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轮超转平衡组合芯轴及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723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叶轮超转平衡组合芯轴,包括:芯轴本体、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芯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用于与叶轮内孔过渡配合连接,第一限位部与第二连接面连接后与叶轮第一端面连接;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相对设置在第一连接面的两侧并与第一连接面的端部连接;叶轮第二端面与第二限位部相抵后与第二限位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芯轴本体与叶轮内孔过渡配合连接的基础上,将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连接在芯轴本体与叶轮内孔装配后的两端,用于限定芯轴本体与叶轮内孔之间相对转动或者轴向移动,在满足芯轴本体与叶轮内孔装配工艺的前提下,简化了芯轴本体的加工工艺和安装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轮超转平衡组合芯轴及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特别涉及一种叶轮超转平衡组合芯轴及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叶轮内孔锥度通常为1:50,叶轮超转转速可高达40000r/min,在压缩机装配过程中,为了满足叶轮平衡的精度要求以及实现叶轮超转试验的装配要求,需要保证叶轮内孔与组合的芯轴为过盈配合进行装配,也就是叶轮内孔的孔径应小于芯轴的轴径。
[0003]这样的装配要求需要采用液压拆装工具进行叶轮与组合的芯轴的装拆,因此,在组合的芯轴上需布置油孔和油线,拆装工具中连接高、低压油泵,叶轮与组合的芯轴初步装配后,高压油泵开始工作。利用高压油的作用,胀开叶轮的内孔,使叶轮内孔与组合的芯轴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后,启动低压油泵,低压油泵推动拆装工具中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带动叶轮向前滑动,实现叶轮与组合的芯轴过盈配合。
[0004]这样的装配方法会导致组合的芯轴加工工序复杂,并且叶轮与组合芯轴的安装过程繁琐,需要额外的高压泵与低压泵等液压拆装装置,造成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叶轮超转平衡组合芯轴及泵设备,在满足芯轴本体与叶轮内孔安装工艺的前提下,简化了芯轴本体的加工工艺和安装工艺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6]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轮超转平衡组合芯轴,包括:芯轴本体、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0008]所述芯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用于与叶轮内孔过渡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后与叶轮第一端面连接;
[0009]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端部连接;
[0010]叶轮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后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面为螺纹配合面,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螺纹配合面相适配;
[0012]所述第一限位部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面可拆卸连接后与所述叶轮第一端面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上还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沿着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径向分布在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周围;
[0014]所述叶轮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三螺纹孔;
[0015]第一螺钉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三螺纹孔中。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叶轮第一端面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第一螺钉通过所述垫片与所述叶轮第一端面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配合面一体地形成;所述叶轮第二端面与所述凸台相抵后与所述凸台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沿着所述第一限位部径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周围。
[0019]可选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沿着所述凸台的径向分布;
[0020]所述叶轮第二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五螺纹孔;
[0021]第二螺钉连接于所述第四螺纹孔与所述第五螺纹孔中。
[0022]可选地,所述第四螺纹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螺纹孔靠近所述凸台的边缘并沿着所述凸台的径向均匀分布。
[0023]可选地,所述凸台的外轮廓为不连续圆周形状,所述第四螺纹孔设置于靠近所述不连续圆周形状的边缘。
[002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设备,所述泵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叶轮超转平衡组合芯轴。
[00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6]本技术通过在芯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用于与叶轮内孔过渡配合连接,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配合面配合连接后与叶轮第一端面连接,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相对设置在第一配合面的两侧并与叶轮第二端面连接,在芯轴本体与叶轮内孔过渡配合装配的基础上,在装配后的两端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用于固定芯轴本体与叶轮内孔装配后的相对位置,避免芯轴本体与叶轮内孔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或者轴向移动,达到过盈配合连接的工艺效果,在满足芯轴本体与叶轮内孔装配工艺的同时,简化了芯轴本体的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叶轮超转平衡组合芯轴与叶轮内孔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与叶轮内孔连接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芯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图3中的第二限位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0034]1‑
芯轴本体;11

第一配合面;12

第二配合面;2

第一限位部;21

第一螺纹孔;22

第二螺纹孔;23

防松连接孔;3

第二限位部;31

第四螺纹孔;4

叶轮内孔;5

叶轮第一端
面;51

第三螺纹孔;6

叶轮第二端面;61

第五螺纹孔;7

第一螺钉;8

第二螺钉;9

垫片。
[0035]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8]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超转平衡组合芯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本体(1)、第一限位部(2)和第二限位部(3);所述芯轴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面(11)和第二连接面(12),所述第一连接面(11)用于与叶轮内孔(4)过渡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2)与所述第二连接面(12)连接后与叶轮第一端面(5)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3)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面(11)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面(11)的端部连接;叶轮第二端面(6)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相抵后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超转平衡组合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1),所述第二连接面(12)为螺纹配合面,所述第一螺纹孔(21)与所述螺纹配合面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部(2)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21)与所述第二连接面(12)可拆卸连接后与所述叶轮第一端面(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超转平衡组合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上还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2),所述第二螺纹孔(22)沿着所述第一限位部(2)的径向分布在所述第一螺纹孔(21)的周围;所述叶轮第一端面(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22)相对应的第三螺纹孔(51);第一螺钉(7)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22)和所述第三螺纹孔(51)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轮超转平衡组合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鑫安春华张文艳张帝梁东炜富岩岩白云朱丽庆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