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矢量减涡器、高压压气机及其引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8827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自适应矢量减涡器、高压压气机及其引气方法,其中的自适应矢量减涡器包括减涡管,可适应复杂的流动情况包括固定段和活动段,所述活动段具有所述减涡管的进气口,所述固定段和所述活动段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段整体外型设置成可受引气驱动的气动结构。体外型设置成可受引气驱动的气动结构。体外型设置成可受引气驱动的气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矢量减涡器、高压压气机及其引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的引气装置,尤其涉及减涡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涡轮前温度提升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效率,但也对涡轮叶片的冷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涡轮冷却气体主要由高压压气机主流引气,被引走的气流不参与压气机做功,对耗油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引气利用率,采取措施降低引气沿程的压力损失在发动机设计中十分关键。
[0003]目前主流的航空发动机主要从高压压气机主流内侧引气,气流沿着径向经过压气机盘腔流入,再经过高压压气机盘轴之间的通道流入涡轮盘腔,再对涡轮叶片进行冷却。气流流经旋转盘腔,在盘腔的高速带动下,气流会存在较强的涡旋,导致极大地压力损失。为了降低引气气流在盘腔的损失,目前常规的减涡器中,管式减涡器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但是由于盘腔内涡流状态随着压气机转速变化而变化,同时径向内流受到惯性力、离心力、哥氏力的作用,流动情况比较复杂,传统的减涡管固定的开口朝向和大小对气流流入减涡管时的压力损失降低效果十分有限,也难以适应盘腔内的复杂流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减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涡管包括固定段和活动段,所述活动段具有所述减涡管的进气口,所述固定段和所述活动段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段整体外型设置成可受引气驱动的气动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段设置成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轴线具有夹角。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段和所述固定段通过轴承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滚珠轴承。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由所述活动段的切面限定。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和所述活动段共轴线或者相交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段的外周侧设置有导流板。8.自适应矢量减涡器,该自适应矢量减涡器还包括支撑环,在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