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现霓与虹的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9290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现霓与虹的观测装置,包括白光光源、带光源口遮光盖、圆柱形白屏、霓与虹标尺、透明玻璃球、暗箱骨架、圆柱暗箱和底座。白光光源卡在带光源口遮光盖,带光源口遮光盖与暗箱骨架顶端固接,霓与虹标尺、圆柱暗箱和透明玻璃球支架与暗箱骨架固接,暗箱骨架与底座固接,圆柱形白屏贴在圆柱暗箱内壁,透明玻璃球放在透明玻璃球支架上,白光光源能实现垂直照射玻璃球,在圆柱形白屏上同时再现霓和虹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再现霓与虹,直观反应霓和虹的产生原理,能观测不同水滴大小对霓和虹现象的影响;本装置体积小、效率高、成本低,便于推广到课堂教学和科技馆中。便于推广到课堂教学和科技馆中。便于推广到课堂教学和科技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现霓与虹的观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理光学领域,涉及一种采用光学方法再现霓与虹的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霓与虹是一种绚丽的自然现象。霓与虹形成原理涉及到物理中光的折射、反射和色散等知识,人类对霓与虹形成存在认识难度,特别是中/小学生。目前大多采用三棱镜或光栅,喷水雾等方法和装置演示彩虹形成,演示效果较差,与真实彩虹形成原理相差大,特别是缺乏观测霓的实验装置或演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现霓与虹的观测装置,采用点光源来模拟太阳光,入射光垂直照射透明玻璃球,创新性的设计了圆柱形曲面白屏,实现了同时再现霓与虹,且可观测霓与虹现象随玻璃球大小的变化;设计新颖和使用简便,效果直观,成本低,易于推广。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再现霓与虹的观测装置,所述的观测装置基于光学方法实现,能够同时再现整圆形霓与虹现象,演示霓与虹形成的光学原理,测量虹观测位置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所述观测装置包括白光光源1、带光源口的遮光盖2、圆柱形白屏3、霓与虹标尺4、透明玻璃球5、透明玻璃球支架6、暗箱骨架7、圆柱暗箱8和底座9。
[0006]所述的暗箱骨架7由三个复合板构成,任意两个相邻复合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三个复合板的底部固定在底座9上,三个复合板的顶部相交处安装带光源口的遮光盖2。三个复合板靠近中心的一侧中部均设有相同大小的矩形缺口,用于放置圆柱暗箱8。所述的三个复合板为复合板A7

1、复合板B7

2、复合板C7

3,其中,复合板A7

1与复合板B7

2之间为观测面,复合板A7

1与复合板C7

3,复合板B7

2与复合板C7

3之间为观测装置背面。
[0007]所述的圆柱暗箱8固定在暗箱骨架7三个复合板中间的矩形缺口处,圆柱暗箱8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圆柱暗箱8的下半部分为完整空心圆柱结构且底部有封口,其底面不与底座9表面接触。所述圆柱暗箱8的上半部分在观测面开口120度的豁口,即圆柱暗箱8的上半部分在复合板A7

1与复合板B7

2之间,而在复合板A7

1与复合板C7

3之间和复合板B7

2与复合板C7

3之间设有弧形壁面结构,圆柱形白屏3贴在该弧形壁面的内壁,圆柱暗箱8的上半部分的顶部嵌在遮光盖2圆环结构内。
[0008]所述的带光源口的遮光盖2为顶部封口的圆环结构,顶面中部设有通孔,用于安装白光光源1,即白光光源1卡在带光源口的遮光盖2的中心通孔处。所述白光光源1在垂直方向可上下移动。
[0009]所述的标尺A4

1、标尺B4

2均用于标记霓和虹的对应位置,具体的:所述的标尺A4

1为薄片状结构,其上设有刻度线(最小刻度为0.5mm),标尺A4

1粘贴在圆柱形白屏3最右侧壁面上,紧邻复合板A7

1开设的矩形缺口处,其中标尺A4

1的刻度线贴合白屏3壁面;
所述的标尺B4

2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上设有刻度线(最小刻度为0.5mm),标尺B4

2垂直布置在复合板A7

1上,距离复合板A7

1开设的矩形缺口为2.5cm,标尺B4

2的刻度线与复合板A7

1垂直。所述标尺A4

1、标尺B4

2的长度相同,两标尺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5cm,其顶部与圆柱暗箱8顶部平齐,底部与透明玻璃球5的顶面平齐。所述的标尺A4

1、标尺B4

2能够标记出霓和虹的对应位置,通过两个标尺之间的距离及相应的几何关系式,能够获得虹位置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并还能够验证出射光线(虹)与入射光线的夹角(40度

