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发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行垂直产品工艺仅使用发光区内的N型导电孔来达到电流扩展及降电流的功能,缺点是N孔面积增大后让发光区(粗化面)也随之变小,使之亮度降低。当芯粒尺寸越来越小时进行N型导电孔制作,工艺窗口因工艺平台受限造成制程中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半导体层序列,具有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顺序排列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设计用于产生辐射的有源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层,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层,半导体层序列的第二表面具有凹处,凹处至少贯穿有源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和部分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绝缘层从凹处延伸至第二表面,第一电连接层在凹处内形成突出部,第一电连接层通过凹处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利用绝缘层将第一电连接层和第二电连接层电隔离,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半导体层序列,具有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顺序排列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设计用于产生辐射的有源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层,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层,半导体层序列的第二表面具有凹处,凹处至少贯穿有源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和部分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绝缘层从凹处延伸至第二表面,第一电连接层在凹处内形成突出部,第一电连接层通过凹处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在第一电连接层和第二电连接层之间设置绝缘层,利用绝缘层将第一电连接层和第二电连接层电隔离,第一电连接层包括反射金属;其特征在于,凹处位于侧壁边缘,部分从侧壁露出,至少凹处上方的侧壁具有表面粗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凹处上方的侧壁表面粗化的平均粒径0.05μm至2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凹处沿着侧壁连续或者离散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单边尺寸小于500μm时,凹处沿侧壁连续设置,发光二极管单边尺寸不小于500μm时,凹处沿侧壁离散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凹处离散设置时,凹处之间的侧壁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类型半导体层。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第二侧壁包括第二类型半导体层,第一侧壁的平均粗糙度不小于第二侧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壁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与竖直面的角度为20
°
至60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侧壁表面具有阶梯,阶梯数量不小于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宽度范围为1nm~5000nm。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扬,林凡威,林信泰,张中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