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面长度可调节的抄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55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抄版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台面长度可调节的抄版机,包括图像采集机构、前后两个基础平台、升降装置、安装在升降装置上的附加平台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基础平台具有第一台面,附加平台具有第二台面;两个第一台面高度一致且拼接组成一个整体,附加平台位于基础平台下方;基础平台能够沿第一导轨移动,升降装置能够带动附加平台沿上下方向移动。推动至少一个基础平台沿第一导轨移动,在附加平台的正上方留出空间,然后启动升降装置推动附加平台上升,直到附件平台上的第二台面上升至与两个第一台面平齐,这样两个第一台面和一个附件台面就组成一个加长的工作台面以满足较长物料的铺设。一个加长的工作台面以满足较长物料的铺设。一个加长的工作台面以满足较长物料的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台面长度可调节的抄版机


[0001]本技术涉及抄版机
,具体涉及一种台面长度可调节的抄版机。

技术介绍

[0002]抄版机又叫“全幅图像数字化采集仪”,它能够扫描处理大幅面的物料,并将图像数据矢量化,即将实体物料的边缘轮廓线条变成电子化的线条文件(如CAD格式),目前随着抄版机逐渐被推广应用,大幅物料可以通过大型抄版机扫描后保存到电脑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抄版机的工作平台一般是固定结构,其长度无法调节,当被扫描物料的长度超出工作平台的长度时,就无法将该物料整个放置在工作台上,这样抄版机机不能对该物料进行全幅扫描,所以这种抄版机对不同长度物料的兼容性不高。一旦厂商因设备成本的问题仅购置一种规格的抄版机,则对部分长度较长的物料就不能进行全幅扫描。针对上述问题,有现有技术公开了工作平台能够加长的抄版机,如申请号为201720041231.6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带伸缩平台的抄版机,包括固定平台、图像采集机构,所述固定平台呈矩形体且设于多个支撑腿上,在所述固定平台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第一滑轨,所述图像采集机构的左右两端连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立臂,立臂上安装有与一对第一滑轨配合的一对第一滑块,所述固定平台内部的中空腔体内设有一伸缩平台,所述伸缩平台可沿与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所述伸缩平台的位于固定平台内侧的一端设有缓冲垫。该专利的工作台面设有一抽屉式的伸缩平台,当物料较长时,可以将设于固定平台内的伸缩平台抽出,延长了工作台面的长度,利于摆放物料;当不需要时,将伸缩平台推入固定平台内侧,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该专利通过上述方式有效提高了抄版机对物料长度的兼容性,在使用时固定平台的上表面和伸缩平台的上表面都是供物料放置的工作台面,物料通常是平铺在工作台面上的,但伸缩平台从固定平台的中空内腔中移出,显然伸缩平台的工作台面低于固定平台的工作台面,导致伸缩平台的工作台面与固定平台的工作台面的衔接处存在不平整的情况,这就使得物料铺设在工作台面上后在伸缩平台和固定平台衔接的地方存在曲折,物料整体不完全平整,从而影响扫描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对上述技术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台面长度可调节的抄版机,包括图像采集机构、前后两个基础平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的附加平台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基础平台具有朝向上方且呈平铺状的第一台面,所述附加平台具有朝向上方且呈平铺状的第二台面;两个所述基础平台相互抵靠,两个所述第一台面高度一致且拼接组成一个整体,所述附加平台位于所述基础平台下方;所述基础平台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带动所述附加平台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图像采集机构位于所述基础平台上方并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000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两个所述基础平台相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台面上用于
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台面拼接的边缘为沿左右横向延伸的长直边缘,所述第二台面的前后两侧边缘也为沿左右横向延伸的长直边缘。
[000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在前后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台面的边缘拼接处与所述第二台面的前侧边缘之间的间距以及与所述第二台面的后侧边缘之间的间距一致。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附加平台与两个所述基础平台之间皆设置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一端安装有第一转动连接部而另一端部安装有第二转动连接部,两个所述传动件前后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低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一个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连接所述附加平台而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连接位于前方的所述基础平台,另一个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连接所述附加平台而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连接位于后方的所述基础平台;当所述第二台面上升至与所述第一台面平齐时,位于前方的所述基础平台朝前移动的距离和位于后方的所述基础平台朝后移动的距离皆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台面前后两侧边缘间距的一半。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基础平台上朝向另一个所述基础平台的一侧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台面下方的避让空间,前后两个所述避让空间前后对称并形成一个整体。