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噪防护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58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噪防护墙,包括回收框,所述回收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联动框,所述联动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联动框内部的前侧开设有联动槽,所述联动框内部的后侧开设有蓄水槽,所述机箱内腔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噪防护墙,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启动带动第一往复丝杠转动,第一往复丝杠转动使两个第一螺纹套相互反方向往返上下运动,第一螺纹套移动带动多个雾化喷头移动,同时第一往复丝杠转动带动密封推板前后往复移动,密封推板向前移动将蓄水槽内部的水通过软管挤压至蓄水框内部再由多个雾化喷头喷出。化喷头喷出。化喷头喷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噪防护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噪防护墙。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为了对施工场地进行保护,在对建筑进行施工时一般会在施工场地的周围安装防护墙,现有的防护墙在使用时一般仅用作对施工场地进行保护,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会因施工而产生大量的烟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会因切割安装等产生大量的噪音,而现有的防护墙不仅无法有效的防止烟尘飘至防护墙外部,同时不能进行有效的降噪,严重影响了施工场地周边的居住环境,给周边区域的居民带来了困扰,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噪防护墙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噪防护墙,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施工用防护墙无法有效防尘且无法对施工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导致严重影响周边居住环境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噪防护墙,包括回收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联动框(2),所述联动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箱(3),所述联动框(2)内部的前侧开设有联动槽(4),所述联动框(2)内部的后侧开设有蓄水槽(5),所述机箱(3)内腔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往复丝杠(8),所述联动槽(4)内腔的后部固定连接有隔板(7),所述第一往复丝杠(8)的底端依次贯穿机箱(3)、联动框(2)和隔板(7)并延伸至隔板(7)的下方,所述第一往复丝杠(8)延伸至隔板(7)下方的一端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于联动槽(4)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往复丝杠(8)表面的上方与下方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9),所述联动槽(4)内腔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表面的上方与下方均滑动连接有滑套(11),同一平面第一螺纹套(9)与滑套(11)之间固定连接有蓄水框(12),所述蓄水框(12)的表面固定连通有雾化喷头(13)且雾化喷头(13)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雾化喷头(13)的前端贯穿联动框(2)并延伸至联动框(2)的外部,所述蓄水框(12)的后部固定连通有软管(14),所述软管(14)的后端贯穿联动槽(4)并延伸至蓄水槽(5)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噪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3)内腔的后侧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第二往复丝杠(15),所述第二往复丝杠(1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6),所述第一往复丝杠(8)的表面且位于机箱(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16)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7),所述第二往复丝杠(15)的后端贯穿机箱(3)并延伸至机箱(3)的外部,所述第二往复丝杠(15)的表面且位于机箱(3)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18),所述第二螺纹套(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杆(19),所述U型杆(19)的左端贯穿联动框(2)并延伸至蓄水槽(5)的内部,所述U型杆(19)延伸至蓄水槽(5)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推板(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婧汪耀武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