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应力锥结构的110kV复合套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604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应力锥结构的110kV复合套终端,包括底座、导体出线杆和应力锥主体,所述导体出线杆的外侧壁设置有二号圆座,所述应力锥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应力锥底部,所述应力锥底部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圈,所述应力锥底部的内部位于左右侧壁处设置有长块,所述长块的内部设置有弹力片,所述弹力片的一端设置有异形支座,两组所述异形支座的一端与下密封圈的左右两侧相接触;所述应力锥主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上密封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液体进入到应力锥底部,提高了其安全性,防止人员遭受到伤害,还能够对上密封圈进行固定,防止液体流入到应力锥主体的内部,进一步增加了其安全性,其次,能够增加该导体出线杆的安全性,并对其进行保护。对其进行保护。对其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型应力锥结构的110kV复合套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GIS终端
,具体为一种增强型应力锥结构的110kV复合套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保证电力系统在不同使用情况的安全运行,通常在一些较恶劣环境,如高温、严寒、高湿度、高海拔、震荡等环境或特殊行业的产品,均需要进行定制,如铁路上的电力系统,为防止列车过站时的波动对电力系统产生冲击,需要将电缆的屏蔽系统进行隔离,即钢铠和铜屏蔽层进行分开接地,为实现这个目的,通常需要将常规电缆附件下端进行裁剪或使用全绝缘应力锥,以实现电缆附件内外屏蔽层的隔离,应力锥是现有各类电缆GIS终端内部的关键部件,它起着电缆绝缘屏蔽层切断处的电场均匀的作用,这类应力锥,通常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由半导电材料预先经模具成型,下部由绝缘材料经GIS应力锥模具成型。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01752823A的“一种GIS干式电缆终端”,包括本体,在本体内设有电缆,本体的端部设有与电缆线芯连接的出线金具,本体内于电缆的主绝缘与外屏蔽层断口处设有应力锥和锥托,本体内于应力锥的位置处设有用于感知应力锥温度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与通向本体外侧的导线相,由于电缆终端设计为干式结构,故杜绝了产品漏油的隐患;由于电缆终端内设置了传感器,实现了对GIS电缆终端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测及控制,保证了终端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由于在终端上的出线金具与本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通过调不同长度规定的出线金具,即可实现与新老两代GIS组合电器的连接配合,方便了用户,便于产品相关环节的管理。
[0004]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06329455 A的“预制式柔性直流电缆终端应力锥结构”包括增强绝缘层、应力锥半导电层和应力锥曲线,其中所述应力锥半导电层置于直流电缆本体绝缘层上,所述增强绝缘层置于所述应力锥半导电层上,所述应力锥曲线为所述应力锥半导电层的下边缘;在考虑温度、电场因素对电阻率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预制式柔直电缆终端绝缘中的电场分布,为柔直电缆连接件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提供了一种预制式柔直电缆终端增强绝缘层厚度计算方法,确保电缆绝缘层-增强绝缘层界面电场在合理范围内;设计了合理的应力锥形状,解决了柔直电缆终端电位线集中现象,并确保整个应力锥电场均匀;满足整个柔直电缆系统对终端的电性能要求,保证柔直电缆系统的长期安全可靠。
[0005]常规的应力锥与导体出线杆之间的密封性较差,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使得液体进入到应力锥主体的内部,进而容易出现安全上的隐患,导致人员遭受伤害,并且由于不便对导体出线杆进行固定,导致导体出线杆在应力锥主体的内部发生晃动,其次,应力锥主体的上端与导体出线杆的接触点还存有缝隙,由于无法对其缝隙进行严密的封住,导致液体会从上端进入到应力锥主体的内部,会出现安全隐患。
[000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增强型应力锥结构的110kV复合套终端,以便于解决上述中
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型应力锥结构的110kV复合套终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使得液体进入到应力锥主体的内部,进而容易出现安全上的隐患,导致人员遭受伤害,并且由于不便对导体出线杆进行固定,导致导体出线杆在应力锥主体的内部发生晃动,其次,应力锥主体的上端与导体出线杆的接触点还存有缝隙,由于无法对其缝隙进行严密的封住,导致液体会从上端进入到应力锥主体的内部,会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强型应力锥结构的110kV复合套终端,包括底座、导体出线杆和应力锥主体,所述导体出线杆的外侧壁设置有二号圆座,所述应力锥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应力锥底部,所述应力锥底部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圈,所述应力锥底部的内部位于左右侧壁处设置有长块,所述长块的内部设置有弹力片,所述弹力片的一端设置有异形支座,两组所述异形支座的一端与下密封圈的左右两侧相接触;所述应力锥主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上密封圈,所述应力锥主体的内部左右侧壁均设置充气筒,所述二号圆座的上端设置有推力杆,所述充气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头,