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82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包括注射本体、定位卡和展示板;所述注射本体为可拆卸结构,由四个仿真皮肤模具组合形成,中心点处设有一圆形的硅胶垫;所述仿真皮肤模具为双层结构,第一层为硅胶层,第二层为海绵层;所述定位卡上设置有一大的椭圆标记,所述椭圆标记的中心设置有一带颜色的实心圆,内部分布着呈轴对称的小的圆形标记;所述展示板由塑料板和木块组成,所述木块上设有凹槽,供塑料板插入;所述仿真皮肤模具经由魔术贴贴在塑料板上。其优点表现在:能模拟人体皮肤真实触感和实际注射时的捏皮动作,使患者能更好的掌握关于胰岛素的正确注射部位和注射相关知识;操作简单、制作方便,使用后易于拆卸和消毒。后易于拆卸和消毒。后易于拆卸和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高血糖和多发并发症并存等为特点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对1型糖尿病的口服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所必需的治疗手段。
[0003]中国专利申请:CN212906756U,公告日:2021.04.06,公开了一种指导病人打胰岛素针的教学装置,包括装置体,所述装置体包括支架体和硅胶外膜,所述硅胶外膜上设有脐眼,所述硅胶外膜包裹在支架体的外部;所述支架体包括弧形底架,所述弧形底架上部设有交叉设置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上部连接有固定块,交叉设置的弧形杆经固定块进行固定;所述弧形杆的中部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弧形杆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其优点在于: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加现象化的进行胰岛素注射教学,并可以让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练习。虽然能够模拟胰岛素教学操作,但是该装置拆卸不方便,且无法模拟真实捏皮注射胰岛素过程。
[0004]中国专利申请:CN210142443U,公告日:2020.03.13,公开了一种胰岛素注射教学模型,包括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前端中心位置设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内侧中心位置开有定位孔,定位凸台前端外侧设有硬质橡胶,硬质橡胶前端设有第一硅胶,硬质橡胶前端外侧设有第二硅胶,第二硅胶后端放置有滑动连接在硬质橡胶外侧的隔层橡胶,隔层橡胶后端放置有滑动连接在硬质橡胶外侧的第三硅胶,第三硅胶后端平面固定连接在定位盘前端平面上,第二硅胶、第三硅胶和隔层橡胶外侧滑动连接限位环,第一硅胶固定连接在限位环前端内侧,限位环后端平面与定位盘接触连接,第一硅胶前端中心位置开有模拟肚脐,限位环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左右固定环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绳,左端固定绳的尾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搭扣。其优点在于: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装置与患者的身体一一对应,方便患者熟悉注射操作,设有第一用于模拟人体皮肤的第一硅胶,使得该装置在操作时更加的真实,第一硅胶、第二硅胶和隔层橡胶相互堆叠,使得患者对注射位置和注射深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便于患者今后自己进行注射胰岛素。该装置虽然能模拟人体皮肤的触感,方便患者模拟胰岛素注射教学,但是该装置对于部件的拆卸和消毒也不够便捷。
[0005]关于一种不仅能模拟人体皮肤真实触感,还能模拟实际注射时的捏皮动作,使患者更好的掌握关于胰岛素的正确注射部位和注射相关知识的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模拟人体皮肤真实触感,还能模拟实际注射时的捏皮动作,使患者更好的掌握关于胰岛素的正确注射部位和注射相关知识的指导患
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包括注射本体、定位卡和展示板;所述注射本体为可拆卸结构,由四个仿真皮肤模具组合形成,中心点处设有一圆形的硅胶垫;所述仿真皮肤模具为双层结构,第一层为硅胶层,第二层为海绵层;所述定位卡上设置有一大的椭圆标记,所述椭圆标记的中心与注射本体中心点处设置的硅胶垫相对应,并且设置有一带颜色的实心圆;所述椭圆标记内部分布着小的圆形标记,所述圆形标记分别设置在椭圆标记中心点的两侧,呈轴对称;所述展示板由塑料板和木块组成,所述木块上设有凹槽,供塑料板插入;所述仿真皮肤模具经由魔术贴贴在塑料板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例,所述魔术贴为背胶魔术贴,设置在塑料板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例,所述仿真皮肤模具长12.5cm,宽9cm。
[0011]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例,所述注射本体整体为一长20cm、宽18cm、厚度为2cm的长方体。
[0012]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例,所述硅胶层的厚度为0.5cm,所述海绵层的厚度为1.5cm。
[0013]本技术优点在于:
[0014]1、本技术模拟了人体腹部,不仅可以进行模拟注射,还可以模拟实际注射时的捏皮动作,配合定位卡使用能帮助患者直观了解正确的注射部位,使患者更好的掌握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
[0015]2、所述仿真皮肤模具采用了硅胶外膜覆盖海绵的材质和触感,使其与人体皮肤及皮下组织相类似,能让穿刺动作毫不费力,并且可以向患者示意捏皮的方法。
[0016]3、所述注射本体由仿真皮肤模具组成,每块仿真皮肤模具都能独立拆下,可同时让四名患者练习捏皮和模拟注射,能使患者更好的掌握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
[0017]4、本技术操作简单、制作方便,便捷的拆卸功能也使本装置的消毒和替换更为简便,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的定位卡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的展示板剖面图。
[0021]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的仿真皮肤模具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3]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24]1.注射本体2.定位卡
3.展示板4.仿真皮肤模具41.硅胶层42.海绵层5.硅胶垫6.塑料板7.木块8.魔术贴
[0025]实施例1
[0026]请参见图1

4,图1是本技术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的定位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的展示板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的仿真皮肤模具侧面图。所述的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包括注射本体1、定位卡2和展示板3。所述注射本体1为可拆卸结构,由四个仿真皮肤模具4组合形成,中心点处设有一圆形的硅胶垫5。所述注射本体1整体为一长20cm、宽18cm、厚度为2cm的长方体。所述仿真皮肤模具4长12.5cm,宽9cm,为双层结构,第一层为硅胶层41,第二层为海绵层42,所述硅胶层41的厚度为0.5cm,所述海绵层42的厚度为1.5cm。所述定位卡2上设置有一大的椭圆标记,所述椭圆标记的中心与注射本体1中心点处设置的硅胶垫5对应,并设置有一带颜色的实心圆。所述椭圆标记内部分布着小的圆形标记,所述圆形标记分别设置在椭圆标记中心点的两侧,呈轴对称。所述展示板3由塑料板6和木块7组成,所述木块7上设有凹槽,供塑料板6插入。所述仿真皮肤模具4经由魔术贴8贴在塑料板6上。所述魔术贴8为背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本体、定位卡和展示板;所述注射本体为可拆卸结构,由四个仿真皮肤模具组合形成,中心点处设有一圆形的硅胶垫;所述仿真皮肤模具为双层结构,第一层为硅胶层,第二层为海绵层;所述定位卡上设置有一大的椭圆标记,所述椭圆标记的中心与注射本体中心点处设置的硅胶垫相对应,并且设置有一带颜色的实心圆;所述椭圆标记内部分布着小的圆形标记,所述圆形标记分别设置在椭圆标记中心点的两侧,呈轴对称;所述展示板由塑料板和木块组成,所述木块上设有凹槽,供塑料板插入;所述仿真皮肤模具经由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霞顾昊玥徐燃方雯薏徐吉丽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