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66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温室大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包括中柱、支柱、地梁、主框架、副框架、拉绳、种植装置和加热装置,中柱、支柱、地梁、主框架、副框架和拉绳为整个大棚起到支撑和稳定的作用,在多个主框架之间铺设透明塑料膜,透明塑料膜起到透光和保温的作用,种植装置包括竖支架、横支架、旋转电机、旋转杆、悬挂架和种植槽,旋转电机旋转带动旋转杆旋转,从而悬挂架可以升降移动,种植槽内可以种植农作物,竖直方向设有多个种植槽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到整个大棚空间,达到创收和方便采收的目的,设置的加热装置中的加热机可以为大棚内部提供热气流,使大棚内温度适宜农作物生长。长。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


[0001]本技术属于温室大棚
,尤其涉及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0002]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包括种植温室、养殖温室、展览温室、实验温室、餐饮温室、娱乐温室等。温室系统的设计包括增温系统、保温系统、降温系统、通风系统、控制系统、灌溉系统等。
[0003]现有的温室大棚只是简单的塑料薄膜和骨架构结,其内部设施少,没有控温设备。现有的普通大棚还有跨距小、棚内面积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包括中柱、支柱、地梁、主框架、副框架、拉绳、种植装置和加热装置;
[0006]所述中柱竖直设置,所述中柱的两侧均竖直设有所述支柱,两个所述支柱相对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柱远离所述中柱的一侧均竖直设有所述地梁,两个所述地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中柱顶面和所述支柱顶面之间固定设有所述主框架,所述中柱靠近顶面处与所述支柱靠近顶面处之间固定设有所述副框架,所述副框架与所述中柱之间由所述拉绳固定连接;
[0007]所述种植装置包括竖支架、横支架、旋转电机和悬挂架,所述竖支架竖直设置多个,所述横支架固定设于多个所述竖支架顶面,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设于所述横支架底面,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旋转电机沿所述横支架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一个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架;
[0008]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机,所述加热机竖直设置,所述加热机出风口处设有热气流调节门,所述加热机连通热气流烟囱。
[0009]优选的,所述中柱设置多个,多个所述中柱沿大棚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0010]两个所述支柱为一个支柱组,所述支柱组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支柱组沿大棚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0011]两个所述地梁为一个地梁组,所述地梁组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地梁组沿大棚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0012]优选的,所述支柱与所述地梁之间由所述拉绳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主框架与所述副框架均设置多个,多个所述主框架与多个所述副框架沿大棚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0014]优选的,多个所述主框架之间铺设有透明塑料膜,所述透明塑料膜分别固定连接
所述中柱、所述支柱和所述地梁,多个所述中柱、多个所述支柱、多个所述地梁和所述透明塑料膜形成的内部空间为大棚空间。
[0015]优选的,所述种植装置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种植装置设于大棚空间内部,多个所述种植装置沿大棚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0016]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加热装置设于大棚空间内部,多个所述加热装置沿大棚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0017]优选的,所述横支架底面均固定设有多个轴承座,多个所述轴承座沿所述横支架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0018]所述旋转杆贯穿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轴承座活动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悬挂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悬挂架沿所述旋转杆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所述悬挂架内固定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种植槽沿所述横支架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0020]优选的,多个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所述种植槽组成一个种植槽组,所述种植槽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种植槽组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实施方式中的大棚由多个中柱、多个支柱、多个地梁、主框架、副框架和透明塑料膜组成,结构稳定,且跨距大,可以适应规模种植需求;
[0023]2、设置的旋转电机、旋转杆、悬挂架和种植槽,在旋转电机转动时带动旋转杆转动,固定在旋转杆上的悬挂架就会升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大棚空间,达到创收的目的,也可以方便采收;
[0024]3、设置的加热装置中的加热机可以为大棚内部提供充足的热气流,并且热气流的大小可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中柱、支柱、地梁、主框架和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中的种植装置的正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中种植装置的侧面立体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中的加热装置的正视图。
[0029]图中:1、中柱;2、支柱;3、地梁;4、主框架;41、副框架;5、拉绳;6、种植装置;61、竖支架;62、横支架;63、旋转电机;631、旋转杆;632、轴承座;64、悬挂架;641、种植槽;7、加热装置;71、加热机;72、热气流调节门;73、热气流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包括中柱1、支柱2、地梁3、主框架4、副框架41、拉绳5、种植装置6和加热装置7;
[0032]中柱1竖直设置,中柱1的两侧均竖直设有支柱2,两个支柱2相对间隔设置,两个支
柱2远离中柱1的一侧均竖直设有地梁3,两个地梁3相对间隔设置,中柱1顶面和支柱2顶面之间固定设有主框架4,中柱1靠近顶面处与支柱2靠近顶面处之间固定设有副框架41,副框架41与中柱1之间由拉绳5固定连接;
[0033]种植装置6包括竖支架61、横支架62、旋转电机63和悬挂架64,竖支架61竖直设置多个,横支架62固定设于多个竖支架61顶面,旋转电机63固定设于横支架62底面,旋转电机63设置多个,多个旋转电机63沿横支架62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旋转电机63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一个旋转杆631,旋转杆631上固定连接悬挂架64;
[0034]加热装置7包括加热机71,加热机71竖直设置,加热机71出风口处设有热气流调节门72,加热机71连通热气流烟囱73。
[0035]在本实施方式中,大棚的布置为南北纵向,中柱1起到支撑整个大棚的作用;支柱2和中柱1的顶端的主框架4上铺设透明塑料膜,中柱1和支柱2靠近顶面的副框架41和拉绳5起到稳定整个大棚的作用,地梁3可以使支柱2受力均匀,也起到让透明塑料膜连接水平面,起到密封的作用,可以让大棚内的热气流不易流失,保温效果好;种植装置6中的旋转电机63旋转带动旋转杆631旋转,从而悬挂架64可以升降,达到充分利用空间的作用;加热装置7中的加热机71可以为大棚提供热气流。
[0036]进一步,中柱1设置多个,多个中柱1沿大棚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柱(1)、支柱(2)、地梁(3)、主框架(4)、副框架(41)、拉绳(5)、种植装置(6)和加热装置(7);所述中柱(1)竖直设置,所述中柱(1)的两侧均竖直设有所述支柱(2),两个所述支柱(2)相对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柱(2)远离所述中柱(1)的一侧均竖直设有所述地梁(3),两个所述地梁(3)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中柱(1)顶面和所述支柱(2)顶面之间固定设有所述主框架(4),所述中柱(1)靠近顶面处与所述支柱(2)靠近顶面处之间固定设有所述副框架(41),所述副框架(41)与所述中柱(1)之间由所述拉绳(5)固定连接;所述种植装置(6)包括竖支架(61)、横支架(62)、旋转电机(63)和悬挂架(64),所述竖支架(61)竖直设置多个,所述横支架(62)固定设于多个所述竖支架(61)顶面,所述旋转电机(63)固定设于所述横支架(62)底面,所述旋转电机(63)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旋转电机(63)沿所述横支架(62)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所述旋转电机(63)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一个旋转杆(631),所述旋转杆(631)上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架(64);所述加热装置(7)包括加热机(71),所述加热机(71)竖直设置,所述加热机(71)出风口处设有热气流调节门(72),所述加热机(71)连通热气流烟囱(7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柱(1)设置多个,多个所述中柱(1)沿大棚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两个所述支柱(2)为一个支柱组,所述支柱组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支柱组沿大棚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两个所述地梁(3)为一个地梁组,所述地梁组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地梁组沿大棚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禾温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