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仓内环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121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粮仓储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粮仓内环流系统,其包括:仓体,仓体的顶壁和侧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每个通风口内设有用于启闭通风口的启闭器;制冷气装置,制冷气装置通过多根管道分别连通于多个通风口外侧;多个分别设置于仓体内各指定位置的测温装置;处理模块,包括:外部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天的仓体外部的预计温度曲线;模糊温度生成单元,用于基于该预计温度曲线生成模糊温度区域;装置温度变化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该模糊温度区域下的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策略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生成当天的通风策略;策略执行单元。本申请具有降低系统夏季能耗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粮仓内环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粮仓储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粮仓内环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集成于智能化粮库系统中,在气密性良好的储粮仓房内,冬季利用自然冷源降低粮温蓄冷。夏季系统自动开启环流风机,将粮堆内部的冷空气从通风管道抽出,送到仓内空间,降低仓温和表层粮温,均衡各层间粮温,实现常年低温、准低温或控温储粮;然而目前的环流系统夏季能耗较高,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降低系统夏季能耗,本申请提供一种粮仓内环流系统。
[0004]本申请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粮仓内环流系统,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顶壁和侧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内设有用于启闭通风口的启闭器;制冷气装置,制冷气装置设置在仓体外部,所述制冷气装置通过多根管道分别连通于多个通风口外侧;多个分别设置于仓体内各指定位置的测温装置;处理模块,包括:外部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天的仓体外部的预计温度曲线;模糊温度生成单元,用于基于该预计温度曲线生成模糊温度区域;装置温度变化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该模糊温度区域下的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策略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生成当天的通风策略,所述通风策略包括一天内各时间段内多个通风口的启闭状态,以及各时间段内制冷气装置的制冷强度;策略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风策略控制多个启闭器动作以启闭多个通风口。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仓体的顶部和侧壁开设多个通风口,然后制冷气装置通过多根管道连通于各通风口外侧,从而实现不同的气流从仓体不同的位置扩散出,进而在仓体内形成各种气流方向,通过气流的叠加或抵消,从而实现给仓体内不同位置进行不均等降温;通过多个测温装置分别设置在仓体的各处,对仓体各处的温度进行检测,可以是安装于仓体地面、中部以及仓体内粮食堆内等位置,每日外部温度获取单元获取当天的仓体外部的预计温度曲线,并且通过模糊温度生成单元得到一个模糊温度区域,然后得到在该模糊温度区域下的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根据当天的仓体外部的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生成当天的通风策略,进而实现针对性较强地对仓体内各处进行相应地降温,相较于各处均通过统一标准来对仓体进行大面积制冷降温,能够降
低系统夏季能耗。
[0006]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于该预计温度曲线生成模糊温度区域,包括:根据预设模糊值确定所述预设温度曲线中的每个时间节点对应的温度域;将所有时间节点对应的温度域集合作为模糊温度区域。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预设模糊值给每个时间节点对应生成一个温度域,并将所有的时间节点的温度域集合作为模糊温度区域,进而能够覆盖一定范围的预计温度曲线,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
[0008]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设模糊值的大小和时间节点的温度值大小负相关。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随着温度值越大,预设模糊值越小,从而在温度较高的节点,允许的误差较小,更为精细化。
[0010]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获取在该模糊温度区域下的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包括:根据模糊温度区域在预设键值表中确认重合率最高的预设模糊温度区域,所述预设键值表中包含有多个预设模糊温度区域,与多个预设模糊温度区域一一对应关联的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样本;将该预设模糊温度区域对应的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样本作为在该模糊温度区域下的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设模糊值作为键值对中的值,通过表格进行预先记录,后续,只需要使用键值对中的键来查找预设模糊值即可,以节省了计算资源,提高了预设模糊值的生成效率。
[0012]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根据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生成当天的通风策略,包括:将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推理,以得到当天的通风策略;所述模型通过以下方式训练得到:对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样本训练集中的每个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样本进行标注处理,以标注出每个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的通风策略,通风策略与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样本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相关联;以及通过经过标注处理的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样本训练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得到模型。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神经网络训练得到的模型对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推理,从而能够较为精确地得到当天的通风策略,且随着样本的增加,训练出来的模型推理更为精确。
[0014]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根管道均通过分配室与制冷气装置相连。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分配室进行统一分配。
[0016]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通风口内均设有调速风机,
所述调速风机用于调节通风口的气流流速。
[0017]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当天的仓体外部的实时温度不在其所对应的时间节点的温度域中时,根根据实时温度和对应的时间节点的温度值的差值,以及当天的通风策略中该时间节点对应的子通风策略生成各通风口内的调速风机的调速计划,所述调速计划包括各调速风机的转向。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当天的仓体外部的实时温度不在其所对应的时间节点的温度域中时,根据实时温度和对应的时间节点的温度值的差值,以及当天的通风策略中该时间节点对应的子通风策略,生成各通风口内的调速风机的调速计划,进而实现流速加快或减缓的效果。
[0019]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配室具有外接口,所述分配室通过所述外接口以与外界相通,所述分配室具有用于控制所述外接口启闭的启闭装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季节为冬季时,能够打开外接口,通过外界的冷气流对仓体内进行降温。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仓体的顶部和侧壁开设多个通风口,然后制冷气装置通过多根管道连通于各通风口外侧,从而实现不同的气流从仓体不同的位置扩散出,进而在仓体内形成各种气流方向,通过气流的叠加或抵消,从而实现给仓体内不同位置进行不均等降温;通过多个测温装置分别设置在仓体的各处,对仓体各处的温度进行检测,可以是安装于仓体地面、中部以及仓体内粮食堆内等位置,每日外部温度获取单元获取当天的仓体外部的预计温度曲线,并且通过模糊温度生成单元得到一个模糊温度区域,然后得到在该模糊温度区域下的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根据当天的仓体外部的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生成当天的通风策略,进而实现针对性较强地对仓体内各处进行相应地降温,相较于各处均通过统一标准来对仓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粮仓内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顶壁和侧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内设有用于启闭通风口的启闭器;制冷气装置,制冷气装置设置在仓体外部,所述制冷气装置通过多根管道分别连通于多个通风口外侧;多个分别设置于仓体内各指定位置的测温装置;处理模块,包括:外部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天的仓体外部的预计温度曲线;模糊温度生成单元,用于基于该预计温度曲线生成模糊温度区域;装置温度变化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该模糊温度区域下的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策略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计温度曲线以及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生成当天的通风策略,所述通风策略包括一天内各时间段内多个通风口的启闭状态,以及各时间段内制冷气装置的制冷强度;策略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风策略控制多个启闭器动作以启闭多个通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仓内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该预计温度曲线生成模糊温度区域,包括:根据预设模糊值确定所述预设温度曲线中的每个时间节点对应的温度域;将所有时间节点对应的温度域集合作为模糊温度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粮仓内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糊值的大小和时间节点的温度值大小负相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粮仓内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在该模糊温度区域下的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包括:根据模糊温度区域在预设键值表中确认重合率最高的预设模糊温度区域,所述预设键值表中包含有多个预设模糊温度区域,与多个预设模糊温度区域一一对应关联的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样本;将该预设模糊温度区域对应的多个测温装置的温度变化曲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良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