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48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六轴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均活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底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减振结构,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减振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功能块,所述功能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铰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铰接有功能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机,通过启动电机从而可以带动驱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底座整体进行移动,而且可以推动前轮转动向前移动,通过在前轮的顶部设有减振杆和一号弹簧从而可以加强前轮的减振效果,当机器人在路面遇到颠簸会更平稳的度过。机器人在路面遇到颠簸会更平稳的度过。机器人在路面遇到颠簸会更平稳的度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六轴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尤其涉及六轴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见于隋炀帝命工匠按照柳抃形象所营造的木偶机器人,施有机关,有坐、起、拜、伏等能力,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
[0003]现有市场上的六轴机器人种类繁多,但是现有的六轴机器人还存在着不便于移动和停止,不便于调节六轴机器人的位置,且在移动过程中不具备减振的功能,导致六轴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倾翻,为此,我们提出来六轴机器人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六轴机器人,其通过设置电机,通过启动电机从而可以带动驱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底座整体进行移动,而且可以推动前轮转动向前移动,通过在前轮的顶部设有减振杆和一号弹簧从而可以加强前轮的减振效果,当机器人在路面遇到颠簸会更平稳的度过,然后通过设置限位块和横块从而对减震杆进行限位,从而达到整体前面的减振效果,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在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铰接安装的支撑杆从而可以使整体更加平稳,且通过在减振杆与底座之间设有拉簧从而增加减振杆的灵活性,在遇到颠簸时通过设有三号弹簧可以减轻左右的晃动,从而进行减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六轴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均活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底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减振结构,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减振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功能块,所述功能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铰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铰接有功能杆,所述功能杆的外表面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
[0007]优选地,所述减振结构包括位于底座底部的减振杆,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减振块,所述减振块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一号弹簧,所述减振块的内部位于减振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横杆,所述固定块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横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杆,两个所述缓冲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三号弹簧,四个所述三号弹簧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横杆。
[0008]优选地,所述放置板的后侧设置有挡板,且放置板与挡板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柱的顶部与横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中心点与横杆的中心点均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0010]优选地,四个所述缓冲横杆分别与支撑杆铰接,四个所述缓冲横杆均延伸至底座的外表面。
[0011]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通口,且通口的内壁均与缓冲横杆的外表面相适配。
[0012]优选地,两个所述减振杆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前轮,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均与减振杆外表面相适配的通孔。
[0013]优选地,两个所述减振块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横块,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驱动轮固定连接的电机,四个所述支撑杆与底座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拉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通过设置电机,通过启动电机从而可以带动驱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底座整体进行移动,而且可以推动前轮转动向前移动,通过在前轮的顶部设有减振杆和一号弹簧从而可以加强前轮的减振效果,当机器人在路面遇到颠簸会更平稳的度过,然后通过设置限位块和横块从而对减震杆进行限位,从而达到整体前面的减振效果;
[0016]2、通过设置减振杆,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在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铰接安装的支撑杆从而可以使整体更加平稳,且通过在减振杆与底座之间设有拉簧从而增加减振杆的灵活性,在遇到颠簸时通过设有三号弹簧可以减轻左右的晃动,从而进行减振,通过设有二号弹簧可以减轻减振杆的上下颠簸,从而再次增加减振和缓冲的效果,防止机器人倾倒和晃动,通过以上几种结构可以达到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六轴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六轴机器人减振结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六轴机器人减振结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六轴机器人减振结构横杆俯视图。
[0021]图中:1底座、2驱动轮、3减振结构、301减振杆、302减振块、303一号弹簧、304限位块、305固定块、306横杆、307二号弹簧、308连接柱、309缓冲杆、310三号弹簧、311缓冲横杆、4支撑杆、5减振轮、6功能块、7固定盘、8竖杆、9活动杆、10功能杆、11连接杆、12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六轴机器人,包括底座1,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驱动轮2,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减振结构3,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杆4,四个支撑杆4的底部均安装有减振轮5,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功能块6,功能块6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盘7,固定盘7的顶部安装有竖杆8,竖杆8的顶部铰接有活动杆9,活动杆9的外表面铰接有功能杆10,功能杆10的外表面铰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块12。
[0024]在图3中,为了实现通过连接柱308达到对横杆306和支撑杆4进行减振缓冲的效果,就将连接柱308的顶部与横杆306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将连接柱308与横杆306固定连
接从而可以达到对支撑杆4的减振和缓冲能力。
[0025]在图3中,为了实现横杆311对支撑杆4可以起到减振和缓冲的效果,故而将四个缓冲横杆311分别与支撑杆4铰接,通过将支撑杆4与横杆311铰接从而可以达到通过横杆311对支撑杆4减振缓冲的效果。
[0026]在图3中,为了实现缓冲横杆311可以延伸至底座1的外表面,所以在底座1的左右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通口,通过在底座1的左右两侧外表面开设有通口从而达到将缓冲横杆311延伸至底座1外表面的效果。
[0027]在图2中,为了实现减振杆301具有更好的平稳和减振效果,进而在两个减振杆301的底部均安装有前轮,通过在减振杆301的底部安装有前轮从而可以通过前轮进行移动增加减振效果。
[0028]在图2中,为了实现减振杆301在缓冲过程中可以被限位块304所限位,故而在两个减振块302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安装有横块,通过设置横块从而可以对限位块304进行限位的效果。
[0029]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六轴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活动安装有驱动轮(2),所述底座(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减振结构(3),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杆(4),四个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减振轮(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功能块(6),所述功能块(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盘(7),所述固定盘(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8),所述竖杆(8)的顶部铰接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的外表面铰接有功能杆(10),所述功能杆(10)的外表面铰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3)包括位于底座(1)底部的减振杆(301),所述底座(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减振块(302),所述减振块(302)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一号弹簧(303),所述减振块(302)的内部位于减振杆(3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04),所述底座(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05),所述固定块(305)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横杆(306),所述固定块(305)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二号弹簧(307),所述二号弹簧(30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佳伟陶在新王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川谷汇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