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烫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52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09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烫压工艺,特点是,包括下列步骤:在热压工位设置上、下发热板;在定型工位设置上、下水冷板;由第一、二气缸分别驱动下发热板和下水冷板上下移动;两组轨道呈上下分布,上、下组轨道均在机壳外形成投取工位;上、下承载框分别安装在上、下组轨道;上、下工作盘分别置于上、下承载框中;由上、下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上、下承载框,使上、下工作盘分别沿上、下组轨道前后移动并处于各个工位进行相关操作;上、下工作盘的底盘由耐温透气材料制作;在投取工位下方设置负压机构,由负压机构的吸风盘沿上下移动并轮流与上、下底盘配合,分别在上、下工作盘中形成负压。该工艺适合于自身边沿容易形成卷曲面料的粘合。易形成卷曲面料的粘合。易形成卷曲面料的粘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烫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料无缝无痕的压合,涉及一种可将物料予以热压贴合的方法,更具体地,是一种采用热模板进行压合、冷模板进行定型的物料烫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衣服面料的结合主要由机器热压粘合来完成,这大大地缩短了制作过程,产品经过高温压合后,需将其取出平摊并置于通风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冷却定型的效果,但由于服饰,尤其是贴身内衣其面料仍存在弹性收缩,且面料的收缩率也不一致,造成产品尺寸难以达到设计所需要的统一尺码,另外,胶粘剂经过高温压合熔解,释放压合自然冷却会造成其粘结力的下降,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品质,人们又采用冷压对面料进行冷却定型,使面料能够在同样的压力下定型,确保产品可以统一规格和统一质量,受到广大服装厂家的欢迎。
[0003]以下给出两篇专利申请文献,以揭示现阶段该项技术的发展状况。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6626397A提出了一种物料粘合机,它在机壳中设置有热上模板和热下模板、冷上模板和冷下模板,物料经热上模板和热下模板进行热压,而后由冷上模板和冷下模板进行冷却,可使物料迅速粘贴和定型。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1113905A又公开一种烫压机,它采用上、下工作盘分别与上、下承载框活动配置,利用下发热板和下水冷板的上下移动可带动上、下工作盘连同物料一起升降,并可由上、下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上、下承载框沿前后移动,从而使上、下工作盘共同使用上、下发热板或上、下水冷板成为可能,进一步提高服装制作的效率。
[0006]在服装制作中,一些面料自身不易产生卷曲,适合采用上述机器进行加工;但有一些面料自身容易卷曲形成卷边,这给工人的操作带来了较大的困扰,一旦在操作前没有将这些卷边摊平,则热压成型后容易造成次品。
[0007]为此,有厂家进行了改进,在承载面料的工作盘下方固定负压机构,利用负压机构产生的负压来摊平工作盘中的面料,以解决面料卷边的问题。
[0008]但是,负压机构的设置,使得工作盘下方增加了空间,同时,负压会产生空气的流动,两者都会影响物料温度的提升,使得物料上下的受热出现不均匀的问题,物料贴合的质量又受到了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烫压工艺,它在投取工位处设置负压机构,采用负压机构的升降与上、下工作盘的操作配合,让吸风盘可分别在上、下工作盘中产生负压,从而使上、下工作盘中的面料在进入热压工位和/或冷压工位之前进行摊平,获得了一种能防止面料边沿卷曲的烫压工艺。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烫压工艺,其特点是,包括下列步骤:
在机壳内热压工位设置上发热板及下发热板;在机壳内定型工位设置上水冷板和下水冷板;采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驱动下发热板和下水冷板沿上下方向移动;在机壳内两侧固定两组轨道,两组轨道呈上下分布成为上组轨道和下组轨道,上组轨道和下组轨道分别向外延伸至机壳前端外,并在机壳前端外均形成投取工位;在上组轨道和下组轨道分别安装有上承载框和下承载框;将上工作盘和下工作盘分别置于上承载框和下承载框中;由上、下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上、下承载框,使上承载框连同上工作盘、下承载框连同下工作盘可分别在上、下组轨道沿前后移动,让上、下工作盘均可处于上发热板与下发热板之间,或者上水冷板与下水冷板之间,或者机壳前端外面的投取工位;上工作盘包含上底盘和上活动盖,下工作盘包含下底盘和下活动盖,上底盘和下底盘由耐温透气材料制作;在投取工位下方设置负压机构,采用负压机构的吸风盘可上下移动并分别与上底盘、下底盘配合,以便分别在上、下工作盘中形成负压,对面料进行摊平;由或者上活动盖和上底盘,或者下活动盖和下底盘对待加工面料进行夹持传送;由上、下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上承载框和下承载框轮流经过并处于热压工位、定型工位和投取工位;并在热压工位进行热压,在定型工位进行冷却,在投取工位进行取料和投料。
