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反向乘客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134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反向乘客识别系统,识别系统包括服务器,还包括采集模块、调整模块、评估模块、预测模块,服务器分别与采集模块、调整模块、评估模块和预测模块连接;采集模块用于对乘客的人流量进行检测,以实现对乘客数量的采集;调整模块用于对采集模块的角度进行调整,以实现对多个角度的乘客流量进行检测;评估模块基于采集模块的数据,对反向乘客进行评估,并配合预测模块进行反向客流的预测;预测模块根据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对反向的乘客流量进行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评估模块与预测模块相互配合,提升对乘客出行的评估和预测能力,使得整个系统的智能程度能极大的提升。提升。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反向乘客识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出行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反向乘客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乘坐地铁出行,从而造成部分地铁线路严重拥挤。为了解决地铁拥挤的问题,人们开始关注引导乘客远离拥挤线路(即客流控制)的策略。
[0003]如CN111582750B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反向乘客识别及乘车班次确定方法及系统,随着乘客需求的增加,大量乘客因高度拥挤无法登上第一列到达的列车,部分乘客选择反向出行,以获得座位或避免拥挤。所谓反向出行,是指先乘坐反方向的地铁列车到达反向车站,再在反向车站乘坐正常方向的列车到达目的地的行为;正向出行则是不采取反向出行策略,直接乘坐驶向目的地列车的行为。然而,目前的轨道交通配流方法只考虑正向出行的乘客,忽略了反向出行的乘客,不能为高峰限流和运力资源配置提供精准、合理的依据。
[0004]另一种典型的如CN113442971A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乘客流量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正常情况下,城市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反向乘客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集模块、调整模块、评估模块、预测模块,所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采集模块、所述调整模块、所述评估模块和所述预测模块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对乘客的人流量进行检测,以实现对所述乘客数量的采集;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对所述采集模块的角度进行调整,以实现对多个角度的乘客流量进行检测;所述评估模块基于所述采集模块的数据,对反向乘客进行评估,并配合所述预测模块进行反向客流的预测;所述预测模块根据所述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对反向的乘客流量进行预测;所述采集模块包括采集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对轨道交通的候车区域的乘客流量进行采集;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采集单元所采集的视频数据;所述采集单元包括采集探头、以及一组支撑杆,一组所述支撑杆用于对所述采集探头进行支撑;所述采集探头用于对轨道交通的候车区域的乘客图像进行采集,以对进入所述候车区域的人流量进行识别;所述评估模块包括评估单元和提示单元,所述评估单元根据所述采集单元的数据进行评估,以对反向乘客进行评估;所述提示单元根据所述评估单元的评估结果向监控者进行提示;所述评估单元根据所述采集探头的视频数据,并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进入采集范围中的乘客数量R;其中,根据进入站台所述乘客数量R,若超过最大拥挤监控阈值后,计算上下行方向的不均衡指数F(R),不均衡指数F(R)根据下式进行计算:式中,Ψ为最大拥挤监控阈值,其值与滞留站台现场的人数有关;R
+
为车辆正向运行方向的断面满载率;R

为车辆反向运行方向的断面满载率;若不少于最大拥挤监控阈值,则根据下式计算反向乘客移动指数Reverse
t
:Reverse
t
=α
·
Time1+β
·
Time2+γ
·
Time3式中,Time1为在车时间;Time2为候车时间,Time3为反向换乘时间;α为所述在车时间调整系数,其值与车辆运行图有关;β为所述候车时间调整系数,其值与当前时间与发车时间的差值大小有关;γ为换乘时间调整系数,其值与站点换乘所需行走距离有关;其中,在车时间Time1在车时间根据下式进行确定:Time1=t1+t2式中,t1为车辆启停缓冲时间;t2为纯运行时间;t1=(N
t

1)
×
t0式中,N
t
为乘客反向越乘的车站数;t0为车辆启停附加时间;
式中,t
x
为乘客在换乘区域的运行时间;N
t
为乘客反向越乘的车站数;t0为车辆启停附加时间;所述反向换乘时间Time3根据下式进行计算:式中,t
stop
为停站时间;n乘客换乘次数;λ为换乘时间惩罚系数,其值与乘客的步行速度有关;τ换乘次数惩罚系数,其值与发车时间间隔有关;n
i
为乘客第i次反向换乘的换乘总次数;T
i,walk
为第i次换乘时行走时间;T
i,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樱卢俊文朱顺痣吴克寿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