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34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包括先浇混凝土、后浇混凝土带、钢板网、附加防水层和防水层,相邻先浇混凝土之间形成间隙,后浇混凝土带填充在间隙内,在先浇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带之间形成施工缝,施工缝内设置竖向的钢板网,在先浇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带的表面施工附加防水层,附加防水层覆盖施工缝,在附加防水层的表面施工防水层,防水层覆盖附加防水层并延伸到先浇混凝土没有施工附加防水层的表面;所述后浇混凝土带的表面高出先浇混凝土的表面,后浇混凝土带和先浇混凝土之间通过混凝土斜坡过渡。本案既可从结构角度引导水流外排,又可增加防水材料的贴合度;施工过程中顶板雨水不落入地库。施工过程中顶板雨水不落入地库。施工过程中顶板雨水不落入地库。

A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post cast strip of basement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属于建筑防水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地下室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这是城市建筑大型化、高层化以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带来的结果。然而地下室属于隐蔽工程,如果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因而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地下室底板特别是后浇带位置是渗漏的高发区,做好其处理尤为重点。
[0003]如图1所示为当前较多使用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防水构造,先将前浇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带做成了平面;再在后浇混凝土带上施工附加防水层,附加防水层覆盖后浇混凝土带两侧与前浇混凝土之间的施工缝;然后在附加防水层上施工防水层,防水层覆盖附加防水层;最后施工覆土。该种防水构造,由于将前浇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带做成了平面,因而导致施工缝不容易被发现,有可能导致后续附加防水层和防水层无法有效覆盖;另外,当有水流渗入时,没有做排水导流的设计,因而渗水的风险较高,且会音箱防水材料的贴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包括先浇混凝土(1)、后浇混凝土带(2)、钢板网(3)、附加防水层(5)和防水层(6),相邻先浇混凝土(1)之间形成间隙,后浇混凝土带(2)填充在间隙内,在先浇混凝土(1)和后浇混凝土带(2)之间形成施工缝,施工缝内设置竖向的钢板网(3),在先浇混凝土(1)和后浇混凝土带(2)的表面施工附加防水层(5),附加防水层(5)覆盖施工缝,在附加防水层(5)的表面施工防水层(6),防水层(6)覆盖附加防水层(5)并延伸到先浇混凝土(1)没有施工附加防水层(5)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混凝土带(2)的表面高出先浇混凝土(1)的表面,后浇混凝土带(2)和先浇混凝土(1)之间通过混凝土斜坡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水钢板(4),止水钢板(4)横置在先浇混凝土(1)和后浇混凝土带(2)的交界处,止水钢板(4)的两侧分别伸入到先浇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斐董文俊刘建石胡全信韦佳陈乐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