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破碎智能化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801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破碎智能化混合装置,包括设置在无序混合机构前侧的混合容器,无序混合机构包括液体容器、万向球头、扰动球、射流扰动机构和回转扰动机构,液体容器左右两侧通过转轴设置在底座上,液体容器前侧壁设有贯穿的万向球座;万向球头转动设置在万向球座中,混合容器与位于液体容器外部的万向球头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扰动球设置在液体容器内部,且与靠近液体容器内部的万向球头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射流扰动机构设置在液体容器内侧面上;回转扰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总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操作智能、混合均匀度高等优点。高等优点。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破碎智能化混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样品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破碎智能化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广义的食品检验是指研究和评定食品质量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它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如国际、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食品检验的内容包括对食品的感官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添加剂、有害物质的检测等。
[0003]目前对于固体食品的检验通常是先对食品进行采样,然后将采样样品进行破碎,破碎后的样品根据检测项目均分,在相应的样品中加入不同的试剂混匀,试剂与样品中待检测成分反应,对反应后成分进行含量检测即可得到待检测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
[0004]但是由于目前的样品混合装置大多采用搅拌或摇晃的方式进行样品混合,而食品破碎过程中,破碎后的食品样品颗粒粒径不可能全部相同,存在体积重量不同的较大颗粒和较小颗粒,而由于体积重量的关系,较大颗粒往往沉积在破碎后样品底部,而较小颗粒浮动在上方,在常规搅拌或摇晃混合后,会出现样品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破碎智能化混合装置,利用射流扰动机构和回转扰动机构对液体容器内的扰动球进行智能化无规则扰动,使扰动球和混合容器无序运动,从而使样品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样品检测的准确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破碎智能化混合装置,包括设置在无序混合机构前侧的混合容器,所述无序混合机构包括:
[0007]液体容器,为内部填充有液体的球体,所述液体容器左右两侧通过转轴设置在底座上,液体容器前侧壁设有贯穿的万向球座;
[0008]万向球头,转动设置在所述万向球座中,所述混合容器与位于所述液体容器外部的所述万向球头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
[0009]扰动球,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内部,且与靠近液体容器内部的所述万向球头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
[0010]射流扰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内侧面上,用于向所述扰动球发射扰动水流;
[0011]回转扰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回转扰动机构用于驱动液体容器沿转轴周向作回转运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扰动球内部设有重力调节机构,所述重力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扰动球内底部的抽吸泵和排液电磁阀,所述抽吸泵将液体容器中的液体吸入扰动球内部,用于增加扰动球本身的重力,所述排液电磁阀用于在混合结束后将扰动球内吸入的液体排出,可以根据添加样品重量对扰动球重量进行智能调节,保证扰动球与混合容器整体的平
衡。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扰动球外侧设有多个扰流板,一个所述扰流板上还设有运动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扰动球的运动轨迹,为射流扰动机构提供扰动球位置,边缘射流扰动机构对扰动球进行智能追踪。
[0014]进一步地,所述射流扰动机构包括:
[0015]压力水泵,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内底部;
[0016]电动铰座,设置在所述压力水泵上,所述电动绞座152与所述运动传感器143连接;
[0017]射流管,铰接在所述电动铰座上,所述射流管的近端与所述压力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射流管在电动绞座的驱动下跟随所述运动传感器的位置信号进行摆动,使射流管出口端朝向扰动球,射流管对扰动球进行智能追踪,保持对扰动球的射流扰动。
[0018]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扰动机构包括:
[0019]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轴两侧的底座上;
[0020]往复驱动杆,两端分别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中,所述往复驱动杆中段设有与所述转轴啮合的齿条;
[0021]T形杆,连接设置在所述往复驱动杆一端,所述T形杆与第一限位块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0022]调速电机,设置在靠近所述T形杆一侧的底座上,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在转动过程中推动T形杆运动,调速电机可以设定不同的转速。
