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支被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43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支被架,涉及医院用品领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可折叠的支被架。可折叠的支被架包括一个主支撑架、两个伸缩梁和两个可折叠梁;主支撑架包括两个主支撑梁,主支撑梁的形状为拱形,两个主支撑梁的中心处相铰接形成X形结构;两个伸缩梁分别位于主支撑架铰接点的左右两侧,伸缩梁前后方向设置,伸缩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支撑梁铰接,伸缩梁靠近主支撑架的顶部;两个可折叠梁分别位于主支撑架铰接点的前后两侧,可折叠梁左右方向设置,可折叠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支撑梁连接,可折叠梁靠近主支撑架的顶部。部。部。

Foldable quilt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的支被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院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支被架。

技术介绍

[0002]如图3所示,支被架使用时放置在床上,病人躺卧在支被架下方,被子盖在支被架上,避免被子直接盖在病人身上。如此可避免被子压着病人身体的创伤部位,同时被子也起到了保暖和遮挡隐私的效果。支被架适用于身体有创伤,创伤处不能受压的病人,例如烧伤病人或进行了一些手术后的病人。常规支被架是一个焊接形成的拱形的架子,其体积较大,收纳很不方便。为了方便收纳,一些专利公开了可折叠的支被架。
[0003]ZL202120299757.0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支被架,主要包括M型折叠支架、折叠杆,M型折叠支架包括上部的水平部和铰接在水平部两端的竖直部,M型折叠支架数量为N个,通过折叠杆并排连接,折叠杆为扁形的板状,中部设有转轴可进行折叠转动,位于两侧的M型折叠支架的竖直部靠内侧开设有条形的凹槽,位于中间的M型折叠支架的竖直部朝向两侧M型折叠支架的方向开设有条形的通槽,折叠杆一端铰接在凹槽中,另一端铰接在通槽中将N个M型折叠支架连接在一起。
[0004]201920114718.1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叠式支被架,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撑腿A和支撑腿B,所述支撑腿A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A,且支撑腿A与固定架A的连接处安装有折叠杆A,所述折叠杆A与支撑腿A和固定架A的连接处均安装有转轴A,所述支撑腿B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架B。
[0005]上述支被架虽均可折叠减小体积,方便收纳,但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可折叠的支被架。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折叠的支被架包括一个主支撑架、两个伸缩梁和两个可折叠梁;主支撑架包括两个主支撑梁,主支撑梁的形状为拱形,两个主支撑梁的中心处相铰接形成X形结构;两个伸缩梁分别位于主支撑架铰接点的左右两侧,伸缩梁前后方向设置,伸缩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支撑梁铰接,伸缩梁靠近主支撑架的顶部;两个可折叠梁分别位于主支撑架铰接点的前后两侧,可折叠梁左右方向设置,可折叠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支撑梁连接,可折叠梁靠近主支撑架的顶部。
[0008]进一步的是:伸缩梁包括套管、伸缩杆和顶紧旋钮,伸缩杆插入套管并与套管配合,顶紧旋钮与套管螺纹连接并顶紧伸缩杆。
[0009]进一步的是:可折叠梁与主支撑梁铰接,可折叠梁包括两个相铰接的摆动杆。
[0010]进一步的是:可折叠梁为绷直的柔性带。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如图4所示,旋转两个主支撑梁使二者夹角变小,同时伸缩梁伸长,可折叠梁折叠,本技术的宽度即可大幅减小,几乎成薄片形,可大幅减
小占用空间,方便收纳。
[0012]2、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展开和折叠操作简便,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可折叠的支被架主视图;
[0014]图2是可折叠的支被架仰视图;
[0015]图3是可折叠的支被架使用状态图;
[0016]图4是可折叠的支被架折叠过程图;
[0017]图5是另一种可折叠的支被架结构图;
[0018]图中标记为:主支撑架1、主支撑梁11、伸缩梁2、套管21、伸缩杆22、顶紧旋钮23、可折叠梁3、摆动杆31、病床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可折叠的支被架包括一个主支撑架1、两个伸缩梁2和两个可折叠梁3;主支撑架1包括两个主支撑梁11,主支撑梁11的形状为拱形,两个主支撑梁11的中心处相铰接形成X形结构;两个伸缩梁2分别位于主支撑架1铰接点的左右两侧,伸缩梁2前后方向设置,伸缩梁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支撑梁11铰接,伸缩梁2靠近主支撑架1的顶部;两个可折叠梁3分别位于主支撑架1铰接点的前后两侧,可折叠梁3左右方向设置,可折叠梁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支撑梁11连接,可折叠梁3靠近主支撑架1的顶部。
[0021]本技术使用时与现有支被架相同,支被架放置在病床4上,病人躺卧在支被架下方,被子盖在支被架上。主支撑梁11的形状为拱形,使得主支撑架1拱起,病人可躺卧在主支撑架1下方,主支撑梁11起到主要支撑被子的作用。伸缩梁2的的作用一是可使主支撑架1定型,伸缩梁2不伸缩,则主支撑梁11是不能旋转的,如此本技术的稳定性好;二是辅助支撑被子,避免被子塌下。可折叠梁3的作用是辅助支撑被子,避免被子塌下。
[0022]如图4所示,旋转两个主支撑梁11使二者夹角变小,同时伸缩梁2伸长,可折叠梁3折叠,本技术的宽度即可大幅减小,几乎成薄片形,可大幅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收纳。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展开和折叠操作简便,实用性好。
[0023]伸缩梁2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伸缩梁2包括套管21、伸缩杆22和顶紧旋钮23,伸缩杆22插入套管21并与套管21配合,顶紧旋钮23与套管21螺纹连接并顶紧伸缩杆22。拧紧顶紧旋钮23顶紧伸缩杆22,则伸缩梁2不伸缩,支被架定形,稳定性好。松开顶紧旋钮23,则伸缩梁2可伸缩,支被架可折叠。
[0024]可折叠梁3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如图1所示,可折叠梁3与主支撑梁11铰接,可折叠梁3包括两个相铰接的摆动杆31。摆动杆31旋转,可折叠梁3即折叠。摆动杆31应在水平面内旋转,而非竖向旋转,使其支撑效果好,减小对主支撑架1的拉力。
[0025]可折叠梁3可以如图5所示,为绷直的柔性带。如此可折叠梁3的结构更加简化,但使用时会给与支撑架1向内的拉力,对伸缩梁2的要求高一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折叠的支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主支撑架(1)、两个伸缩梁(2)和两个可折叠梁(3);主支撑架(1)包括两个主支撑梁(11),主支撑梁(11)的形状为拱形,两个主支撑梁(11)的中心处相铰接形成X形结构;两个伸缩梁(2)分别位于主支撑架(1)铰接点的左右两侧,伸缩梁(2)前后方向设置,伸缩梁(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支撑梁(11)铰接,伸缩梁(2)靠近主支撑架(1)的顶部;两个可折叠梁(3)分别位于主支撑架(1)铰接点的前后两侧,可折叠梁(3)左右方向设置,可折叠梁(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支撑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建莉龚烨萱梁园园黄文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