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换热器反洗过滤装置及其反洗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814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换热器反洗过滤装置及其反洗方法,IPC分类号为C02F,包括架体、自动控制装置、换热反洗过滤装置、热源出口管、热源进口管与辅助旁路,自动控制装置固定连接在架体的上端,换热反洗过滤装置安装在架体的内部,热源出口管与热源进口管均连接在架体的一侧;架体包括支撑框架、上滑动导轨、下滑动导轨与固定端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保障海水淡化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换热反洗过滤装置流道堵塞及拆解清洗频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灵活、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换热效率高、反洗效果好、维护成本低、性能稳定、应用广泛、无需拆卸清洗且综合效果显著等优点。果显著等优点。果显著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换热器反洗过滤装置及其反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淡化
,尤其涉及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换热器反洗过滤装置及其反洗方法,IPC分类号为C02F。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是指原海水的最高蒸发温度在70℃以下的淡化技术,其特征是将一系列含有喷淋管束的蒸发器串联起来,用一定量的蒸汽输入经过多次蒸发和冷凝,后一效的蒸发温度低于前一效,经过多次蒸发和冷凝,从而获得多倍于蒸汽量的淡化水的过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热交换过程中通过入料系统将原海水或浓缩海水通过喷嘴均匀分布在各蒸发器的换热管束外表面呈薄膜装分布,自上而下流动,部分海水吸收换热管内冷凝蒸汽的潜热而汽化,剩余浓缩海水通过入料泵打入到蒸发器的下一效组中,重复以上过程实现淡化水生产过程。
[0003]为满足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余热回收利用效率,往往在海淡系统产品水、冷凝水、浓盐水等水源出口侧设置余热回收换热装置,用于预热进入海淡系统内部的入料海水实现余热回收利用的目的。常规海水淡化系统换热装置通常采用板式换热装置,其特点在于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列管式换热器高3

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同时其缺点在于相较管式换热器而言其对介质的过流通径较小,过流介质极易堵塞换热流道及换热板片。
[0004]由于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对海水预处理入料海水出水水质浊度要求较低(一般不高于15NTU),随着海水预处理系统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在混凝沉淀池及清水池内部沉积部分的泥沙进入到海水淡化系统设置的余热回收换热装置内部,加之由于海淡系统效体蒸发器内部防腐涂层腐蚀脱落,这些片状颗粒随海水淡化系统浓盐水排放过程中与入料海水浓缩后的泥沙混合,使得流经换热装置时大杂质颗粒堵塞换热装置介质流通流道,夹杂的泥沙淤积在换热装置内部, 导致介质流速放缓,进出口侧压差增大,余热利用效率降低等问题,最终使得换热装置失去换热作用而退出海水淡化系统。
[0005]目前采用的清洗方式仅能通过人工拆除换热器移动端挡板,取下换热板片进行外部清洗,更换板片密封垫后进行回装,最终经打压试验恢复设备备用,实施过程较为复杂,尤其在海水淡化系统运行期间进行换热装置板片清洗操作过程,对设备连续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隐患,实施过程存在安全风险高、清理作用差、工作效率低、停机时间长、检修成本高,存在较大施工安全风险及诸多不可控因素,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换热装置频繁堵塞问题,所以采用人工拆卸方式机械清洗换热装置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
[0006]对此,本申请特提出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换热器反洗过滤装置及其反洗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换热器反洗过滤装置及其反洗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浓盐水、冷凝水、NCG冷却水等排放系统中夹杂的杂质颗粒淤积在用于余热回收换热装置内部,使得流经换热装置时杂质颗粒堵塞换热装置介质流通流道,导致介质流速放缓,进出口侧压差增大,余热利用效率降低最终失去换热作用,运行期间实施换热装置拆解清洗环节过程存在安全风险高、清理作用差、工作效率低、停机时间长、检修成本高及诸多施工安全风险和不可控因素,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换热装置频繁堵塞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换热器反洗过滤装置,包括架体、自动控制装置、换热反洗过滤装置、热源出口管、热源进口管与辅助旁路,自动控制装置固定连接在架体的上端,换热反洗过滤装置安装在架体的内部,热源出口管与热源进口管均连接在架体的一侧;所述架体包括支撑框架、上滑动导轨、下滑动导轨与固定端板,支撑框架固定连接在上滑动导轨、下滑动导轨的一侧,固定端板固定连接在上滑动导轨、下滑动导轨的另一侧,在固定端板上开设有热源出口、热源进口、冷源进口与冷源出口;所述热源出口的一端连接有热源出口管,热源进口的一端连接有热源进口管,热源出口管与热源进口管之间连接有辅助旁路,在辅助旁路上连接有反洗过滤装置与旁路控制阀,在反洗过滤装置的下端以及反洗过滤装置的一侧均连接有排污控制阀A;所述换热反洗过滤装置包括有多个换热器板片、移动机构与在线反洗机构,换热器板片连接在线反洗机构的上端,换热器板片至少包括限位卡槽、换热流道与介质流道,不规则形状的换热流道设置在换热器板片的内部,多个相邻换热器板片、介质流道叠加形成换热反洗过滤装置介质流道腔体,在换热器板片周围密封凹槽处安装有密封胶条,移动机构包括有移动端板、移动滑轮与多条导向螺杆,移动端板固定连接在换热器板片的一侧,在移动端板的下部开设有排污端口,移动端板与所述上滑动导轨、下滑动导轨之间相互滑动连接,导向螺杆的一端穿过移动端板、换热器板片并与固定端板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在线反洗机构包括有排污控制阀B、驱动装置与滤筒,排污控制阀B连接在所述排污端口的出口端,驱动装置连接在滤筒的下端,滤筒的一端与所述排污端口之间相互连通,滤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热源进口相互连通,在滤筒的内部设置有杂质清理机构。
