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抓具及U型垫片折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8671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抓具及U型垫片折叠系统。所述机械抓具包括:主体;翻转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体两侧,所述翻转件适于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板上;驱动结构,与所述主体及所述翻转件连接,所述驱动结构适于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板绕所述第一折痕向靠近中间轴线方向翻折。驱动结构带动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活动板上的翻转件运动,使得U型垫片由平铺状态变换为成型状态,当U型垫片折叠成型并放置到箱内后,机械抓具便可进行下一U型垫片的折叠放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了U型垫片折叠成型不到位、放置位置不准确,克服现有技术中U型垫片折叠放置需要人工完成,导致生产效率低的缺陷。陷。陷。

A mechanical gripper and U-shaped gasket fold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抓具及U型垫片折叠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抓具及U型垫片折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纸箱包装是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采用纸质箱体对产品所进行的包装,纸箱包装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包装方式。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为了确保纸箱包装产品间的紧密性并且提高相同尺寸纸箱的通用性,通常在纸箱中添加一些填充物改变纸箱的原有容纳空间。
[0003]如图6所示为一种纸箱填充物平铺状态时结构示意图,其实际是一种U型垫片7,其上预加工有若干折痕,当需要对纸箱进行填充时,沿折痕将U型垫片7折叠成型,形成如图7所示的成型状态,然后将其放入纸箱内即可改变纸箱的原有容纳空间。
[0004]但是,现有U型垫片7通常需要人工折叠并放置箱内,操作过程中存在折叠成型不到位、放置位置不准确的情况,且人工折叠放置速度局限性大,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U型垫片折叠放置需要人工完成,导致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0006]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抓具,适于带动U型垫片折叠,所述U型垫片沿中间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轴线一侧,所述U型垫片包括:
[0007]第一固定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层,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一活动板之间形成有第一折痕,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之间形成有第二折痕;
[0008]第三活动板和第二固定板相连接形成第二层,所述第三活动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形成有第四折痕;
[0009]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活动板和所述第三活动板相连接并形成有第三折痕;
[0010]所述第一活动板适于绕所述第一折痕向靠近中间轴线方向翻折并带动所述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三活动板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三活动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围成矩形;
[0011]所述机械抓具包括:
[0012]主体;
[0013]翻转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体两侧,所述翻转件适于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板上;
[0014]驱动结构,与所述主体及所述翻转件连接,所述驱动结构适于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板绕所述第一折痕向靠近中间轴线方向翻折。
[0015]可选地,所述翻转件包括吸盘,所述吸盘适于与空压机连通,所述吸盘适于吸附所述第一活动板。
[0016]可选地,所述翻转件还包括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体两侧,所述翻转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吸盘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适于与空压机连通。
[0017]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一端与所述主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件铰接,所述驱动结构一端相对另一端为可伸缩设置。
[0018]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0019]伺服电机,铰接在所述主体上;
[0020]伸缩连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上,所述伸缩连杆与所述翻转件铰接。
[0021]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铰接。
[0022]可选地,每一所述翻转件连接有多组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0023]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折痕压刀,所述折痕压刀适于抵接在所述U型垫片的第一折痕上。
[0024]可选地,所述折痕压刀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连接处。
[002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U型垫片折叠系统,包括:
[0026]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机械抓具;
[0027]空压机,适于与所述机械抓具上设置的吸盘相连通,所述吸盘适于吸附在所述第一活动板上。
[0028]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抓具,通过驱动结构带动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活动板即U型垫片上的翻转件运动,机械抓具经过图2

图5的形态变化,使得U型垫片由平铺状态变换为成型状态。由于翻转件为可拆卸地连接,当一个U型垫片折叠成型并放置到箱内后,机械抓具便可进行下一个U型垫片的折叠放置。整个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的人工操作过程中,存在折叠成型不到位、放置位置不准确。克服现有技术中U型垫片折叠放置需要人工完成,导致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抓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抓具与U型垫片处于平铺状态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抓具与U型垫片相配合处于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抓具与U型垫片相配合处于又一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抓具与U型垫片处于成型状态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U型垫片处于平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U型垫片处于成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抓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主体;12、第二连杆;13、驱动件第一连接位;
[0041]2、翻转板;21、通孔;22、驱动件第二连接位;
[0042]3、吸盘;4、第一连杆;5、折痕压刀;
[0043]6、机械抓具;
[0044]7、U型垫片;
[0045]71、第一层;711、第一固定板;712、第一折痕;713、第一活动板;714、第二折痕;715、第二活动板;
[0046]72、第二层;721、第三活动板;722、第四折痕;723、第二固定板;
[0047]73、第三折痕;
[0048]74、中间轴线;
[0049]8、驱动结构;81、伺服电机;82、伸缩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抓具,其特征在于,适于带动U型垫片(7)折叠,所述U型垫片(7)沿中间轴线(74)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轴线(74)一侧,所述U型垫片(7)包括:第一固定板(711)、第一活动板(713)和第二活动板(715)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层(71),所述第一固定板(711)和所述第一活动板(713)之间形成有第一折痕(712),所述第一活动板(713)和所述第二活动板(715)之间形成有第二折痕(714);第三活动板(721)和第二固定板(723)相连接形成第二层(72),所述第三活动板(7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723)之间形成有第四折痕(722);所述第一层(71)和所述第二层(72)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活动板(715)和所述第三活动板(721)相连接并形成有第三折痕(73);所述第一活动板(713)适于绕所述第一折痕(712)向靠近中间轴线(74)方向翻折并带动所述第二活动板(715)、所述第三活动板(721)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活动板(713)、所述第二活动板(715)、所述第三活动板(721)、所述第二固定板(723)围成矩形;所述机械抓具包括:主体(1);翻转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体(1)两侧,所述翻转件适于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板(713)上;驱动结构(8),与所述主体(1)及所述翻转件连接,所述驱动结构(8)适于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板(713)绕所述第一折痕(712)向靠近中间轴线(74)方向翻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包括吸盘(3),所述吸盘(3)适于与空压机连通,所述吸盘(3)适于吸附所述第一活动板(7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还包括翻转板(2),所述翻转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君王利柱董成张俊龙邬彪陈伟东詹海明张鹤杨蕾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