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回线路三角排列直线杆改耐张杆带电作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041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回线路三角排列直线杆改耐张杆带电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绝缘子和横担进行验电、S2对带电体和接地体进行绝缘遮蔽、S3拆除绑扎线、S4举升三相导线、S5绝缘引流线支架的固定、S6将三相导线固定在耐张横担遮蔽罩上、S7近边相导线的开断工作、S8近边相导线引线的接续工作、S9远边相导线和中间相导线的开断以及接续引线工作、S10拆除耐张横担遮蔽罩、S11拆除绝缘引流支架、S12拆除绝缘遮蔽以及S13退出有电作业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由于S4实现了三相导线的举升,因此能有效的控制导线与横担的空气间隙和安全距离,大大提高了作业时的安全性能,导线举升装置通过地面电工遥控控制,能简化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人力负担。减轻人力负担。减轻人力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回线路三角排列直线杆改耐张杆带电作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回线路三角排列直线杆改耐张杆带电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配网线路多为双回路架设,其通常存在以下缺陷:双回路三角排列线路分断开关较少,线路交叉跨越现象突出,一旦需要对线路进行检修,必须相互配合全线停电,影响范围大。为了减小因上述原因导致的大范围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损失及停电对客户的影响,需要进行旁路带电作业,而挂旁路电缆必须是耐张杆,实际工作中则多遇到直线杆,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通过带电直线杆改成耐张杆的方法来实现,但目前将带电直线杆改成耐张杆多采用的是绝缘手套作业法,而这种缘手套作业方法通常存在以下问题:全程采用手动操作,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在更换直线杆绝缘子、横担时,大都使用绝缘横担,而绝缘横担安装不便,固定后不能二次提升导线与横担间的高度,会造成导线对横担的间距小,需要操作手法熟练的作业人员来进行,操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回线路三角排列直线杆改耐张杆带电作业方法,能有效的控制导线与横担的空气间隙和安全距离,保证作业时的安全性能。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回线路三角排列直线杆改耐张杆带电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将四个装载有电工的绝缘斗臂车的绝缘头依次调整至待改造直线杆的带电导线横担下侧位置,即在待改造直线杆上的每条回路上配备两个绝缘斗臂车进行直线杆改耐张杆作业,然后使用验电工具对待改造直线杆上的每条回路中的绝缘子和横担进行验电,确认有无漏电现象;
[0006]S2:由位于每条回路中所配备的其中一个绝缘斗臂车内的电工按照“从近到远、从下到上、先带电体后接地体”的遮蔽原则对其作业范围内的所有带电体和接地体进行绝缘遮蔽;
[0007]S3:由位于每条回路中所配备的另一个绝缘斗臂车内的电工将三相导线分别置于三个导线举升装置的导线槽内,然后拆除待改造直线杆上的每条回路中的三相绝缘子绑扎线;
[0008]S4:由地面电工遥控三个导线举升装置同时向上举升,将每条回路中的三相导线抬高,直至被提升至合适高度后,由位于每条回路中所配备两台绝缘斗臂车内的两名电工拆除待改造直线杆上的旧绝缘子和旧横担,并安装新的耐张横担、耐张绝缘子和耐张线夹;
[0009]S5:在所在回路的耐张横担上装好耐张横担遮蔽罩,然后在耐张横担下侧安装固定绝缘引流线支架,并对耐张绝缘子和耐张线夹进行绝缘遮蔽;
[0010]S6:将每条回路中的三相导线在三个导线举升装置的缓缓下降,并逐一放置到耐张横担遮蔽罩上,并固定;
[0011]S7:在两名电工的相互配合下分别拆除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上的绝缘遮蔽罩,并在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两侧安装绝缘紧线器及后备保护绳,并将导线收紧,同时收紧后备保护绳,然后用电流检测仪测量架空线路负荷电流,确认电流不超过绝缘引流线额定电流,在近边相导线上安装绝缘引流线,并用电流检测仪检测电流,确认通流正常,绝缘引流线与近边相导线连接牢固可靠,绝缘引流线在绝缘引流支架上,绝缘引流线每一相分流的负荷电流不小于该相原负荷电流的1/3,再次将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剪断,并将近边相导线被剪断部位的两侧导线固定在耐张线夹内,最后分别拆除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两侧的绝缘紧线器及后备保护绳;
[0012]S8:在两名电工的相互配合,做好所在回路上的耐张横担及耐张绝缘子的绝缘遮蔽措施,并安装好连接引线,然后在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被剪断部位处安装上接续线夹,并在恢复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上的绝缘遮蔽罩,再次用电流检测仪检测电流,确认连接引线通流正常,最后拆除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上的绝缘引流线,并恢复绝缘遮蔽;
[0013]S9:在两名电工的相互配合下开始进行远边相导线和中间相导线的开断工作以及接续引线工作;
[0014]S10:拆除所在回路上的耐张横担遮蔽罩;
[0015]S11:在每条回路中的三相导线引线接续工作结束后,拆除绝缘引流支架;
[0016]S12:按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先接地体后带电体”的原则拆除所在回路三相导线上的绝缘遮蔽;
[0017]S13:将绝缘斗臂车退出有电作业区域,并让各绝缘斗臂车的绝缘斗内的电工返回地面。
[0018]优选的,在S3步骤中的所述导线举升装置包括升降装置、举升装置及横担固定器,所述举升装置可上下升降式穿设在所述升降装置中,所述横担固定器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一侧。
[0019]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及穿设在所述固定框架上、并用于与所述举升装置相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组。
[0020]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前侧、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齿轮组进行传动工作的第一齿轮驱动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轮驱动组件启动或停止工作的控制组件。
[0021]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的左侧、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齿轮组进行传动工作的第二齿轮驱动组件,所述横担固定器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右侧。