所述充气筒的内部安装有导气管,所述上密封圈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气囊,所述推力杆的上端穿过充气筒的下端与活塞头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贯穿充气筒与气囊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应力锥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防护皮垫,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异型管,所述防护皮垫的一端设置有绝缘皮垫,所述防护皮垫的内部设置有气垫,所述气垫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所述异型管的上端贯穿应力锥主体和防护皮垫与气垫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推板的一端与绝缘皮垫的一端相固定,在异形支杆的移动下,其能够对弹力片进行挤压,使其弹力片在长块的内部进行缩放,而弹力片在缩放的过程中能够推动异形支座进行移动,进而能够对下密封圈进行固定,从而防止液体进入到应力锥底部,提高了其安全性,防止人员遭受到伤害,其导体出线杆在应力锥底部移动时,其导体出线杆能够通过一号圆座带动两组推力杆进行移动,而推力杆可以带动活塞头在充气筒的内部移动,进而活塞头能够把充气筒内部的气体通过导气管导入气囊的内部,从而能够对上密封圈进行固定,防止液体流入到应力锥主体的内部,进一步增加了其安全性,且充气筒内部的气体在流入异型管的内部时,气体能够通过异型管流入到气垫内部,而气垫会在防护皮垫的内部逐渐增大,气垫在变大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推板推动绝缘皮垫进行移动,进而使其绝缘皮垫紧靠在导体出线杆的内部,从而能够增加该导体出线杆的安全性,并对其进行保护,增加该专利技术的实用性。
[0009]优选的,所述导体出线杆的外侧壁设置有一号圆座,所述二号圆座的内部左右侧壁均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夹持弧板,在若干组支撑弹簧的作用下,能够推动二号圆座内部的两组夹持弧板进行移动,能够对导体出线杆进行固定,防止导体出线杆在应力锥主体的内部发生晃动,增加了导体出线杆在应力锥主体内部的固定性。
[0010]优选的,所述应力锥主体的内部左右侧壁均设置有支撑座,两组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与一号圆座的左右两侧相固定,通过两者支撑座的配合下,能够对一号圆座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把一号固定圆座固定在应力锥主体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二号圆座设置在一号圆座的上方,所述一号圆座和二号圆座均设置
在应力锥主体的内部,通过一号圆座和二号圆座的配合,可以对导体出线杆进行限定,能够把导体出线杆固定在应力锥主体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弹力簧,所述弹力簧的下端设置有异形支杆,所述异形支杆的下端设置在长块的内部,且所述异形支杆的下端与弹力片的上端相固定,通过弹力簧的弹力下,其弹力簧能够推动异形支杆进行移动,可以使其异形支杆在应力锥主体的内部上下移动,使得异形支杆对弹力片进行挤压。
[0013]优选的,所述二号圆座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支撑杆,两组伸缩支撑杆关于导体出线杆对称设置在应力锥主体的内部底端,且两组所述伸缩支撑杆的上端均与二号圆座的下端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应力锥结构的110kV复合套终端,包括底座(1)、导体出线杆(8)和应力锥主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出线杆(8)的外侧壁设置有二号圆座(82),所述应力锥主体(9)的下端设置有应力锥底部(91),所述应力锥底部(91)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圈(92),所述应力锥底部(91)的内部位于左右侧壁处设置有长块(911),所述长块(911)的内部设置有弹力片(912),所述弹力片(912)的一端设置有异形支座(913),两组所述异形支座(913)的一端与下密封圈(92)的左右两侧相接触;所述应力锥主体(9)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上密封圈(94),所述应力锥主体(9)的内部左右侧壁均设置充气筒(941),所述二号圆座(82)的上端设置有推力杆(942),所述充气筒(94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头(943),所述充气筒(941)的内部安装有导气管(944),所述上密封圈(9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气囊(945),所述推力杆(942)的上端穿过充气筒(941)的下端与活塞头(943)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导气管(944)的一端贯穿充气筒(941)与气囊(945)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应力锥主体(9)的上端设置有防护皮垫(95),所述导气管(944)的一端设置有异型管(951),所述防护皮垫(95)的一端设置有绝缘皮垫(952),所述防护皮垫(95)的内部设置有气垫(953),所述气垫(953)的一端设置有推板(954),所述异型管(951)的上端贯穿应力锥主体(9)和防护皮垫(95)与气垫(953)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推板(954)的一端与绝缘皮垫(952)的一端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应力锥结构的110kV复合套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出线杆(8)的外侧壁设置有一号圆座(81),所述二号圆座(82)的内部左右侧壁均设置有支撑弹簧(821),所述支撑弹簧(821)的一端安装有夹持弧板(82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克力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鲁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