43度)。
[0010]所述的透明玻璃球支架6位于圆柱暗箱8下部圆环结构的中间,且固定在暗箱骨架7上。所述的透明玻璃球5放在透明玻璃球支架6上,且透明玻璃球5位于白光光源1正下方。
[0011]所述的白光光源1的出射光中心正对透明玻璃球5球心,经透明玻璃球5折射反射在圆柱形白屏3上能同时观测到霓和虹现象。白光光源1发出的光照射在透明玻璃球5,在圆柱形白屏3上呈现圆形霓与虹,虹在上面而霓在下面,通过放置不同直径大小的透明玻璃球5,能够模拟水滴大小对形成霓与虹现象的影响。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白光光源1为点光源。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透明玻璃球5直径尺寸为5cm

10cm。
[001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观测窗口是120度宽窗口,便于观测,实现了室内室外正常环境下观测霓与虹,现象清晰。
[0015]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过程及原理为:
[0016]打开白光光源1,发出的可见白光垂直照射在透明玻璃球5上,白光光源1与透明玻璃球5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保证光线能照到整个玻璃球5,其中一部分光将进入透明玻璃球5内且发生折射,折射的光线照射到玻璃球5另一端的内表面时发生一次反射,然后该反射光线从玻璃球5某位置射出且发生折射,最终射出的光线照射到圆柱形白屏3上,形成颜色上紫下红的水平圆形七彩光谱,这便是虹现象,位于圆柱形白屏3上半边。同时,一部分射入透明玻璃球5内的光线,在玻璃球内表面发生一次反射后,反射的光线在玻璃球内表面会再次(二次)发生反射,反射的光线从玻璃球某位置射出且发生折射,最终射出的光线照射到半透明的圆柱形白屏3上,形成颜色上红下紫内的水平圆形七彩光谱,这便是霓现象,位于圆柱形白屏3下半边。创新性的设计了圆柱形曲面白屏是为了能同时呈现虹与霓。
[0017]当固定白光光源1与透明玻璃球5之间距离时,通过放置不同直径大小的透明玻璃球5,能够模拟水滴大小对形成霓与虹现象的影响。
[0018]当透明玻璃球5直径大小固定时,打开白光光源1后:
[0019]其一,能够在白屏3上观测到霓。
[0020]其二,能够在白屏3上观测到虹,并通过观测虹在标尺A4

1和标尺B4

2上对应的具体刻度位置,能够准确获得虹在两标尺之间的高度差值h,利用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公式θ=arctan(h/d),计算出θ,然后带入α=90
°–
θ公式便可获得虹位置与手电筒发出光线夹角,验证理论结果。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装置通过创新性的设计圆柱形曲面白屏,实现了同时再现霓与虹;通过白光光源照射不同直径大小的透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现霓与虹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测装置基于光学方法实现,能够同时再现整圆形霓与虹现象,演示霓与虹形成的光学原理,测量虹观测位置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所述观测装置包括白光光源(1)、带光源口的遮光盖(2)、圆柱形白屏(3)、霓与虹标尺(4)、透明玻璃球(5)、透明玻璃球支架(6)、暗箱骨架(7)、圆柱暗箱(8)和底座(9);所述的暗箱骨架(7)由三个复合板构成,任意两个相邻复合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三个复合板的底部固定在底座(9)上,三个复合板的顶部相交处安装带光源口的遮光盖(2);三个复合板靠近中心的一侧中部均设有相同大小的矩形缺口,用于放置圆柱暗箱(8);所述的三个复合板为复合板A(7

1)、复合板B(7

2)、复合板C(7

3),其中,复合板A(7

1)与复合板B(7

2)之间为观测面,复合板A(7

1)与复合板C(7

3),复合板B(7

2)与复合板C(7

3)之间为观测装置背面;所述的圆柱暗箱(8)固定在暗箱骨架(7)三个复合板中间的矩形缺口处,圆柱暗箱(8)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圆柱暗箱(8)的下半部分为完整空心圆柱结构且底部有封口,其底面不与底座(9)表面接触;所述圆柱暗箱(8)的上半部分在观测面开口120度的豁口,复合板A(7

1)与复合板C(7

3)之间和复合板B(7

2)与复合板C(7

3)之间设有弧形壁面结构,圆柱形白屏(3)贴在该弧形壁面的内壁,圆柱暗箱(8)的上半部分的顶部嵌在遮光盖(2)圆环结构内;所述的带光源口的遮光盖(2)为顶部封口的圆环结构,顶面中部设有通孔,用于安装白光光源(1);所述白光光源(1)在垂直方向可上下移动;所述的标尺A(4

1)、标尺B(4

2)均用于标记霓和虹的对应位置,具体的:所述的标尺A(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波涂余闽曾钶曾梦海彭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