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属于建筑物后浇混凝土防水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中,为了防止现浇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自身收缩不均产生的裂缝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往往将混凝土分块进行浇筑,块与块之间会预留沟槽暂时不浇筑,到最后再向预留沟槽浇筑混凝土,最后浇筑的部分就叫后浇带;地下室底板特别是后浇带位置是渗漏的高发区,做好后浇带处的防水处理尤为重要,目前施工过程中,因后浇带处易堆积杂物,且钢筋绑扎过后,板底杂物不易于清理干净,使得后浇带处后浇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易于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构造,解决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积水清理难的问题,便于施工,降低工人施工的操作难度,确保后浇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降低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的渗漏隐患,提高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的防渗能力,保障地下室底板的防水性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包括混凝土垫层、底板以及若干条纵向布置的后浇带和横向布置的后浇带,底板和后浇带位于混凝土垫层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内底部设置深度为50mm的下卧层,纵向布置的后浇带与横向布置的后浇带的交接处的混凝土垫层上设置积水井,在后浇带内底部和积水井内部涂刷防水层,在积水井顶部开口处设置非沥青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非沥青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的上端沿后浇带内底部铺设,非沥青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的下端沿积水井内侧壁铺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井间隔25~30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井的直径是500mm,深度是5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石,董文俊,胡全信,韦佳,陈乐琦,赵学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