[0022]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左夹板和右夹板,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的前侧通过一组前连接块连接,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的后侧通过一组后连接块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夹设在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并与所述举升装置相啮合连接的两个上传动齿轮及两个下传动齿轮,上传动齿轮通过上转动轴滚动支承在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并对应与下传动齿轮呈上下平行相对,下传动齿轮通过下转动轴滚动支承在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并与上传动齿轮呈上下平行相对;
[0023]所述传动齿轮组还包括设置在右夹板的外侧、并与其中一个下转动轴相连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设置在右夹板的外侧、并与另一个下转动轴相连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二传动齿轮及第一齿轮驱动组件相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驱动组件设
置在左夹板及右夹板的外侧,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左夹板及右夹板的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一齿轮驱动组件上方;
[0024]所述第一齿轮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固定座、电机固定环、电机保护盖及主传动齿轮,所述电机的后端通过电机固定座固定支承在左夹板和右夹板上,所述电机的前端通过电机固定环固定支承在左夹板和右夹板上,所述电机保护盖盖设在所述电机及电机固定座外部,所述主传动齿轮固设在所述电机的机轴上、并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连接;
[0025]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盒、控制电路板及可充电电池,所述控制盒固定在左夹板和右夹板上,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部,并分别与所述可充电电池及电机电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池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控制盒的外部。
[0026]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驱动组件设置在左夹板的外侧,并与下转动轴相连;所述举升装置穿设在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并与两个上传动齿轮及两个下传动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横担固定器设置在右夹板的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的上方。...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回线路三角排列直线杆改耐张杆带电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四个装载有电工的绝缘斗臂车的绝缘头依次调整至待改造直线杆的带电导线横担下侧位置,即在待改造直线杆上的每条回路上配备两个绝缘斗臂车进行直线杆改耐张杆作业,然后使用验电工具对待改造直线杆上的每条回路中的绝缘子和横担进行验电,确认有无漏电现象;S2:由位于每条回路中所配备的其中一个绝缘斗臂车内的电工按照“从近到远、从下到上、先带电体后接地体”的遮蔽原则对其作业范围内的所有带电体和接地体进行绝缘遮蔽;S3:由位于每条回路中所配备的另一个绝缘斗臂车内的电工将三相导线分别置于三个导线举升装置的导线槽内,然后拆除待改造直线杆上的每条回路中的三相绝缘子绑扎线;S4:由地面电工遥控三个导线举升装置同时向上举升,将每条回路中的三相导线抬高,直至被提升至合适高度后,由位于每条回路中所配备两台绝缘斗臂车内的两名电工拆除待改造直线杆上的旧绝缘子和旧横担,并安装新的耐张横担、耐张绝缘子和耐张线夹;S5:在所在回路的耐张横担上装好耐张横担遮蔽罩,然后在耐张横担下侧安装固定绝缘引流线支架,并对耐张绝缘子和耐张线夹进行绝缘遮蔽;S6:将每条回路中的三相导线在三个导线举升装置的缓缓下降,并逐一放置到耐张横担遮蔽罩上,并固定;S7:在两名电工的相互配合下分别拆除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上的绝缘遮蔽罩,并在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两侧安装绝缘紧线器及后备保护绳,并将导线收紧,同时收紧后备保护绳,然后用电流检测仪测量架空线路负荷电流,确认电流不超过绝缘引流线额定电流,在近边相导线上安装绝缘引流线,并用电流检测仪检测电流,确认通流正常,绝缘引流线与近边相导线连接牢固可靠,绝缘引流线在绝缘引流支架上,绝缘引流线每一相分流的负荷电流不小于该相原负荷电流的1/3,再次将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剪断,并将近边相导线被剪断部位的两侧导线固定在耐张线夹内,最后分别拆除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两侧的绝缘紧线器及后备保护绳;S8:在两名电工的相互配合,做好所在回路上的耐张横担及耐张绝缘子的绝缘遮蔽措施,并安装好连接引线,然后在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被剪断部位处安装上接续线夹,并在恢复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上的绝缘遮蔽罩,再次用电流检测仪检测电流,确认连接引线通流正常,最后拆除所在回路近边相导线上的绝缘引流线,并恢复绝缘遮蔽;S9:在两名电工的相互配合下开始进行远边相导线和中间相导线的开断工作以及接续引线工作;S10:拆除所在回路上的耐张横担遮蔽罩;S11:在每条回路中的三相导线引线接续工作结束后,拆除绝缘引流支架;S12:按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先接地体后带电体”的原则拆除所在回路三相导线上的绝缘遮蔽;S13:将绝缘斗臂车退出有电作业区域,并让各绝缘斗臂车的绝缘斗内的电工返回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回线路三角排列直线杆改耐张杆带电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的所述导线举升装置包括升降装置、举升装置及横担固定器,所述举升装置可上下升降式穿设在所述升降装置中,所述横担固定器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回线路三角排列直线杆改耐张杆带电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及穿设在所述固定框架上、并用于与所述举升装置相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回线路三角排列直线杆改耐张杆带电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前侧、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齿轮组进行传动工作的第一齿轮驱动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轮驱动组件启动或停止工作的控制组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睿陈红敏虞驰金杭勇李浙学冯超金宇航毛永伟方军金晗王帅杨挺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光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