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基础平台上朝向另一个所述基础平台的侧壁为朝向所述附加平台的倾斜避让平面,前后两个所述倾斜避让平面拼成一个倒V形结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台面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台面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附加平台上设置有多个高度不同的供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安装的第二安装座,所述基础平台上设置有多个高度不同的供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安装的第一安装座。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还包括透明软垫铺设装置,所述透明软垫铺设装置包括固定在任一所述基础平台上的收放盘、绕卷在所述收放盘上的透明软垫以及固定在另一个所述基础平台上的压板,所述收放盘和所述压板皆位于各自所在的所述基础平台上远离另一个所述基础平台的一侧边缘处,所述透明软垫从所述收放盘拉出并铺在两个所述第一台面上,所述压板将所述透明软垫的末端压在所述第一台面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透明软垫铺设装置还包括限高板,所述限高板固定在安装有所述收放盘的所述基础平台上靠近所述收放盘的一侧边缘处,并且所述限高板将所述透明软垫压在所述第一台面上。
[0013]有益效果:
[0014]当物料的长度超出两个第一台面所组成整体的长度时,推动至少一个基础平台沿第一导轨移动,在附加平台的正上方留出空间,然后启动升降装置推动附加平台上升,直到附件平台上的第二台面上升至与两个第一台面平齐,这样两个第一台面和一个附件台面就组成一个加长的工作台面以满足较长物料的铺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台面长度可调节的抄版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第一台面与两个第二台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7]图3为传动件和避让空间的示意图;
[0018]图4为第一转动连接部与第一安装座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0019]图5为透明软垫铺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基础平台,11、第一台面,12、避让空间,13、倾斜避让斜面,2、附加平台,21、第二台面,3、升降装置,4、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6、图像采集机构,71、第一转动连接部,72、第二转动连接部,73、传动件,81、第一安装座,82、第二安装座,9、透明软垫铺设装置,91、收放盘,92、透明软垫,93、压板,94、限高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2]图1示出本技术一种台面长度可调节的抄版机,包括图像采集机构6、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面长度可调节的抄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机构(6)、前后两个基础平台(1)、升降装置(3)、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3)上的附加平台(2)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所述基础平台(1)具有朝向上方且呈平铺状的第一台面(11),所述附加平台(2)具有朝向上方且呈平铺状的第二台面(21);两个所述基础平台(1)相互抵靠,两个所述第一台面(11)高度一致且拼接组成一个整体,所述附加平台(2)位于所述基础平台(1)下方;所述基础平台(1)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4)移动,所述升降装置(3)能够带动所述附加平台(2)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图像采集机构(6)位于所述基础平台(1)上方并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5)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面长度可调节的抄版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础平台(1)相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台面(11)上用于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台面(11)拼接的边缘为沿左右横向延伸的长直边缘,所述第二台面(21)的前后两侧边缘也为沿左右横向延伸的长直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台面长度可调节的抄版机,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台面(11)的边缘拼接处与所述第二台面(21)的前侧边缘之间的间距以及与所述第二台面(21)的后侧边缘之间的间距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台面长度可调节的抄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平台(2)与两个所述基础平台(1)之间皆设置有传动件(73),所述传动件(73)一端安装有第一转动连接部(71)而另一端部安装有第二转动连接部(72),两个所述传动件(73)前后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72)低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71),一个所述传动件(73)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72)连接所述附加平台(2)而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71)连接位于前方的所述基础平台(1),另一个所述传动件(73)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72)连接所述附加平台(2)而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71)连接位于后方的所述基础平台(1);当所述第二台面(21)上升至与所述第一台面(11)平齐时,位于前方的所述基础平台(1)朝前移动的距离和位于后方的所述基础平台(1)朝后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海鸣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县宇航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