺丝(2111)同时穿过所述调节槽(13)以及锁紧孔(212)时,所述锁紧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萌李振海崔毅蔡威威陈淳梁军正朱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地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