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591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音电路,旨在有效降低设备上电和掉电时过压脉冲产生的POP声,该静音电路包括上电限流电路、掉电第一限流电路和掉电第二限流电路,上电限流电路对静音电路的上电过程进行限流,掉电第一限流电路与掉电第二限流电路对静音电路的掉电过程进行限流,电路性能更加稳定可靠,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各,尤其涉及一种静音电^各(mute circuit)。技术背景在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静音电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静音电 路的作用是,在设备如电视机,机顶盒等的开关机过程中,消除过冲电压产 生的POP声。POP声是指音频器件在上电、断电瞬间以及上电稳定后,各 种操作带来的瞬态冲击所产生的爆破声。POP声对设备的影响很大,不但对设备的品质会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损坏设备,如过大的电流过冲可能会损坏喇叭或设备等其他部件。因此,开关机等上电掉电过程中是否会出现POP声能直接衡量一个设备设计品质的好坏。目前使用的静音电路形式多样,有的使用专用集成电路,这种类型的静音电路品质较好,但成本高昂,应用范围较小,主要应用于高档消费品;有 的静音电路则设计成专用电路模块,虽然电路简单,成本低,但可靠性并不 理想,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多应用在中低档消费品上。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一种比较典型的静音电路专用模块的解决方案。在图1中所 示的电路中,电源Vi是输入信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接外部电源,如 5V(伏)、12V直流电源等。电源Vi—端接地(GND),另一端通过电源 连接点A分别连接PNP型上电静音三极管Q5的发射极、第一分压电阻Rl 的一端和PNP型掉电静音三极管Q4的基极。掉电静音三极管Q4和上电静 音三极管Q5均起开关作用,其中掉电静音三极管Q4为控制掉电静音的掉 电静音开关,上电静音三极管Q5为控制上电静音的上电静音开关。掉电静 音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上电静音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于输出连接点P, 输出连接点P还经降压电阻R3接地。上电静音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分压 连接点B分别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l的另一端以及掉电静音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串联形式连接的第二分压电阻R2和储能电容C1,电阻端连接在分压 连接点B (第二分压电阻R2 —端连接储能电容Cl,另 一端连接分压连接点 B),电容端接地(储能电容C1 一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2,另一端接地)。 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在电路中主要起分压作用,降压电阻 R3主要起降压作用,储能电容Cl主要起储能作用。静音电路的输出端从输出连接点P引出,图中示出的是引出了两路输 出,分别是第一输出信号Vol和第二输出信号Vo2,这两路输出分别连接 第一负载RL1和第二负载RL2,如音箱、各种型号声音输出设备等等。NPN 型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为输出控制开关,从输出连接点P引出 的输出信号分别连接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 Ql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一负载RL1和第 二负载RL2。图中所示是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经 负栽后接地。图1是以两路输出为例来说明目前的静音电路专用模块的,在实际应用 中,可以从输出连接点P引出任意的输出路数,比如一路、三路、四路等等。 另外,图中的电源Vi是直流电源,负载用第一负载RL1和第二负载RL2表 示,在实际应用中,电源也可以是其他各种形式,负载也可以是其他各种形 式,此处仅是等效说明。图1所示的电路从原理上分析看来似乎完美无缺,但在实际应用中,上 电时依旧会出现POP声,而且POP声较大,而掉电时也有较小但仍然能明 显听到的POP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需要提供一种静音电路,来有效降低 设备上电或掉电时过压脉冲产生的POP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静音电路,包括上电静 音三极管和掉电静音三极管,所述上电静音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掉电静音 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输出连接点,还包括上电限流电路,所述上电限流电 路连接在所述上电静音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输出连接点之间,对所述静音电路的上电过程进行限流。如上所述的静音电路中,所述上电限流电路可以包括电阻或电阻网络。进一步地,所述上电限流电^各可以包括上电限流电阻,所述上电限流电 阻一端连接所述输出连接点,另 一端连接所述上电静音三^l管的集电极。更进一步地,所述上电限流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上电限流二极管,所述 上电限流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上电限流电阻,负极连接所述输出连接点,或 者正极连接所述上电静音三极管的集电极,负极连接所述上电限流电阻。如上所述的静音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分压电阻、掉电第一限流电路和掉电第二限流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一端通过电源连接点连接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的基 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掉电第 一 限流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源连接点与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 的基极之间;所述掉电第二限流电路连接在所述输出连接点与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 的集电极之间;所述掉电第一限流电路与掉电第二限流电路对所述静音电路的掉电过 程进行限流。进一步地,所述掉电第一限流电路与掉电第二限流电路,可以包括电阻 或电阻网络。再进一步地,所述掉电第一限流电路可以包括掉电限流第一电阻,所述 掉电限流第一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连接点,另一端连接所述掉电静音三极 管的基极;所述掉电第二限流电路可以包括掉电限流第二电阻,所述掉电限流第二 电阻一端连接所述输出连接点,另一端连接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的集电极。更进一步地,所述掉电第一限流电路还可以包括掉电限流第一二极管, 所述掉电限流第一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的基极,负极连接所 述掉电限流第一电阻,或者正极连接所述掉电限流第一电阻,负极连接所述 电源连接点;所述掉电第二限流电路还可以包括掉电限流第二二极管,所述掉电限流 第二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的集电极,负极连接所述掉电限流 第二电阻,或者正极连接所述掉电限流第二电阻,负极连接所述输出连接点。如上所述的静音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肖特基二极管,所述肖特基二极 管正极接地,负极连接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集电极与所述掉电第二限流电路 的连接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静音电路,包括上电静音三极管、掉电静音三极管 和第 一分压电阻,所述上电静音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输出连接点与所述掉电 静音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源连接点与所述第 一分压电阻相连,还包括掉电第 一限流电路和掉电第二限流电路,其中所述掉电第 一 限流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源连接点与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 的基才及之间;所述掉电第二限流电路连接在所述输出连接点与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 的集电极之间;所述掉电第一限流电路与掉电第二限流电路对所述静音电路的掉电过 程进行限流。其中,所述掉电第一限流电路与掉电第二限流电路,可以包括电阻或电 阻网络。进一步地,所述掉电第一限流电路可以包括掉电限流第一电阻,所述掉 电限流第一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连接点,另一端连接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 的基极;所述掉电第二限流电路可以包括掉电限流第二电阻,所述掉电限流第二 电阻一端连接所述输出连接点,另一端连接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的集电极。更进一步地,所述掉电第 一限流电路还可以包括掉电限流第一二极管, 所述掉电限流第一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的基极,负极连接所 述掉电限流第一电阻,或者正极连接所述掉电限流第一电阻,负极连接所述 电源连4妄点;所述掉电第二限流电路还可以包括掉电限流第二二极管,所述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音电路,包括上电静音三极管(Q5)和掉电静音三极管(Q4),所述上电静音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掉电静音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于输出连接点(P),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电限流电路,所述上电限流电路连接在所述上电静音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输出连接点(P)之间,对所述静音电路的上电过程进行限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王西强孟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