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属于建筑防水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地下室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这是城市建筑大型化、高层化以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带来的结果。然而地下室属于隐蔽工程,如果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因而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地下室底板特别是后浇带位置是渗漏的高发区,做好其处理尤为重点。
[0003]如图1所示为当前较多使用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防水构造,先将前浇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带做成了平面;再在后浇混凝土带上施工附加防水层,附加防水层覆盖后浇混凝土带两侧与前浇混凝土之间的施工缝;然后在附加防水层上施工防水层,防水层覆盖附加防水层;最后施工覆土。该种防水构造,由于将前浇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带做成了平面,因而导致施工缝不容易被发现,有可能导致后续附加防水层和防水层无法有效覆盖;另外,当有水流渗入时,没有做排水导流的设计,因而渗水的风险较高,且会音箱防水材料的贴合。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包括先浇混凝土(1)、后浇混凝土带(2)、钢板网(3)、附加防水层(5)和防水层(6),相邻先浇混凝土(1)之间形成间隙,后浇混凝土带(2)填充在间隙内,在先浇混凝土(1)和后浇混凝土带(2)之间形成施工缝,施工缝内设置竖向的钢板网(3),在先浇混凝土(1)和后浇混凝土带(2)的表面施工附加防水层(5),附加防水层(5)覆盖施工缝,在附加防水层(5)的表面施工防水层(6),防水层(6)覆盖附加防水层(5)并延伸到先浇混凝土(1)没有施工附加防水层(5)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混凝土带(2)的表面高出先浇混凝土(1)的表面,后浇混凝土带(2)和先浇混凝土(1)之间通过混凝土斜坡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水钢板(4),止水钢板(4)横置在先浇混凝土(1)和后浇混凝土带(2)的交界处,止水钢板(4)的两侧分别伸入到先浇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斐,董文俊,刘建石,胡全信,韦佳,陈乐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