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业安全事故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模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994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企业安全事故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模拟系统,包括基座和吊架,所述吊架设置于所述基座下方,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支撑所述吊架前后摆动的承托架,所述吊架底部设置有支臂,所述支臂下方设置有警报灯,该警报灯与所述支臂之间连接有固定罩,固定罩内部设置有电连接警报灯的控制器。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烟雾传感器吊装位置高度可调的火灾隐患识别设备,以便于根据不同高度的厂房调整烟雾传感器到检测高度,避免厂房天花板过高造成的火灾检测不及时问题,同时在警示过程中支撑警报灯往复摆动,以提高警示灯醒目程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安全事故或逃生,实用性强。用性强。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企业安全事故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模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监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企业安全事故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模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企业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事故处理效能,便于有序地实施救援,以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企业安全事故隐患应急处置模拟方法是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有效途径,便于提高工作人员面对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模拟系统是在企业厂房内天花板安装烟雾传感器以检测火灾烟气,由于企业厂房天花板高度不统一,且厂房内空间较大,火灾发生初期通常难以检测到烟气,且警报灯警示光线容易受到厂房内设备阻挡,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企业安全事故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模拟系统,设置烟雾传感器吊装位置高度可调的火灾隐患识别设备,以便于根据不同高度的厂房调整烟雾传感器到检测高度,避免厂房天花板过高造成的火灾检测不及时问题,同时在警示过程中支撑警报灯往复摆动,以提高警示灯醒目程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安全事故或逃生,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企业安全事故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模拟系统,包括基座和吊架,所述吊架设置于所述基座下方,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支撑所述吊架前后摆动的承托架,所述吊架底部设置有支臂,所述支臂下方设置有警报灯,该警报灯与所述支臂之间连接有固定罩,固定罩内部设置有电连接警报灯的控制器;
[0007]所述吊架底部设置有圆筒状辅助筒,该辅助筒竖向延伸,且所述辅助筒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支臂顶端竖向伸入所述辅助筒内,且所述支臂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辅助筒螺纹配合,所述警报灯底部可拆卸设置有检测火灾烟雾的底罩。
[0008]采用上述一种企业安全事故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模拟系统,需要调整烟雾传感器的安装高度时,将设备整体通过基座的安装孔固定于厂房天花板位置,之后转动旋钮带动支臂转动,从而在辅助筒支撑下调整支臂伸入该辅助筒内长度,以对支臂底端警报灯以及底罩高度进行调整,实现烟雾传感器的检测高度调节过程;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厂房内烟气沿底罩的进气孔进入烟雾传感器检测位置,通过烟雾传感器向控制器反馈烟气信号,而后通过控制器控制警报灯发出警示光线与警示音,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机支撑转轴和吊架往复摆动,以提高警示光线的醒目效果,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安全事故以进行处理或逃生。
[0009]作为优选,所述基座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该基座四角均竖向贯穿有安装孔,且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封闭所述基座顶部开口的顶盖。
[0010]作为优选,所述顶盖与所述基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顶盖下方的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振动传感器。
[0011]作为优选,所述承托架底部转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承托架,且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吊架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承托架远离吊架一侧设置有电动机,该电动机输出端与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支臂底端固定有旋钮,所述旋钮与所述支臂轴线重合,该旋钮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条防滑槽,所述固定罩与所述支臂均为中空圆筒且相互连通,该固定罩底部设置有内环。
[0013]作为优选,所述警报灯顶部设置有外环,所述外环套设于所述内环外侧且与该外环螺纹连接,所述底罩底侧环绕设置有多组进气孔,且所述底罩顶部内侧的所述警报灯底部设置有烟雾传感器。
[0014]作为优选,所述警报灯外罩为透明材质,且所述固定罩外圆周侧设置有反光涂层,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固定罩内部。
[0015]作为优选,所述底罩为顶部开口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警报灯底部外侧向下延伸形成凸沿,所述底罩顶侧与所述凸沿螺纹连接。
[0016]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烟雾传感器吊装位置高度可调的火灾隐患识别设备,以便于根据不同高度的厂房调整烟雾传感器到检测高度,避免厂房天花板过高造成的火灾检测不及时问题,同时在警示过程中支撑警报灯往复摆动,以提高警示灯醒目程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安全事故或逃生,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底罩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1、基座;101、顶盖;102、安装孔;103、振动传感器;2、承托架;201、电动机;202、转轴;3、吊架;301、辅助筒;4、支臂;401、旋钮;5、固定罩;501、内环;6、警报灯;601、外环;7、底罩;701、进气孔;702、烟雾传感器;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
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6]参见图1

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企业安全事故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模拟系统,包括基座1和吊架3,吊架3设置于基座1下方,基座1底部设置有支撑吊架3前后摆动的承托架2,吊架3底部设置有支臂4,支臂4下方设置有警报灯6,该警报灯6为内置警报喇叭的灯具,且该警报灯6为本领域现有设备,在此不做赘述,该警报灯6与支臂4之间连接有固定罩5,固定罩5内部设置有电连接警报灯6的控制器8;
[0027]吊架3底部设置有圆筒状辅助筒301,该辅助筒301竖向延伸,且辅助筒301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支臂4顶端竖向伸入辅助筒301内,且支臂4通过内螺纹与辅助筒301螺纹配合,以便于通过旋转该支臂4从而调整支臂4底部警报灯6的支撑高度,警报灯6底部可拆卸设置有检测火灾烟雾的底罩7。
[0028]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基座1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该基座1四角均竖向贯穿有安装孔102,且基座1顶部设置有封闭基座1顶部开口的顶盖101,顶盖101与基座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顶盖101下方的基座1内部设置有振动传感器103,承托架2底部转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转轴202,转轴202贯穿承托架2,且转轴202一端与吊架3侧边固定连接,承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企业安全事故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吊架(3),所述吊架(3)设置于所述基座(1)下方,所述基座(1)底部设置有支撑所述吊架(3)前后摆动的承托架(2),所述吊架(3)底部设置有支臂(4),所述支臂(4)下方设置有警报灯(6),该警报灯(6)与所述支臂(4)之间连接有固定罩(5),固定罩(5)内部设置有电连接警报灯(6)的控制器(8);所述吊架(3)底部设置有圆筒状辅助筒(301),该辅助筒(301)竖向延伸,且所述辅助筒(301)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支臂(4)顶端竖向伸入所述辅助筒(301)内,且所述支臂(4)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辅助筒(301)螺纹配合,所述警报灯(6)底部可拆卸设置有检测火灾烟雾的底罩(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企业安全事故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该基座(1)四角均竖向贯穿有安装孔(102),且所述基座(1)顶部设置有封闭所述基座(1)顶部开口的顶盖(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企业安全事故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1)与所述基座(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顶盖(101)下方的所述基座(1)内部设置有振动传感器(1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企业安全事故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2)底部转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转轴(202),所述转轴(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蒙岳增云叶娜徐春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安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