[0011]这样,当仅剩下下工作盘处于投取工位时,负压机构的吸风盘可升起一档与下工作盘配合,通过耐温透气材料可在下工作盘中产生负压,将面料平摊,接着,下活动盖可合上,将平摊后的面料夹持于其中,以便随后进入热压工位和定型工位,接着,吸风盘可下降回到原始最低位置;当仅剩下上工作盘处于投取工位时,负压机构的吸风盘可升起两档与上工作盘配合,通过耐温透气材料可在上工作盘中产生负压,将面料平摊,接着,上活动盖可合上,将平摊后的面料夹持于其中,以便随后进入热压工位和定型工位,接着,吸风盘可下降回到原始最低位置。
[0012]于是,负压机构可利用上下升降的吸风盘与轮流进入投取工位的上、下工作盘的配合,实现分别在上、下工作盘中产生负压作用,以便将上、下工作盘中的面料进行平摊。
[0013]方案中,吸风盘在完成操作后随即下降回到原始最低位置,将有利于后续上工作盘或下工作盘进入各个工位,不会对上工作盘或下工作盘的操作构成妨碍。
[0014]另外,无论上工作盘还是下工作盘,其上物料连同工作盘均可由上、下驱动机构通过上、下承载框送至上发热板与下发热板之间,或者上水冷板与下水冷板之间,或者机壳前端外面,均可利用上发热板与下发热板进行热压,并由上水冷板与下水冷板进行定型,最后由上、下驱动机构送回投取工位,上、下工作盘均可完成投料、热压、定型以及取料等操作。
[0015]再者,在热压过程中,下发热板向上移动可带动上工作盘或下工作盘连同其物料上升,使其离开上承载框或下承载框,并由上发热板与下发热板予以热压;在定型过程中,下水冷板向上移动可带动上工作盘或下工作盘连同其物料上升,使其离开上承载框或下承载框,并由上水冷板与下水冷板予以冷却。
[0016]还有,上、下工作盘可分别在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分别在上、下组轨道沿前后移动,并可使上、下工作盘轮流处于热压工位及定型工位,于是,上、下工作盘上的物料可轮流在热压工位、定型工位上进行操作。
[0017]上述方案中,上驱动机构采用包括上同步电机、上同步轮以及上同步带,上同步电机通过上同步轮带动上同步带传动,由上同步带带动上承载框连同上工作盘在上组轨道中移动;下驱动机构采用包括下同步电机、下同步轮以及下同步带,下同步电机通过下同步轮
带动下同步带传动,由下同步带带动下承载框连同下工作盘在下组轨道中移动。
[0018]采用同步电机、同步轮以及同步带进行驱动,能够让工作盘在移动或工位中其位置更加准确,从而能更好地保证其与上、下发热板和上、下水冷板的配合。
[0019]较好的是,上述方案中,还包括采用控制器进行如下控制:该控制器通过控制上驱动机构和下驱动机构,使上、下工作盘轮流进入热压工位、定型工位和投取工位,且控制器控制着动力源的工作以及负压机构吸风盘上下的移动,以实现自动操作。
[0020]上述方案中,可以包括采用如下步骤:在投取工位上设置有上工作盘感应开关和下工作盘感应开关,上工作盘感应开关和下工作盘感应开关能够分别实时获取上工作盘和下工作盘到达或离开投取工位的信号,控制器依据上工作盘感应开关和下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烫压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在机壳内热压工位设置上发热板及下发热板;在机壳内定型工位设置上水冷板和下水冷板;采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驱动下发热板和下水冷板沿上下方向移动;在机壳内两侧固定两组轨道,两组轨道呈上下分布成为上组轨道和下组轨道,上组轨道和下组轨道分别向外延伸至机壳前端外,并在机壳前端外均形成投取工位;在上组轨道和下组轨道分别安装有上承载框和下承载框;将上工作盘和下工作盘分别置于上承载框和下承载框中;由上、下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上、下承载框,使上承载框连同上工作盘、下承载框连同下工作盘可分别在上、下组轨道沿前后移动,让上、下工作盘均可处于上发热板与下发热板之间,或者上水冷板与下水冷板之间,或者机壳前端外面的投取工位;上工作盘包含上底盘和上活动盖,下工作盘包含下底盘和下活动盖,上底盘和下底盘由耐温透气材料制作;在投取工位下方设置负压机构,采用负压机构的吸风盘可上下移动并分别与上底盘、下底盘配合,以便分别在上、下工作盘中形成负压,对面料进行摊平;由或者上活动盖和上底盘,或者下活动盖和下底盘对待加工面料进行夹持传送;由上、下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上承载框和下承载框轮流经过并处于热压工位、定型工位和投取工位;并在热压工位进行热压,在定型工位进行冷却,在投取工位进行取料和投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压工艺,其特征是,还包括采用控制器进行如下控制:该控制器通过控制上驱动机构和下驱动机构,使上、下工作盘轮流进入热压工位、定型工位和投取工位,且控制器控制着动力源的工作以及负压机构吸风盘上下的移动,以实现自动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烫压工艺,其特征是,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投取工位上设置有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可实时获取上活动盖或下活动打开或盖合的信号,控制器依据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提供的打开信号进行控制,允许负压机构的吸风盘执行上升并由负压机构产生负压的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烫压工艺,其特征是,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投取工位上设置有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