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填充装置和零部件填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8365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9:28
提供一种零部件填充装置和零部件填充方法,其能够以在钉枪的焊接作业时不与工件等接触的结构从零部件输送装置向零部件供给装置填充规定数量的零部件。零部件填充装置(焊钉填充装置(14))具有零部件收纳部(管(190))和切换机构(198),其中,零部件收纳部能对规定数量的零部件(焊钉(24))以在零部件收纳孔(管孔(210))的内部从停止部(216)到上端侧排列成直线的方式进行收纳;切换机构具有多个移动体(滚珠(224))和锁定部(旋转部件(226)),多个移动体能在与零部件抵接的位置和不与零部件抵接的位置之间移动,锁定部限制多个移动体的移动,切换机构在停止部切换使零部件停止的状态和使零部件通过的状态。和使零部件通过的状态。和使零部件通过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零部件填充装置和零部件填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暂时收纳从零部件输送装置供给的规定数量的零部件并将所收纳的规定数量的所述零部件填充到规定装置的零部件填充装置和零部件填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将焊接零部件(焊钉)焊接于工件的凸焊装置具有机械手和零部件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机械手通过臂使钉枪(stud gun)动作,所述零部件供给装置向安装于钉枪的焊接电极供给焊接零部件。在国际公开第2015/145685号中公开了一种焊接装置,其中,在钉枪上安装有零部件供给装置,该零部件供给装置和零部件输送装置通过作为焊接零部件的输送路径的软管相连接。在该焊接装置中,零部件输送装置通过空气将焊接零部件逐个推出。焊接零部件通过软管被填充到零部件供给装置中。零部件供给装置将填充后的焊接零部件供给到焊接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国际公开第2015/145685号的焊接装置中,被安装于钉枪的零部件供给装置与钉枪一起进行移动,而被固定在设备上的零部件输送装置不移动。因此,在钉枪的焊接作业时,软管在零部件供给装置和零部件输送装置之间移动到各种位置。于是,软管有可能接触工件、其他设备而造成损伤。另外,由于从零部件输送装置向零部件供给装置逐个供给焊接零部件,因此效率较差。
[0004]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部件填充装置和零部件填充方法,其能够以在钉枪的焊接作业时不与工件等接触的结构从零部件输送装置向零部件供给装置填充规定数量的零部件。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是一种零部件填充装置,其暂时收纳从零部件输送装置供给的规定数量的零部件并将所收纳的规定数量的所述零部件填充到规定机械中,所述零部件填充装置具有零部件收纳部和切换机构,其中,所述零部件收纳部具有在铅垂方向上贯通的零部件收纳孔,能使所述零部件从所述零部件收纳孔的上端进入并从下端出去,且能在位于所述零部件收纳孔的所述下端侧的停止部使所述零部件停止,且能对规定数量的所述零部件以在所述零部件收纳孔的内部从所述停止部到所述上端侧排列成直线的方式进行收纳;所述切换机构具有多个移动体和锁定部,多个所述移动体能在与所述零部件抵接的位置和不与所述零部件抵接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锁定部限制多个所述移动体的移动,所述切换机构在所述停止部切换使所述零部件停止的状态和使所述零部件通过的状态。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是一种零部件填充方法,使用第1方式的零部件填充装置来暂时收纳从所述零部件输送装置供给的规定数量的所述零部件并将所收纳的规定数量的所述零部件填充到所述规定机械中,所述零部件填充方法包括第1位置对准工序、零部件收纳工序、第2位置对准工序和零部件填充工序,其中,在所述第1位置对准工序中,将所述零部件填充装置配置于所述零部件输送装置的下方;在所述零部件收纳工序中,在使所述移动体
向所述停止部的内部移动而使所述停止部的尺寸小于所述零部件的尺寸并通过所述锁定部限制所述移动体的移动的状态下,将规定数量的所述零部件从所述零部件输送装置供给到所述零部件收纳孔,从而将规定数量的所述零部件收纳到所述零部件收纳孔中;在所述第2位置对准工序中,将所述规定机械配置在所述零部件填充装置的下方;在所述零部件填充工序中,解除所述锁定部对所述移动体的移动进行的限制,且通过所述零部件的自重使所述移动体向所述停止部的外侧移动从而使所述停止部的尺寸大于所述零部件的尺寸,且使所述零部件落下而填充到所述规定机械中。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在钉枪的焊接作业时不与工件等接触的结构从零部件输送装置向零部件供给装置填充规定数量的零部件。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表示凸焊系统的图。图2是表示焊钉的外观的图。图3是表示第2电极的外观的图。图4是表示第2保持部的截面的图。图5是表示清洁用空气流入第2保持部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焊钉供给装置的外观的图。图7是表示焊钉供给装置的侧面的图。图8是表示钉匣的截面的图。图9是表示切换机构的结构及其周边的图。图10A至图10E是表示焊钉供给步骤的图。图11是表示焊钉填充装置的外观的图。图12是表示焊钉填充装置的侧面的图。图13的A是表示焊钉被收纳在管中的状态的图,图13的B是表示将焊钉从管中供给到钉匣的状态的图。图14A是表示切换机构的锁定状态的图,图14B是表示切换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图。图15是表示焊钉填充装置进行位置对准而位于焊钉输送装置的下方的状态的图。图16是表示焊钉填充装置移动而从焊钉输送装置的下方离开的状态的图。图17是表示焊钉供给装置接近焊钉填充装置的状态的图。图18是表示焊钉供给装置与焊钉填充装置位置对准的状态的图。图19是表示将焊钉从焊钉填充装置供给到焊钉供给装置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零部件填充装置和零部件填充方法详细地进行说明。
