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058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端面支撑预制桌面,预制桌面上端面一侧设置第一挡板,预制桌面上端面另一侧铰接设置第二挡板,预制桌面上端面中间部分设置隔板,预制桌面上端面除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其余两侧面均铰接设置第三挡板,两个第三挡板两侧均开设第一螺纹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外侧面两侧均开设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连接,预制桌面上端面还滑动设置第二隔板,支撑底座上端面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第二隔板通过连接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成型后便于进行拆模,能够根据部分模具需求进行相应的调节,提高可塑性。提高可塑性。提高可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制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0002]而建筑工程是一个技术复杂的生产过程,需要建筑工程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应用材料、力学、结构、工艺等理论解决施工中不断出现的技术难题,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这一施工过程是在有限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上进行着多工种工人操作,成百上千种材料的供应、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因此必须要有科学的、先进的组织管理措施和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方能圆满完成这个生产过程,这一过程又是一个具有较大经济性的过程。在施工中将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处处考虑其经济效益,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施工过程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而混凝土预制模具在现在的建筑中,应用范围较广,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地基基础、预制钢结构钢柱基础、路灯广告牌柱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制楼板、建筑中的墙体等通常都使用混凝土预制模具进行浇筑,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现浇混凝土需要工地现场制模、现场浇注和现场养护,混凝土预制模具制成的预制件与现浇混凝土相比,其具有诸多优势,预制模具制成的预制件尺寸及特性的标准化能显著加快安装速度和建筑工程进度,与传统现场制模相比,预制模具可以重复循环使用,综合成本更低,机械化生产对人工的需求更少,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升高,规模化生产的预制件成本优势会愈加明显,采用预制件的建筑工地现场作业量明显减少,粉尘污染、噪音污染显著降低,具体就是将混凝土导入模具中,浇筑制成后取出,再到工地现场进行装配,节省施工时间,节约成本;但是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浇筑后,拆模会比较麻烦,造型统一,可塑性低。
[0003]因此,亟需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使用方法,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成型后便于进行拆模,在注塑时具有良好的封闭固定效果,同时能够根据部分模具需求进行相应的调节,提高模具使用的可塑性,同时能够进行移动至所需位置,提高了设备的便捷性。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面支撑有预制桌面,所述预制桌面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预制桌面上端面的另一侧铰接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预制桌面上端面中间部分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预制桌面上端面除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其余两侧面均铰接设置有第三挡板,两个所述第三挡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
二挡板的外侧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的第一螺纹孔相通,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桌面的上端面还滑动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隔板相互交错,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隔板通过连接体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预制桌面除所述第一挡板以外的其余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合页,所述第二挡板以及两个所述第三挡板均通过所述合页与所述预制桌面铰接;所述预制加工桌面上端面的外围均镶嵌有第一吸附磁石,所述第二挡板以及两个所述第三挡板的下端面均镶嵌有与所述第一吸附磁石相吸附的第二吸附磁石。
[0007]优选的,所述隔板偏上方的位置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两端均不贯穿所述隔板的两端,所述第二隔板的中间部分竖向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底部贯穿至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二通槽的上端不贯穿至所述第二隔板的部分与所述第一通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以及所述隔板的下端面均与所述预制桌面贴合,所述隔板的两侧与两个所述第三挡板的内侧面贴合,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内侧面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有连接板、第一螺纹杆以及第二螺纹杆,所述连接板外侧面的上方以及下方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均与所述第三螺纹孔相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三螺纹孔通过第一螺纹杆贯穿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孔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三螺纹孔通过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外侧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螺纹杆,所述连接板的中间部分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螺纹杆的通孔,所述第三螺纹杆惯穿所述通孔并通过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螺纹套管进行套设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以及丝杆,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面的后侧,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面的另一侧竖向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卡合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牵引孔。