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和该矫形装置的调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915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包括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所述第一矫正部的一端和第二矫正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分别与脊柱弯曲处顶椎截骨或切除后脊柱的两侧固定,所述第一矫正部和/或第二矫正部设有长度调节部,所述长度调节部用于当所述第一矫正部相对第二矫正部旋转矫正弯曲的脊柱时将脊柱矫正至预定的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成V形弯曲的脊柱矫正并将脊柱调整至预定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脊柱矫形装置的调节方法。法。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和该矫形装置的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柱矫形装置,本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矫形装置的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脊柱矫形采用包括脊柱截骨术在内的方法进行正畸,手术中通常将脊柱弯曲处顶椎的椎体楔形截骨或全切除,将畸形的脊柱矫正通常用到矫正棒,常规的矫正棒为成形直棒结构,手术中可以通过弯棒工具进行弯曲,以达到术者的形态需求,以和两侧椎体的螺钉结合,固定脊柱。其不足之处在于,矫正时将一侧的椎体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在矫正棒上,弯曲脊柱另一侧的椎体上的螺钉则不能固定在矫正棒上,需要术者凭经验调控另一侧椎体进行矫形,使其椎体上螺钉达到矫正棒位置后,方可进行螺钉与矫正棒的固定,其对术者的手术技巧要求极高,且存在术中损伤神经极大风险,要求精准,因此该手术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矫正脊柱时调节脊柱或脊柱一部分长度的矫形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包括该脊柱矫形装置的调节方法。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若能将矫正棒从一体结构变为可调整结构,使得矫正棒与另一侧的螺钉能够形成一种绑定的关系,向矫正棒施加一定的作用力,矫正棒带动椎体移动,达到脊柱正畸,能够显著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并降低手术风险。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包括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所述第一矫正部适用于固定脊柱一侧,所述第二矫正部适用于固定脊柱的另一侧,所述矫形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矫正部相对第二矫正部旋转用或第二矫正部相对第一矫正部旋转的方式将弯曲的脊柱矫正,所述第一矫正部或第二矫正部的长度可在矫正过程中调整,以这样的方式将脊柱或脊柱的一部分矫正至预定的长度。
[0006]进一步的,所述长度调节部包括矫正臂,矫正臂靠近另一矫正部的一端设有滑动构件,所述矫正臂设有与滑动构件配合的滑槽,所述矫正臂设有螺纹孔和夹持螺栓,所述夹持螺栓穿过螺纹孔用于夹持固定滑动构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构件为U形,螺钉从U形滑动构件中穿过与脊柱的椎节固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的连接处设有适用于单向旋转的止逆构造。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止逆机构包括轴和活动连接在轴上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上设有互相配合的齿,所述齿包括斜面和竖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的齿斜面配合用于旋转,所述齿的竖面配合用于止逆。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矫正部设有U形的连接端,连接端内侧设有齿盘,所述连接端的插槽中插入设在第二矫正部端部的连接盘,连接盘和齿盘设有配合的齿,螺杆穿过连接盘与齿盘中心的螺纹孔连接。
[0011]上述第一矫正部端部可设有连接环,所述第二矫正部的端部设有环形的连接盘,连接盘外侧面和连接环的内侧面设有配合的齿,连接盘套接在连接环外侧挡板的轴上,所述轴连接有螺母。
[0012]进一步的,包括用于与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远端活动连接的基座,所述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至少一个基座上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在基座上的调节槽和穿过设在基座上的螺纹孔与第一矫正部或第二矫正部活动连接的调节螺柱。
[0013]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矫形装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将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分别与脊柱成一定夹角的两侧中的一侧固定;
[0015](2)将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远端固定在基座上;
[0016](3)向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以这样的方式使得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带动脊柱的两侧单向旋转,直至将脊柱矫直或至预定的角度。
[0017](4)调整调节螺栓,调节脊柱的长度。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包括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第一矫正部适用于固定脊柱一侧,第二矫正部适用于固定脊柱的另一侧,矫形装置通过第一矫正部相对第二矫正部旋转用或第二矫正部相对第一矫正部旋转的方式将弯曲的脊柱矫正,第一矫正部或第二矫正部的长度可在矫正过程中调整,其调整方式包括采用滑动构件和滑槽的组合实现长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脊柱椎节切除后的矫正过程中,使脊柱不被拉长或使脊柱按预定的长度缩短。
[0020](2)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与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连接的基座上设置调节螺栓,通过拧动调节螺栓来实现脊柱长度的精准控制。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脊柱矫形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滑动构件、滑槽和单向齿轮的示意图;
[0023]图3为实施例1单向齿轮的正视示意图;
[0024]图4为传统的矫正杆示意图;
[0025]图5为基座和调节螺柱的示意图;
[0026]图6为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7]图7为实施例3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8]图8为图6和图7中的齿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齿处于正向可转动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齿处于逆向不可转动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实施例4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2]图12为图11中的止逆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3为实施例5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矫正部;101、连接端;102、齿盘;103、插槽;104、连接环;2、第二矫正部;201、连接盘;3、弯曲脊柱;4、切除椎节;5、矫正臂;51、滑动构件;52、滑槽;53、夹持螺栓;54、限位块;55、挡块;6、螺钉;7、单向齿轮;71、齿;72、斜面;73、竖面;74、弹性体;
8、基座;81、调节槽;82、调节螺柱;83、移动端;9、螺杆;10、挡板;11、第一连接杆;111、长条形孔;112、外环形档位块;12、第二连接杆;121、内环形档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36]参照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包括第一矫正部1和第二矫正部2,第一矫正部1的一端和第二矫正部2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一矫正部1和第二矫正部2分别与脊柱弯曲处顶椎截骨或切除后脊柱的两侧固定,第一矫正部1和/或第二矫正部2设有长度调节部,长度调节部用于当所述第一矫正部1相对第二矫正部2旋转矫正弯曲的脊柱时将脊柱矫正至预定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V形弯曲脊柱的顶椎截骨或切除后,第一矫正部1适用于固定弯曲脊柱一侧,第二矫正部2适用于固定弯曲脊柱的另一侧,并在第一矫正部1相对第二矫正部2旋转矫正弯曲脊柱的过程中,通过调节长度调节部使得与脊柱固定的所述第一矫正部或第二矫正部的长度进行调整,以这样的方式将弯曲脊柱或弯曲脊柱的一部分矫正至预定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矫正部1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所述第一矫正部的一端和第二矫正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分别与脊柱弯曲处顶椎截骨或切除后脊柱的两侧固定,所述第一矫正部和/或第二矫正部设有长度调节部,所述长度调节部用于当所述第一矫正部相对第二矫正部旋转矫正弯曲的脊柱时将脊柱矫正至预定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部包括矫正臂,矫正臂一端设有滑动构件,所述矫正臂设有与滑动构件配合的滑槽,所述矫正臂设有螺纹孔和夹持螺栓,所述夹持螺栓穿过螺纹孔用于夹持固定滑动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构件为U形,所述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的螺钉从U形滑动构件中穿过与脊柱的椎节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的连接处设有适用于单向旋转的止逆构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机构包括轴和活动连接在轴上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上设有互相配合的齿,所述齿包括斜面和竖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的齿斜面配合用于旋转,所述齿的竖面配合用于止逆。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明缪建森耿羽飞郑梦瑶倪文飞林焱王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