[0009]进一步,所述杂质清理机构包括有支撑轴承、变桨叶轮、滤筒清洗刷、推力轴承、曝气滤网、伸缩滤网与导向轴,支撑轴承和推力轴承分别连接在导向轴的两端,变桨叶轮和多个滤筒清洗刷分别与导向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曝气滤网连接在伸缩滤网的一侧,曝气滤网与伸缩滤网网孔部分叠加重合,曝气滤网、伸缩滤网、变桨叶轮与导向轴均与驱动装置之间相互驱动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导向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牺牲阳极,多个牺牲阳极之间对称平衡布置,用于保护和延缓变桨叶轮、滤筒清洗刷、曝气滤网与伸缩滤网的腐蚀速率。
[0011]进一步,所述曝气滤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曝气气囊,曝气气囊用于为曝气滤网提供并储备用于在线反洗扰动曝气所需的压缩空气。
[0012]进一步,所述热源出口管上连接有压力变送器A与出口控制阀,出口控制阀的作用在于根据自动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调节阀门开度配合辅助旁路反洗系统实施在线反洗运行
方式调节,在热源进口管上连接有压力变送器B与进口控制阀,进口控制阀的作用在于根据自动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调节阀门开度实施换热反洗过滤装置运行及反洗状态调节,在进口控制阀内部设置有前置关断阀,压力变送器A与压力变送器B用于实时监测换热反洗过滤装置热源侧进出口压差。
[0013]进一步,所述自动控制装置与所述压力变送器A、出口控制阀、压力变送器B、进口控制阀、旁路控制阀、反洗过滤装置、排污控制阀A、排污控制阀B、曝气气囊、变桨叶轮、驱动装置、曝气滤网、伸缩滤网、前置关断阀之间均为可控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上滑动导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导轨限位件,在下滑动导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导轨限位件,上导轨限位件与下导轨限位件之间的位置相互对应,用于移动端板与换热器板片的滑动限位。
[0015]进一步,所述固定端板的外侧、移动端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条横向布置的支撑拉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换热器反洗过滤装置,包括架体、自动控制装置(2)、换热反洗过滤装置(8)、热源出口管(41)、热源进口管(42)与辅助旁路(43),自动控制装置(2)固定连接在架体的上端,换热反洗过滤装置(8)安装在架体的内部,热源出口管(41)与热源进口管(42)均连接在架体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支撑框架(14)、上滑动导轨(10)、下滑动导轨(11)与固定端板(30),支撑框架(14)固定连接在上滑动导轨(10)、下滑动导轨(11)的一侧,固定端板(30)固定连接在上滑动导轨(10)、下滑动导轨(11)的另一侧,在固定端板(30)上开设有热源出口(26)、热源进口(27)、冷源进口(28)与冷源出口(29);所述热源出口(26)的一端连接有热源出口管(41),热源进口(27)的一端连接有热源进口管(42),热源出口管(41)与热源进口管(42)之间连接有辅助旁路(43),在辅助旁路(43)上连接有反洗过滤装置(8)与旁路控制阀(7),在反洗过滤装置(8)的下端以及反洗过滤装置(8)的一侧均连接有排污控制阀A(9);所述热源出口管(41)上连接有压力变送器A(3)与出口控制阀(4),在热源进口管(42)上连接有压力变送器B(5)与进口控制阀(6),在进口控制阀(6)内部设置有前置关断阀(40),压力变送器A(3)与压力变送器B(5)用于实时监测换热反洗过滤装置(8)热源侧进出口压差;所述换热反洗过滤装置(8)包括有多个换热器板片(1)、移动机构与在线反洗机构,换热器板片(1)连接在线反洗机构的上端,换热器板片(1)至少包括限位卡槽(35)、换热流道(37)与介质流道(38),不规则形状的换热流道(37)设置在换热器板片(1)的内部,多个相邻换热器板片(1)、介质流道(38)叠加形成换热反洗过滤装置介质流道腔体,在换热器板片(1)周围密封凹槽处安装有密封胶条(36),移动机构包括有移动端板(33)、移动滑轮(32)与多条导向螺杆(12),移动端板(33)固定连接在换热器板片(1)的一侧,在移动端板(33)的下部开设有排污端口(34),移动端板(33)与所述上滑动导轨(10)、下滑动导轨(11)之间相互滑动连接,导向螺杆(12)的一端穿过移动端板(33)、换热器板片(1)并与固定端板(30)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在线反洗机构包括有排污控制阀B(16)、驱动装置(23)与滤筒(44),排污控制阀B(16)连接在所述排污端口(34)的出口端,驱动装置(23)连接在滤筒(44)的下端,滤筒(44)的一端与所述排污端口(34)之间相互连通,滤筒(44)的另一端与所述热源进口(27)相互连通,在滤筒(44)的内部设置有杂质清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换热器反洗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清理机构包括有支撑轴承(18)、变桨叶轮(19)、滤筒清洗刷(20)、推力轴承(21)、曝气滤网(24)、伸缩滤网(25)与导向轴(39),支撑轴承(18)和推力轴承(21)分别连接在导向轴(39)的两端,变桨叶轮(19)和多个滤筒清洗刷(20)分别与导向轴(39)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曝气滤网(24)连接在伸缩滤网(25)的一侧,曝气滤网(24)与伸缩滤网(25)网孔部分叠加重合,曝气滤网(24)、伸缩滤网(25)、变桨叶轮(19)与导向轴(39)均与驱动装置(23)之间相互驱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兆强苏大鹏依庆文刘峰张有祥甄呈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