[0023]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容器采用V形容器,且混合容器与连接杆连接处设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所述重力调节机构连接,用于根据混合容器内添加样品重量来调节所述扰动球内抽吸液体量。
[0024]进一步地,所述万向球座内外两侧设有与万向球头接触的密封圈。
[0025]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容器前侧面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0026]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万向球座上方的液体容器表面;
[0027]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前端;
[0028]卡块,设置在所述伸缩杆下端,所述卡块下侧设有弧形槽。
[0029]进一步地,所述扰动球、混合容器及其分别与万向球头的连接杆为对称设置。
[0030]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容器上设有加液口和排液口,液体容器内部设有液位传感器。
[003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方法:
[0032]智能加液:通过进水装置经加液口向液体容器内加水,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液体容器内水位高度,待水位达到设定高度后,液位传感器向进水装置发送监测信号,进水装置停止加水;
[0033]智能加样:向混合容器中添加破碎后样品和需要与样品混合的物质,重量传感器监测到添加样品重量并传输至重力调节机构,抽吸泵向扰动球内抽水,抽水重量与添加样品重量相同;
[0034]智能混合:锁止机构的伸缩杆回缩,回转扰动机构的调速电机按照设定变化速度带动凸轮转动,往复驱动杆在凸轮的推动和压缩弹簧的回弹力下作往复运动,通过齿条啮合转轴来驱动液体容器作往复回转运动,液体容器内的水在液体容器的往复回转作用下呈现无规则晃动,从而使扰动球在水中进行无序运动,混合容器自然也作无序运动,同时射流
扰动机构的压力水泵将液体容器内的水加压从射流管向扰动球喷出,喷射在扰动球外侧的扰流板上,进一步扰乱扰动球的运动轨迹,电动绞座在运动传感器传输的扰动球运动轨迹信号指引下,控制射流管在电动铰座上进行追踪摆动,从而使射流方向始终朝向扰动球;
[0035]混合停止:在设定混合时间结束后,射流扰动机构和回转扰动机构立即停止并自动复位,锁止机构的伸缩杆伸长,卡块的弧形槽将混合容器与万向球头的连接杆卡住并将其限制在最低点,方便操作人员将混合容器内的混合样品取出,长时间不使用时排出液体容器和扰动球内的水即可。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破碎智能化混合装置,通过重量传感器监测加样重量,并对扰动球进行智能化重力调节,使扰动球与混合容器重量平衡,避免一端较重影响样品混合运动,通过在液体容器外侧设置回转扰动机构,使液体容器内的液体呈无规则晃动,从而使浸没在液体中的扰动球无规则运动,在液体容器侧壁设置万向球头,在万向球头外侧对称设置混合容器,利用扰动球的无规则运动带动混合容器进行无规则运动,从而使混合容器内的样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破碎智能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无序混合机构(1)前侧的混合容器(2),所述无序混合机构(1)包括:液体容器(11),为内部填充有液体的球体,所述液体容器(11)左右两侧通过转轴(111)设置在底座(12)上,液体容器(11)前侧壁设有贯穿的万向球座(112);万向球头(13),转动设置在所述万向球座(112)中,所述混合容器(2)与位于所述液体容器(11)外部的所述万向球头(13)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扰动球(14),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11)内部,且与靠近液体容器(11)内部的所述万向球头(13)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射流扰动机构(15),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11)内侧面上,用于向所述扰动球(14)发射扰动水流;回转扰动机构(16),设置在所述底座(12)上,所述回转扰动机构(16)用于驱动液体容器(11)沿转轴(111)周向作回转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破碎智能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球(14)内部设有重力调节机构(141),所述重力调节机构(141)包括设置在扰动球(14)内底部的抽吸泵(1411)和排液电磁阀(1412),所述抽吸泵(1411)将液体容器(11)中的液体吸入扰动球(14)内部,用于增加扰动球(14)本身的重力,所述排液电磁阀(1412)用于在混合结束后将扰动球(14)内吸入的液体排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破碎智能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球(14)外侧设有多个扰流板(142),一个所述扰流板(142)上还设有运动传感器(14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破碎智能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扰动机构(15)包括:压力水泵(151),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11)内底部;电动铰座(152),设置在所述压力水泵(151)上,所述电动绞座(152)与所述运动传感器(143)连接;射流管(153),铰接在所述电动铰座(152)上,所述射流管(153)的近端与所述压力水泵(151)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射流管(153)在电动绞座(152)的驱动下跟随所述运动传感器(143)的位置信号进行摆动,使射流管(153)出口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二坤田华李亚欣段飞张杨阳张一宁吴怡然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