[0010][1.凸焊系统10]如图1所示,凸焊系统10包括凸焊装置12、焊钉填充装置14和焊钉输送装置16。凸焊装置12包括多关节机械手18、钉枪20和焊钉供应装置22,其中,钉枪20由机械手18操作;
焊钉供应装置22将焊钉24(图2)供给到钉枪20的第2电极38。
[0011]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焊钉24是带凸缘的焊钉,具有轴部26和形成于轴部26的基端的凸缘28。焊钉24被收纳在焊钉输送装置16中,并从焊钉输送装置16输送至焊钉填充装置14,从焊钉填充装置14输送至焊钉供给装置22,从焊钉供给装置22射出,而被供给至第2电极38。
[0012][2.钉枪20]使用图1简单说明钉枪20的一例。在此,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钉枪20的长度方向设为X方向(图1纸面左右方向),将与X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设为Y方向(图1纸面上下方向),将与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设为Z方向(图1纸面正交方向)。另外,将X方向上的一方设为+X方向,将另一方设为

X方向。对于Y方向和Z方向也同样。
[0013]钉枪20具有能够相互接近且能够相互分离的第1臂30和第2臂32。作为焊接电极的第1电极34以其顶端朝向第2电极38的方式被安装于第1臂30的顶端。在第2臂32的顶端安装有电极切换装置36。焊钉供给装置22在比电极切换装置36靠基端侧的位置被安装于第2臂32。
[0014]电极切换装置36具有作为焊接电极的两个第2电极38。一个第2电极38a被配置在比另一个第2电极38b靠+Z方向侧(纸面近前侧)。两个第2电极38能够在X

Y平面内以沿Z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摆动,并且能够同时沿Z方向移动。电极切换装置36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
[0015]当两个第2电极38被配置于+Z方向侧(纸面近前侧)时,一个第2电极38a的顶端朝向位于+X方向侧的焊钉供给装置22,另一个第2电极38b的顶端朝向位于+Y方向侧的第1电极34。在该状态下,第1电极34和另一个第2电极38b夹着焊钉24和工件W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零部件填充装置(14),其暂时收纳从零部件输送装置(16)供给的规定数量的零部件(24)并将所收纳的规定数量的所述零部件填充到规定机械(22)中,其特征在于,具有零部件收纳部(190)和切换机构(198),其中,所述零部件收纳部具有在铅垂方向上贯通的零部件收纳孔(210),能使所述零部件从所述零部件收纳孔的上端(212)进入并从下端(214)出去,且能在位于所述零部件收纳孔的所述下端侧的停止部(216)使所述零部件停止,且能对规定数量的所述零部件以在所述零部件收纳孔的内部从所述停止部到所述上端侧排列成直线的方式进行收纳;所述切换机构具有多个移动体(224)和锁定部(226),多个所述移动体能在与所述零部件抵接的位置和不与所述零部件抵接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锁定部限制多个所述移动体的移动,所述切换机构在所述停止部切换使所述零部件停止的状态和使所述零部件通过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移动体沿所述停止部的截面的周向排列,能向所述停止部的内部移动而使所述停止部的尺寸小于所述零部件的尺寸,从而使所述零部件停止,并且,能向所述停止部的外侧移动而使所述停止部的尺寸大于所述零部件的尺寸,从而使所述零部件停止,所述锁定部在多个所述移动体使所述停止部的尺寸小于所述零部件的尺寸的状态下限制多个所述移动体的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部件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停止部的位置的所述零部件收纳部是具有外壁(218)和内壁(220)的筒,所述筒具有多个筒通孔(222),多个所述筒通孔从所述外壁贯通至所述内壁,且沿着所述停止部的截面的外周排列,所述移动体是能在所述筒通孔的内部移动的滚珠(224),所述锁定部具有旋转部件(226),该旋转部件包围所述筒的所述外壁并覆盖所述筒通孔的所述外壁侧的开口,且能以所述停止部的轴心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旋转部件在与所述筒的所述外壁相向的内周面(232)上具有多个凹部(234),所述多个凹部以与多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谷泰士古野琢也美和浩平田裕一寺垣内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