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833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包括抽吸收集单元(12)和把手单元(24),该抽吸收集单元设置有抽吸管(11)、连接到抽吸管(11)的收集容器(18)以及机动头(16),该机动头配置为通过该抽吸管(11)从外部吸入空气流(A)和污垢,将污垢朝向收集容器(18)输送,并将空气流(A)返回到外部。到外部。到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真空吸尘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优选为家用的无绳型真空吸尘器装置,设置有可调节把手,以允许用户使其适用于自身身高,采用舒适的姿势,从而将使用真空吸尘器装置时的疲劳感降到最低限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已公知可用于触及并清洁特定种类表面的家用无绳型真空吸尘器装置或电动扫帚,且日益普及。
[0003]这类表面可呈竖直,例如房间的窗户或墙壁,又可呈水平,例如房间的天花板或地板,也可能是家具零件的表面。
[0004]通常,某些待清洁表面可能位于不寻常的位置,和/或具有使其难以触及的障碍或其他阻碍,例如床或椅下方的区域,也可能位于稍高于地板位置处的表面,例如书柜、搁板、沙发或其他家具。
[0005]已知真空吸尘器装置一般包括收集容器、产生抽吸流以将物料(即,灰尘和污垢)吸入并抽进收集容器的电机单元以及把手,用户可以通过把手抓持并操纵真空吸尘器装置。
[0006]该真空吸尘器装置还包括在使用时接触待清洁表面的抽吸头,抽吸头可以通过抽吸管连接到收集容器。
[0007]在上述真空吸尘器装置或电动扫帚中,电机单元、收集容器和把手定义了本身可通过专用附件使用或者通过抽吸管连接到抽吸头的单元,因而该真空吸尘器装置或电动扫帚可以采取与传统扫帚相似的方式使用。
[0008]为了允许这种双模式使用,电机单元和收集单元的位置与把手一致,使得用户的手臂不得不支撑真空吸尘器装置的大部分重量。
[0009]另外,在移动单元中,一般还存在为电机单元供电的电池组,这又增加了移动单元的重量,加重了用户的疲劳感。
[0010]一般地,抽吸收集单元、电机单元和把手的位置相对于彼此固定。
[0011]这类方案的某一缺陷在于,用户必须采取不自然或不正确的手、腰、手臂或后背等的姿势,才能触及待清洁表面。
[0012]为了尽力克服这类缺陷,专利文献WO2018/128371A1揭示了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其包括由集尘单元限定的第一部分、包括电机单元和把手的第二部分以及定位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从而这三个部分可相对于彼此转动。
[0013]因此,第三部分用作集尘单元与电机之间的铰链。
[0014]这类公知方案的某一缺陷在于,电机单元定位在把手上方,因而真空吸尘器装置很沉重,不便于用户使用。
[0015]另一缺陷在于,真空吸尘器装置的重量分布失衡,清洁变得困难,尤其是不易清洁竖直表面。
[0016]又一缺陷在于,这种方案不甚便利,对于用户而言功能有限,因为用户必须使用双手,一只手支撑装置,另一只手驱动定位于第三部分中的夹持元件,才能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纵轴相平行的固定构型变为纵轴相对于彼此倾斜的旋转构型。
[0017]专利文献CN107397508A描述了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其包括设有吸入气流进口的抽吸体、连接到抽吸体的集尘容器和电池以及通过电动旋转装置连接到抽吸体的把手。这种方案对于用户而言并不十分便利,因为所有重量均集中在相对于旋转装置的一侧,而在用户一侧则只有把手。另外,存在电动旋转装置就不允许抽吸体与把手之间的连续自由相互旋转。
[0018]专利文献US2017/0296022A1描述了一种用于空气运动的便携设备,其包括设有外壳的抽吸体(外壳中布置有电机)、用于产生进气流或出气流的叶轮以及可相对于抽吸体旋转的把手部分。这种方案也存在重量集中于一侧的缺陷。此外,把手部分构型为在每种使用姿势下,用户的手腕和手臂均位于设备上方,不允许最佳的重量分布。
[0019]因此,需要优化真空吸尘器装置,从而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
[0020]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某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允许用户将其适用于自身身高或使用需求,因此基本在任何使用情况下均不会采用不正确的姿势。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可调节把手的真空吸尘器装置,能够简单快捷地适用于用户的身高。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能够使用一种可适用于多种不同身高的真空吸尘器装置,允许多功能使用。
[0023]本专利技术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比已知方案的负载分布更佳的真空吸尘器装置,因此该真空吸尘器装置比已知方案更轻便且更易操作。
[0024]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使用户手臂负担过重的真空吸尘器装置。
