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构建滚动发射通道的多平行四边形连杆吊舱变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17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构建滚动发射通道的多平行四边形连杆吊舱变形机构,其特点是:包括吊舱,吊舱内的多平行四边形吊舱连杆变形机构、吊舱绳系驱动装置;基于多平行四边形的吊舱连杆变形机构,包括吊舱顶部的载荷舱、载荷舱内的第一、第二、第三通连杆机构,各个通道连杆机构共同构成了多平行四边形连杆吊舱变形机构;所述吊舱绳系驱动装置包括机构变形驱动绳、钢丝绳固定器、以及载荷舱内的吊舱变形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多平行四边形连杆吊舱变形机构,可根据飞行器径向变化,快速适应不同直径的飞行器发射与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弹性滚动发射通道,与传统滑动发射通道相比,由于摩擦系数非常低,实现大角度斜向滚动通道的构建,适用不同的发射工况。用不同的发射工况。用不同的发射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构建滚动发射通道的多平行四边形连杆吊舱变形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吊舱变形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构建滚动发射通道的多平行四边形连杆吊舱变形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空中发射平台技术是指利用空中发射平台在空中发射运载火箭、卫星或无人机等飞行器(统称为有效载荷)的技术,是目前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空中发射技术可以弥补国家或省份缺少发射中心或地理以及环境影响所带来的不足,空中发射技术具备快速响应航天发射所要求的快速性、机动性和灵活性等特性,是最具潜力的快速发射方式,越来越受到各航天大国的重视。
[0003]目前,用于发射箭机组合体的空中吊舱变形机构研究很少,而且目前没有利用多平行四边形机构构建吊舱变形系统及空中滚动发射系统的研究,难以实现吊舱变形及空中滚动发射通道构建。
[0004]其难点在于:箭机组合体不是常规的单体而是组合体,组合体是由二种以上物体组合一起异性结构体,对于异型的结构体要求发射通道也要随之变化,但是传统的发射通道并不能适应组合体发射的要求。首要原因是传统方法不能实现舱体变形。所述不能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构建滚动发射通道的多平行四边形连杆吊舱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舱,吊舱内的多平行四边形吊舱连杆变形机构、吊舱绳系驱动装置;所述基于多平行四边形的吊舱连杆变形机构,包括吊舱顶部的载荷舱(1)、载荷舱(1)内的第一通道连杆机构(21)、第二通道连杆机构(22)、第三通连杆机构(23),第一通道连杆机构(21)的多个铰接点与载荷舱(1)底部多个铰接点铰接,第二通道连杆机构(22)的多个铰接点与第一通道连杆机构(21)的多个铰接点铰接,第三通连杆机构(23)的多个铰接点与第二通道连杆机构(22)的多个铰接点铰接,各个通道连杆机构共同构成了多平行四边形连杆吊舱变形机构;所述吊舱绳系驱动装置包括机构变形驱动绳(33)、钢丝绳固定器(34)以及载荷舱(1)内的吊舱变形驱动装置,该吊舱绳系驱动装置用以实现吊舱舱体变形、滚动通道构建与变形以及飞行器的固定;该机构变形驱动绳(33)一端伸入载荷舱(1)内、与载荷舱1内的钢丝绳伸缩机构连接,另外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三通道下支撑环(2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构建滚动发射通道的多平行四边形连杆吊舱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连杆机构(21),包括销轴(2)、第一通道上内连杆(3)、第一通道上外连杆(4)、第一通道滚轮支撑(5)、第一通道下内连杆(6)、第一通道下外连杆(7)、第一通道下支撑环(8);其中,第一通道上内连杆(3)的一端通过销轴(2)与载荷舱(1)的内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一通道滚轮支撑5的内铰接点铰接;第一通道上外连杆(4)的一端通过销轴(2)与载荷舱1的外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一通道滚轮支撑(5)的外铰接点铰接;第一通道下内连杆(6)的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一通道滚轮支撑(5)的内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一通道下支撑环(8)内铰接点铰接;第一通道下外连杆7的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一通道滚轮支撑(5)的外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一通道下支撑环(8)外铰接点铰接,通过以上连接从而构建第一通道连杆机构(21);所述第二通道连杆机构(22),包括销轴(2)、第二通道上内连杆(9)、第二通道上外连杆(10)、第二通道滚轮支撑(11)、第二通道下内连杆(12)、第二通道下外连杆(13)、第二通道下支撑环(14);其中第二通道上内连杆(9)的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一通道下支撑环(8)内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二通道滚轮支撑(11)的内铰接点铰接;第二通道上外连杆(10)的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一通道下支撑环(8)外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二通道滚轮支撑(11)的外铰接点铰接;第二通道下内连杆(12)的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二通道滚轮支撑(11)的内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二通道下支撑环(14)的内铰接点铰接;第二通道下外连杆(13)的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二通道滚轮支撑(11)的外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二通道下支撑环(14)的外铰接点铰接,通过以上连接从而构建第二通道连杆机构(22);所述第三通道连杆机构(23),包括销轴(2)、第三通道上内连杆(15)、第三通道上外连杆(16)、第三通道滚轮支撑(17)、第三通道下内连杆(18)、第三通道下外连杆(19)、第三通道下支撑环(20),其中,第三通道上内连杆(15)的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二通道下支撑环(14)的内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三通道滚轮支撑(17)的内铰接点铰接;第三通道上外连杆(16)的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二通道下支撑环14的外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三通道滚轮支撑17的外铰接点铰接;第三通道下内连杆18的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三通道滚轮支撑17的内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三通道下支撑环(20)
的内铰接点铰接;第三通道下外连杆(19)的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三通道滚轮支撑(17)的外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与第三通道下支撑环(20)的外铰接点铰接;通过以上连接从而构建第三通道连杆机构(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构建滚动发射通道的多平行四边形连杆吊舱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滚轮支撑(5)、第二通道滚轮支撑(11)和第三通道滚轮支撑(17),分别包括滚轮(27)、滚轮支撑连杆(39)、滚轮支撑板(40)、固定杆(41)、弹性伸缩杆(42)、滚轮支撑座(43)、滚轮支撑轴(44),其中,多个滚轮(27)通过滚轮支撑轴(44)安装于多个滚轮支撑座(43)上,多个滚轮支撑座(43)固定安装于弹性伸缩杆(42)的一端,弹性伸缩杆(42)的另一端通过弹性支撑元件嵌入固定杆(41),从而实现弹性伸缩变形,固定杆(41)均匀分布于滚轮支撑板(40)圆柱形内侧,其伸缩变形延长线指向滚轮支撑板(40)圆柱形轴线,该轴线也是飞行器形心轴线,滚轮支撑板(40)圆柱形外侧固定安装于滚轮支撑连杆(39)上,其与滚轮支撑连杆(40)角度与飞行器形状相关,根据飞行器不同形状及直径选取不同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德李腾杨正茂吴臣武李文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