可实时获取上活动盖或下活动打开或盖合的信号,控制器依据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提供的盖合信号进行控制,让负压机构停止产生负压且负压机构的吸风盘执行下降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烫压工艺,其特征是,在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提供打开信号的情形下,当上工作盘感应开关为到达信号而下工作盘感应开关为离开信号时,控制器依据这些信号控制负压机构的吸风盘升起两个档位;在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提供打开信号的情形下,当下工作盘感应开关为到达信号而上工作盘感应开关为离开信号时,控制器依据这些信号控制控制负压机构的吸风盘升起一个档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烫压工艺,其特征是,在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提供盖合信号的情形下,当上工作盘感应开关为到达信号而下工作盘感应开关为离开时信号,控制器控制负压机构的吸风盘下降两个档位;在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提供盖合信号的情形下,当上工作盘感应开关为离开信号而下工作盘感应开关为到达信号时,控制器控制负压机构的吸风盘下降一个档位。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烫压工艺,其特征是,还包括采用如下步骤:在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提供打开信号的情形下,当上工作盘感应开关为到达信号而下工作盘感应开关为离开信号时,控制器控制负压机构的吸风盘升起两个档位;在上下活动
盖感应开关提供打开信号的情形下,当下工作盘感应开关为到达信号而上工作盘感应开关为离开信号时,控制器控制负压机构的吸风盘升起一个档位;在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提供盖合信号的情形下,当上工作盘感应开关为到达信号而下工作盘感应开关为离开时信号,控制器控制负压机构的吸风盘下降两个档位;在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提供盖合信号的情形下,当上工作盘感应开关为离开信号而下工作盘感应开关为到达信号时,控制器控制负压机构的吸风盘下降一个档位。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烫压工艺,其特征是,控制器依据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提供的盖合信号进行控制,让负压机构停止产生负压且负压机构的吸风盘执行下降操作。9.一种烫压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90)、采用控制器通过上驱动机构11驱动上承载框7连同上工作盘9从热压工位沿上组轨道5移动至定型工位,让上工作盘9上的物料进行冷却定型,与此同时,控制器通过下驱动机构12驱动下承载框8连同下工作盘10从投取工位沿下组轨道6移动至热压工位,让下工作盘10上的物料进行热压;(100)、采用控制器通过下驱动机构12驱动下承载框8连同下工作盘10从热压工位沿下组轨道6移动至定型工位,让下工作盘10上的物料进行冷却定型;与此同时,采用控制器通过上驱动机构11驱动上承载框7连同上工作盘9从定型工位沿上组轨道5移动回至投取工位,并进行下列检测及操作:采用控制器循环检测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14获取的信号,当控制器检测到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14获取的信号为打开信号时,若上工作盘感应开关9c为到达信号而下工作盘感应开关10c为离开信号,控制器通过控制气缸13b和13c使吸风盘13a上升两个档位与上工作盘9的上底盘9a配合,并由负压机构在上底盘9a上产生负压,上工作盘9中供取出已加工物料并重新投放待加工物料;采用控制器循环检测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14获取的信号,当取出已加工物料,重新投放待加工物料,并盖合上活动盖9b,由上活动盖9b和上底盘9a将物料夹持,控制器检测到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14获取的信号为盖合信号,若上工作盘感应开关9c为到达信号而下工作盘感应开关10c为离开信号,控制器控制负压机构停止产生负压并通过控制气缸13b和13c 使吸风盘13a下降两个档位;(110)、采用控制器通过上驱动机构11驱动上承载框7连同上工作盘9沿上组轨道5移动至热压工位,让上工作盘9的物料进行热压;与此同时,采用控制器通过下驱动机构12驱动下承载框8连同下工作盘10沿下组轨道6移动至投取工位,并进行下列检测及操作:采用控制器循环检测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14获取的信号,当控制器检测到上下活动盖感应开关14获取的信号为打开信号时,若上工作盘感应开关9c为离开信号而下工作盘感应开关10c为到达信号,控制器通过控制气缸13b和13c使吸风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莲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亿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