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1108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将化合物(1)进行加氢甲酰化反应,制备化合物(2);将所述化合物(2)进行临氢氨化反应,制备式(3)所示二胺化合物。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过程工艺条件易控,安全环保,可制备异氟尔酮二胺,有利于异氟尔酮二胺的大规模生产。有利于异氟尔酮二胺的大规模生产。有利于异氟尔酮二胺的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合成
,特别涉及一种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异氟尔酮二胺,简称IPDA,是一种脂环族二胺,IPDA可与水、醇类、酯类、醚类、脂肪烃、芳香烃和卤化烃等物质在室温下以任何比例混合,主要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可在室温条件下与环氧树脂反应使其发生固化,可将其作为涂料、浇铸树脂和浇注密封胶的固化剂,固化产品会表现出较高的硬度,此外还具有良好的颜色稳定性和耐化学品性。同时,IPDA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与羧酸、碳酰氯、醛类、酮类和环氧类物质反应,从而可以用于制备各类树脂或其他重要有机化合物。
[0003]传统技术中制备异氟尔酮二胺的方法主要包括:(1)由异氟尔酮和氢氰酸制备异氟尔酮腈,然后将异氟尔酮腈制成异氟尔酮二胺;(2)由异氟尔酮与硝基甲烷反应后再还原氢化,制得异氟尔酮二胺。其中,氢氰酸是剧毒物质,在实际生产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而硝基甲烷具有爆炸性,属于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在实际生产中也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传统的制备异氟尔酮二胺的方法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利于大规模生产的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二胺化合物。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将化合物(1)进行加氢甲酰化反应,制备化合物(2);
[0007]将所述化合物(2)进行临氢氨化反应,制备式(3)所示二胺化合物;
[0008]所述化合物(1)、所述化合物(2)和所述式(3)所示二胺化合物的结构如下所示:
[0009][0010]其中,R每次出现,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烃基,且所述R与所述化合物(1)中的饱和成环碳原子连接;
[0011]n取0~6任意整数。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合物(1)的结构如式(1

1)所示:
[0013]和/或
[0014]R每次出现,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5的烷烃基。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R每次出现,均选自甲基。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氢甲酰化反应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0017]将所述化合物(2)与合成气混合进行所述加氢甲酰化反应;
[0018]所述合成气包括H2和CO,所述H2和所述CO的体积比为(0.8~4.0):1。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合物(2)的摩尔数与所述H2和所述CO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05~7):1;和/或
[0020]在所述混合的过程中,所述化合物(1)的体积空速为0.02h
‑1~7h
‑1,所述合成气的体积空速为500h
‑1~8000h
‑1。
[00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氢甲酰化反应的温度为120℃~270℃,压力为0.5MPa~10.0MPa;和/或
[0022]所述加氢甲酰化反应在固体多相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
[00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体多相催化剂含有金属组分和有机配体聚合物;所述有机配体聚合物的单体选自BINAPHOS、Bisdiazaphos和Kelliphite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组分选自Rh、Co、Ir和Ru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临氢氨化反应为临氢氨化反应,所述临氢氨化反应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0025]将所述化合物(2)、氨和氢气混合进行所述临氢氨化反应;
[0026]所述化合物(2)与所述氨的摩尔数之比为1:(1~50)。
[002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临氢氨化反应的温度为120℃~330℃,压力为2MPa~50MPa,时间为4h~48h;和/或
[0028]所述临氢氨化反应在胺化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
[002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胺化催化剂选自骨架镍、骨架钴、骨架铜、负载钯、负载铂及负载钌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1]上述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先将化合物(1)进行加氢甲酰化反应,制备化合物(2),然后将化合物(2)进行临氢氨化反应,制备式(3)所示二胺化合物,反应过程无需加入氢氰酸等剧毒物质或硝基甲烷等爆炸性物质,在较温和、安全的工艺条件下即可制备得到式(3)所示二胺化合物,工艺简单,制备过程工艺条件易控,安全环保,有利于二胺化合物的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中间体化合物2的核磁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5]本专利技术中,取代基相连的单键贯穿相应的环,表述该取代基可与环的任选位置连接,例如中R与环己烷环的任一可取代位点相连。
[0036]本专利技术中“烷烃基”指的是烷烃失去一个氢后形成的基团,例如甲烷失去一个氢后形成甲基。
[0037]本专利技术中“成环碳原子”是指用于连接成环状化合物的碳原子,换言之,是指形成环状骨架的碳原子,例如中,形成环己基环状骨架的碳原子才是成环碳原子,而R中的碳原子不是成碳原子。“饱和碳原子”是指具有四个单键的碳原子,例如一个碳原子有双键,三键,那么就是不饱和碳原子,如中,形成双键的碳原子就不是饱和碳原子,其他是饱和碳原子。
[0038]同理,“饱和成环碳原子”是指既用于连接成环状化合物、且具有四个单键的碳原子,如中,除形成双键的碳原子及R中的碳原子外,其余的碳原子是饱和成环碳原子。
[0039]术语“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烃基”是指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形成的基团,包括直链或支链烷烃。其中“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烃”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烷、乙烷、正丙烷、正丁烷、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和正辛烷等,由此,形成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烃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和正辛基等。
[0040]正如上述
技术介绍
所述,传统的制备异氟尔酮二胺的方法或多或少均存在安全隐患,基于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异氟尔酮二胺的大规模生产。基于此,本申请技术人员对提出对上述合成路线进行改进,以获得能在较温和安全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合成路线,在经过大量探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化合物(1)进行加氢甲酰化反应,制备化合物(2);将所述化合物(2)进行临氢氨化反应,制备式(3)所示二胺化合物;所述化合物(1)、所述化合物(2)和所述式(3)所示二胺化合物的结构如下所示:其中,R每次出现,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烃基,且所述R与所述化合物(1)中的饱和成环碳原子连接;n取0~6任意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1)的结构如式(1

1)所示:和/或R每次出现,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5的烷烃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每次出现,均选自甲基。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甲酰化反应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化合物(2)与合成气混合进行所述加氢甲酰化反应;所述合成气包括H2和CO,所述H2和所述CO的体积比为(0.8~4.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2)的摩尔数与所述H2和所述CO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05~7):1;和/或在所述混合的过程中,所述化合物(1)的体积空速为0.02h
‑1~7h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露于宗仟谢坚韧张小兵张峻维李喜田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昌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