[0025]本申请人已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设计、测试和实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获得上述及其他目的和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及特征请参阅独立权利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或本专利技术主要构思的变型方案请参阅从属权利要求。
[0027]根据上述目的,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包括抽吸收集单元,其包括收集容器和电机单元或机动头,该电机单元或机动头配置为从外部吸入空气流和污垢,将该污垢朝向收集容器输送,并将空气流返回到外部。
[0028]所述真空吸尘器装置还包括把手单元,该把手单元连接到抽吸收集单元且配置为允许用户抓持。
[0029]把手单元包括抓握部分和连接到抓握部分的电池。
[0030]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真空吸尘器装置还包括抽吸头,该抽吸头可通过抽吸管道连接到收集容器的抽吸管,以便于该真空吸尘器装置可用作传统扫帚。替代地,由抽吸收集单元和把手单元限定的真空吸尘器模块可用作独立模块。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把手单元可相对于抽吸收集单元旋转,以便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适配自身相对于抽吸收集单元的姿势,例如根据自己的身高或者待清洁表面
的位置。
[0032]具体地,把手单元配置为相对于电机单元旋转,即相对于机动头旋转。
[0033]根据一些实施例,把手单元可采取分立方式相对于抽吸收集单元旋转,每次均可通过夹持件以预定角度夹持到确定位置。
[0034]根据一些变型方案,把手单元可相对于抽吸收集单元在预定角度区间内连续旋转。
[0035]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真空吸尘器装置包括旋转单元,该旋转单元配置为将把手单元与抽吸收集单元相连接。
[0036]旋转单元配置为使得把手单元与抽吸电路和电机在流体和机械上分离。
[0037]根据一些实施例,旋转单元布置在机动头与把手单元之间。
[0038]以此方式,抽吸收集单元与把手单元之间的重量差有利于调整把手单元,因而使调整更简单更容易。
[0039]具体地,所述真空吸尘器装置的总重量分布在旋转单元的一侧和另一侧,因为电池和电机单元的重量并未集中在一侧,而是分散在旋转单元的相反两侧。
[0040]换言之,旋转单元大致将真空吸尘器装置分为两部分。
[0041]以此方式,真空吸尘器装置的重心位置在抓握部分下方,生成有利于用户使用的惯性矩。
[0042]具体地,电池和电机单元的相对重量分布允许有利地利用重力,以便于调整把手单元,尤其在真空吸尘器装置与抽吸管道相关联地使用并且抽吸头接触表面放置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包括:抽吸收集单元(12),设置有:抽吸管(11);收集容器(18),连接到所述抽吸管(11);设有电机件(17)的机动头(16),所述机动头(16)配置为通过所述抽吸管(11)从外部吸入空气流(A)和污垢,将该污垢朝向所述收集容器(18)输送,并将所述空气流(A)返回到外部;以及把手单元(24),包括抓握部分(32)和供电器(40),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单元(24)能相对于所述机动头(16)旋转,所述真空吸尘器装置包括:布置在所述机动头(16)与所述把手单元(24)之间的旋转单元(20),以及能由用户选择性驱动以允许或阻止所述把手单元(24)与所述机动头(16)之间在预定角度区间内连续自由旋转的夹持元件(2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头(16)与所述收集容器(18)轴向上相对于彼此组装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20)包括多个预定角度位置,每当要将所述把手单元(24)夹持到所述预定角度位置之一时便能驱动所述夹持元件(26)。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元件(26)包括能由用户驱动且与所述抓握部分(32)一致布置的启动部分(26a)。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20)包括与所述机动头(16)整合的第一旋转件(21)以及与所述把手单元(24)整合的第二旋转件(22),所述第二旋转件(22)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件(21)旋转。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吸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21)包括中心轴(R)大致限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西亚诺
申请(专利权)人:德隆奇电器单一股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