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车用变截面车架及与其匹配的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1123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种车用变截面车架及与其匹配的悬架系统,所述变截面车架适用于五桥车辆,其中左右纵梁均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连接的前段梁、变高过渡梁以及后段梁;其中,一桥位于前段梁上,二桥位于变高过渡梁上,三、四、五桥均位于后段梁上;所述悬架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一、二桥处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结构以及分别设置在三、四、五桥处的整体式悬架结构。所述变截面车架降低了整车的重心,改善了整车的行驶平顺性,提高了整车利用率;所述悬架系统中前悬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结构,后悬采用整体式悬架结构,这种匹配结构很好地适应了变截面结构的车架,大大提升了整车的通过性、行驶稳定性及整车承载能力,满足了上装异形及用户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车用变截面车架及与其匹配的悬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特种车
,具体涉及一种特种车用变截面车架及与其匹配的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多轴特种车辆具有行驶路况复杂恶劣,载重量较大的特点,因此,对整车平顺性和承载能力要求较高;而车架及悬架系统作为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平顺性和承载能够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特种车用车架多为规则的通用型车架,通用型车架在满足承载力的前提下,显得笨重,而且重心过高,整车行驶稳定性差。
[0003]现有车辆常用的悬架形式包括平顺性较好的独立悬架以及结构简单且承载能力较大的非独立悬架。其中,独立悬架各个轮胎接地性良好,并且可以有效的保证轮胎的抓地力,但是其成本较高,结构复杂;非独立悬架系统整车承载力较大,通过性高,但是其舒适性及操作稳定性相对较差。现有车辆中各桥均采用结构相同的独立悬架或非独立悬架来匹配规则的车架,针对变截面结构的车架及整车高度要求,单一的独立悬架承载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整车高承载要求,而采用单一的非独立悬架整车离地间隙高,又无法解决前悬空间受限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车用变截面车架,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以及连接在左右纵梁之间的多根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均采用三段式变截面结构,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连接的前段梁、变高过渡梁以及后段梁,所述前段梁的高度低于后段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车为五桥车辆,包括一桥、二桥、三桥、四桥、五桥,一桥位于前段梁上,二桥位于变高过渡梁上,三、四、五桥均位于后段梁上。3.一种与权利要求2所述变截面车架相匹配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一、二桥处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结构以及分别设置在三、四、五桥处的整体式悬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结构包括第一减振元件及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上横臂、下横臂以及连接在上横臂与下横臂之间的摆臂支架,所述上横臂、下横臂的一端分别通过球铰链与设置在轮边的转向节壳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摆臂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减振元件的上端与车架固定连接,下端与下横臂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包括与车架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座,以及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下方的第一缓冲垫。6.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东方杨立荣巩丽琴周桂凤程锐孙启甲贺帅张庆玲于庆芬王倩倩高旋郑龙月严玉红彭秉洲李川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