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体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上端面两侧的连接块以及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撑板,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连接支撑板上端面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挡板外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面并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通过所述丝杆贯穿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面的四个拐角均竖向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与所述预制桌面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预制桌面之间还设置有三角支撑架。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五螺纹孔,所述第五螺纹孔内旋和连接有第五螺纹杆,所述第五螺纹杆的下端面设置有防滑支撑块,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面均连接有若干个移动滚轮。
[0014]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备移动固定:在设备使用前通过牵引孔的设置,利用牵引装置将设备移动至使用区域,当设备移动完成过后,通过转动第五螺纹杆,使所述第五螺纹杆在第五螺纹孔内
进行向下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五螺纹杆下端面设置的防滑支撑块向下运动并与地面贴合,从而实现设备的固定支撑;S2:设备调节:在混凝土准备浇筑前,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调节,在对设备内部模具进行调节时,先将第二挡板与两个第三挡板展开,展开时,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使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二螺纹杆在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和两个相对应的第三螺纹孔进行转动,使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脱离,从而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展开,然后通过开启驱动电机,使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丝杆在第四螺纹孔以及第一轴承内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杆、连接板支撑板以及连接块连接的第二隔板进行滑动调节,当所述第二隔板调节完成后,在将所述第二挡板与两个所述第三挡板通过连接结构进行固定;S3:混凝土浇筑拆模:当设备调节后,向调节后的模具里面进行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冷却,当混凝土冷却完成后,需要将所述第二挡板与两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支撑有预制桌面(2),所述预制桌面(2)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3),所述预制桌面(2)上端面的另一侧铰接设置有第二挡板(5),所述预制桌面(2)上端面中间部分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与所述第一挡板(3)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预制桌面(2)上端面除所述第一挡板(3)与所述第二挡板(5)的其余两侧面均铰接设置有第三挡板(6),两个所述第三挡板(6)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7),所述第一挡板(3)和所述第二挡板(5)的外侧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8),所述第二螺纹孔(8)与所述的第一螺纹孔(7)相通,所述第二螺纹孔(8)与所述第一螺纹孔(7)通过所述连接结构(9)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桌面(2)的上端面还滑动设置有第二隔板(10),所述第二隔板(10)与所述隔板(4)相互交错,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驱动机构(11),所述驱动机构(11)与所述第二隔板(10)通过连接体(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桌面(2)除所述第一挡板(3)以外的其余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合页(13),所述第二挡板(5)以及两个所述第三挡板(6)均通过所述合页(13)与所述预制桌面(2)铰接;所述预制加工桌面(2)上端面的外围均镶嵌有第一吸附磁石(14),所述第二挡板(5)以及两个所述第三挡板(6)的下端面均镶嵌有与所述第一吸附磁石(14)相吸附的第二吸附磁石(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偏上方的位置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18),所述第一通槽(18)的两端均不贯穿所述隔板(4)的两端,所述第二隔板(10)的中间部分竖向开设有第二通槽(19),所述第二通槽(19)底部贯穿至所述第二隔板(10)的下方,所述第二通槽(19)的上端不贯穿至所述第二隔板(10)的部分与所述第一通槽(1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0)以及所述隔板(4)的下端面均与所述预制桌面(1)贴合,所述隔板(4)的两侧与两个所述第三挡板(6)的内侧面贴合,所述第二隔板(10)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挡板(3)和所述第二挡板(5)的内侧面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9)包括有连接板(20)、第一螺纹杆(21)以及第二螺纹杆(22),所述连接板(20)外侧面的上方以及下方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23),所述第一螺纹孔(7)与所述第二螺纹孔(8)的数量均与所述第三螺纹孔(23)相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7)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三螺纹孔(23)通过第一螺纹杆(21)贯穿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孔(8)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三螺纹孔(23)通过所述第二螺纹杆(22)贯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与所述第二挡板(5)外侧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螺纹杆(24),所述连接板(20)的中间部分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螺纹杆(24)的通孔(25),所述第三螺纹杆(24)惯穿所述通孔(25)并通过直径大于所述通孔(25)的螺纹套管(26)进行套设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1)包括有驱动电机(27)以及丝杆(28),所述驱动电机(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源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永茂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